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野豬黃

鎖定
野豬黃,中藥名。為豬科豬屬動物野豬Sus scrofa Linnaeus膽囊中的結石。分佈幾乎遍及全國。具有清熱解毒,熄風鎮驚之功效。常用於癲癇,驚風,血痢,金瘡。
中藥名稱
野豬黃
動物界
脊索動物門
哺乳綱
偶蹄目
豬科
豬屬
野豬
分佈區域
幾乎遍及全國
用    量
0.15-0.3g

野豬黃入藥部位

膽囊中的結石。

野豬黃性味

味辛、苦,性涼。

野豬黃功效

清熱解毒,熄風鎮驚。

野豬黃主治

用於癲癇,驚風,血痢,金瘡。

野豬黃相關配伍

治癲癇:(野豬黃)水研如棗核,日二服。(《新修本草》)

野豬黃用法用量

內服:研末,0.15-0.3g。外用:研末敷。

野豬黃採集加工

捕殺後,剝皮,剖腹,取出膽囊中的結石,晾乾。

野豬黃形態特徵

野豬,形似家豬。體長約1.5m,體重約150kg。頭部寬長,吻部突出,呈圓錐形,末端具裸露的軟骨墊。雄豬犬齒髮達,上下犬齒皆向上翹,露出唇外。耳直立,四肢較短,尾細小。身體被剛硬的針毛,背脊鬃毛顯着著,多為棕黑色,面頰、胸部雜有灰白、污白色毛。幼豬軀體呈淡黃褐色,背部有6條淡黃色縱紋,俗稱“花豬”。

野豬黃生長環境

多棲息於灌木叢、較潮濕的草地或混交林、闊葉林中。晨、昏或夜間活動,性極兇猛,一般成羣活動。雜食性,植物根莖、野果、動物屍體及各種昆蟲均食,亦盜食農作物。分佈幾乎遍及全國。
[1] 
參考資料
  • 1.    南京中醫藥大學 .《中藥大辭典》: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 ,2006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