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重廣補註黃帝內經素問

(2011年科技文獻出版社出版的圖書)

鎖定
《重廣補註黃帝內經素問》,簡稱《素問》,又名《黃帝內經素問》、《次注黃帝內經素問》,唐·王冰注於寶應元年(762)。
中文名
重廣補註黃帝內經素問
作    者
王冰
譯    者
範登脈
出版時間
2011年7月
出版社
科技文獻出版社
頁    數
642 頁
ISBN
9787502368937 [1] 
定    價
138 元

重廣補註黃帝內經素問內容簡介

封面 封面
《素問》系王冰重新整理編次並註釋《黃帝內經》素問部分而成。《素問》原書九卷,81篇。自漢至唐,屢經增改、傳抄,至唐代已“篇目重疊,前後不倫,文義懸隔,施行不易,披會易難”。(王冰《重廣補註黃帝內經素問序》人民衞生出版社1963年)王氏遂以南朝全元起《內經訓解》為依據,對《素問》進行了編次註釋,並故曰次注,將其師舊藏之卷的七篇大論補入,並對其中簡脱文斷,義不相接之處搜求經論,遷移補之;篇目墜缺指事不明者,量其旨趣,加以闡明。歷時十二年,於唐寶應元年(762)完成此一鉅著,王氏在增改經文時,態度嚴謹。“凡所加字,皆朱書其文,使今古必分,字不親揉”(王洋《重廣補註黃帝內經素問序》,P7,人民衞生出版社1963年第1版)。在註釋方面,廣泛引證多種古籍,對原文詳細註釋。北宋校正醫書局林億等人於嘉祐二年(1057)對該書進行校勘。此後各種刊本雖經或分或合的演變,然均以此本為依據。
《重廣補註皇帝內經》明仿宋刻本 《重廣補註皇帝內經》明仿宋刻本
《素問》一書流傳甚廣,反覆刊刻,較全善本為明嘉靖二十九年(1550)武陵顧從德翻宋刻本。1956年和1963年人民衞生出版社兩次據顧從德本校勘出版影印本。

重廣補註黃帝內經素問圖書目錄

重廣補註黃帝內經素問卷第一〔一〕
上古天真論篇第一〔一〕
四氣調神大論篇第二〔一〕
生氣通天論篇第三〔一〕
金匱真言論篇第四〔一〕
重廣補註黃帝內經素問卷第二
陰陽應象大論篇第五〔一〕
陰陽離合論篇第六〔一〕
陰陽別論篇第七〔一〕
重廣補註黃帝內經素問卷第三
靈蘭秘典論篇第八〔一〕
六節藏象論篇第九〔一〕
五藏生成篇第十〔一〕
五藏別論篇第十一〔一〕
重廣補註黃帝內經素問卷第四
異法方宜論篇第十二〔一〕
移精變氣論篇第十三〔一〕
湯液醪醴論篇第十四〔一〕
玉版〔1〕論要篇第十五〔一〕
診要經終論篇第十六〔一〕
重廣補註黃帝內經素問卷第五
脈要精微論篇第十七〔一〕
平人氣象論篇第十八〔一〕
重廣補註黃帝內經素問卷第六
玉機真藏論篇第十九〔一〕
三部九候論篇第二十〔一〕
重廣補註黃帝內經素問卷第七
經脈別論篇第二十一〔一〕
藏氣法時論篇第二十二〔一〕
宣明五氣篇第二十三卜〕
血氣形志篇第二十四〔一〕
重廣補註黃帝內經素問卷第八
寶〔2〕命全形論篇第二十五〔一〕
八正神明論篇第二十六〔一〕
離合真邪論篇第二十七〔一〕
通評虛實論篇第二十八〔一〕
太陰陽明論篇第二十九〔一〕
陽明脈解〔3〕篇第三十〔一〕
重廣補註黃帝內經素問卷第九
熱論篇第三十一〔一〕
刺熱篇第三十二〔一〕
評熱病論篇第三十三〔一〕
逆調論篇第三十四卜〕
重廣補註黃帝內經素問卷第十
瘧論篇第三十五〔一〕
刺瘧篇第三十六〔一〕
氣厥論篇第三十七〔一〕
咳論篇第三十八〔一〕
重廣補註黃帝內經素問卷第十一
舉痛論篇第三十九〔一〕
腹中論篇第四十卜〕
刺腰痛篇第四十一〔一〕
重廣補註黃帝內經素問卷第十二
風論篇第四十二〔一〕
痹論篇第四十〔三〕
痿論篇第四十四〔一〕
厥論篇第四十五〔一〕
重廣補註黃帝內經素問卷第十三
病能論篇第四十六〔一〕
奇病論篇第四十七〔一〕
大奇論篇第四十八〔一〕
脈解篇第四十九〔一〕
重廣補註黃帝內經素問卷第十四
刺要論篇第五十〔一〕
刺齊論篇第五十一〔一〕
刺禁論篇第五十二〔一〕
刺志論篇第五十三〔一〕
針解篇第五十四〔一〕
長刺節論篇第五十五〔一〕
重廣補註黃帝內經素問卷第十五
皮部論篇第五十六〔一〕
經絡論篇第五十七〔一〕
氣穴論篇第五十八〔一〕
氣府論篇第五十九〔一〕
重廣補註黃帝內經素問卷第十六
骨空論篇第六十〔一〕
水熱穴論篇第六十一〔一〕
重廣補註黃帝內經素問卷第十七
調經論篇第六十二〔一〕一
重廣補註黃帝內經素問卷第十八
繆刺論篇第六十三〔一〕
四時刺逆從論篇第六十四〔一〕
標本病傳論篇第六十五〔一〕
重廣補註黃帝內經素問卷第十九
天元紀大論篇第六十六
五運行大論篇第六十七
六微旨大論篇第六十八
重廣補註黃帝內經素問卷第二十
氣交變大論篇第六十九〔一〕
五常政大論篇第七十〔一〕
重廣補註黃帝內經素問卷第二十一
六元正紀大論篇第七十一
重廣補註黃帝內經素問卷第二十二
至真要大論篇第七十四
重廣補註黃帝內經素問卷第二十三
著至教論篇第七十五〔一〕
示從容論篇第七十六〔一〕
疏五過論篇第七十七〔一〕
徵四失論篇第七十八〔一〕
重廣補註黃帝內經素問卷第二十四
陰陽類論篇第七十九〔一〕
方盛衰論篇第八十〔一〕
解精微論篇第八十一〔4〕〔一〕
後記 [2]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