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鄭真

(明代文學家)

鎖定
鄭真與其兄鄭駒、弟鄭風並以學行擅名於時。洪武五年(1372)成鄉貢進士,次年赴京候選,授臨淮縣儒學教諭。
本    名
鄭真
千之
所處時代
明代
民族族羣
漢族
性    別
身    份
文學家

目錄

鄭真簡介

鄭真與其兄鄭駒、弟鄭風並以學行擅名於時。洪武五年(1372年)成鄉貢進士,次年赴京候選,授臨淮縣儒學教諭。在臨淮任職十餘年,自述其生活“清苦日甚”。“一貧如水”,這一時期的創作數量頗豐,多有抒“淮海天涯,夢魂幹裏”(《竹屏銘》)的索莫鄉情之作,風格較蒼涼沉鬱。文章極為宋額推重,曾認為其所作《著存堂記》是難以超越的代表作。 [1] 

鄭真著作

洪武十七年(1384生)自臨淮入覲,改授江西廣信府儒學教授。洪武二十年(1387年)以後致仕,終老於家。曾類聚格言,撰《集傳》等編,又著有《四明文獻錄》,今均未見傳本。詩文收入《榮陽外史集》。生平事蹟見《明史稿·卷二六六》。
參考資料
  • 1.    《明史稿·卷二六六》:真字千之,洪武四年舉鄉試第一,授臨淮教諭,入見賜之宴,賦詩稱旨,除廣信教授,自號滎陽外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