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鄭真

(明代宦官)

鎖定
鄭真生於正德十二年(1517年),卒於萬曆五年(1577 年),40 餘年的宮廷生涯中,歷侍嘉靖、隆慶、萬曆三位皇帝,擔任過司禮監六科郎、長隨、奉御典簿、東宮侍衞、典璽局局郎、司禮監右監丞、左監丞、右少監、左少監、司禮監秉筆、禮儀房提督等職
所處時代
明朝嘉靖-萬曆年間
出生日期
1517年
逝世日期
1577年
本    名
鄭真

鄭真人物信息

鄭真,兩次奉命外出公幹,御賜蟒袍玉帶、禁地乘馬坐杌、歲增祿米等多種特殊寵遇,死後皇上遣官諭祭四壇、賜葬具、祠額、帑銀等,蔭及子弟。“萬曆五年七月廿七日,葬于都城西山淨德寺原公祖公司禮太監王公壽域之側”。其位高權重、生榮死哀與大太監田義非常相似。 [1] 

鄭真古墓信息

2010 年11 月9 日,經羣眾舉報,石景山區五里坨地區隆恩寺路東100 米處,施工時發現兩座古墓。接到舉報後,石景山區文委工作人員第一時間趕到現場,經過3 天的搶救性清理,至11 日下午兩座墓葬清理完畢,經清理認定為明代大太監墓葬。通過清理發現,西墓僅存磚砌墓門;東墓形制為磚砌拱券墓,墓門南向,西北上方被破壞,墓室內淤泥高達2米,證實該墓早年被盜,出土明代買地券一方、墓誌銘一盒及表面氧化嚴重的嘉靖、萬曆年號銅錢十餘枚。買地券60 釐米見方,硃砂書寫,字跡模糊不可辨認。墓誌為青石質地,蓋、銘俱全,長、寬皆83 釐米,厚11 釐米。志銘字跡清晰,37 行,滿行50 字,全文約1114 字,首題:“皇明司禮監管監事太監鄭公墓誌銘”,由嘉靖、隆慶朝內閣首輔徐階撰文、嘉議大夫工部左侍郎王槐書丹、奉政大夫通政使司左參議李勳篆蓋,現存石景山區市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田義墓內。這方墓誌銘的出土,揭開了明朝又一位司禮監大太監鄭真的榮耀生平,與田義的身份、地位、榮寵不相上下。
值得注意的是,鄭真墓誌中提到三位大司禮:張欽(世宗初期司禮監秉筆太監)、温祥(武宗、世宗朝司禮監秉筆太監,石景山區模式口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承恩寺的創建者)和一位不知名的王公,由隆恩寺、淨德寺為大太監王振修建等種種跡象判斷:未具名的王公墓有可能是大太監王振衣冠冢。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