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鄭寶玉

(原南京郵電學院副院長)

鎖定
鄭寶玉,教授,長期從事信號與信息處理領域的教學科研工作。現為上海交通大學兼職教授、博士生導師。曾於1992-1994年在美國馬凱特大學和南佛羅里達大學作高級訪問學者兩年。
中文名
鄭寶玉
國    籍
中國
出生日期
1945年12月
職    業
教師
職    稱
教授
學歷與學位
研究生,碩士
從事專業
信號與信息處理

鄭寶玉人物經歷

曾任南京郵電學院副院長、信號與信息處理研究所所長、博士生導師。 [1] 
現兼任中國通信學會通信理論與信號處理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教育部電子信息與電氣學科教學指導委員會委員、全國信號處理學會委員、全國電子與信息學科研究生教育委員會理事、江蘇省信息化推動工業化專家組成員等。

鄭寶玉個人簡介

主要研究方向為智能信號處理、通信信號處理、量子信息處理。主持完成了多個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省部級科研項目,曾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1項,省部級科技進步獎3項,出版學術著(譯)作4部,發表論文100餘篇。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獲國家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1998)、江蘇省高校優秀學科帶頭人(1997)、江蘇省優秀研究生導師(2000)等多項榮譽稱號,併入選江蘇省“333工程”(第二層次)首批培養對象。

鄭寶玉研究方向

1.現代通信中的智能信號與信息處理 以非線性、非平穩、非整數維(分形)信號為主要研究對象,以現代信號處理與計算智能理論為基礎,研究提高通信與信息系統有效性、可靠性和靈活性的各種智能信號與信息處理技術。主要研究現代通信中信號、信道、網絡等方面的智能信號處理技術。包括:信號的檢測、分離、識別、增強,特別是盲信號分離技術及基於信號處理的各種抗干擾技術;信道的自適應(盲)估計、均衡與分配、盲多用户檢測以及信源-信道聯合編碼技術;網絡中的信號處理,包括基於信號處理的通信網業務建模、網絡拓撲分析、網絡參數的預測和動態跟蹤、衝突包盲分辨技術等。
2.量子信號與信息處理技術 研究以量子態為信息載體的信號與信息處理技術,包括量子糾錯、量子數據壓縮、量子隱形傳態、量子密碼等量子信息理論與技術問題。面前主要側重於研究量子密碼和量子檢測(如量子多用户檢測)以及基於量子信息理論的語音與圖像識別技術。該研究對實現新一代高性能計算機和超高速、超大容量通信信息系統具有重要意義。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