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鄭寀

(宋代官員)

鎖定
鄭寀(1187—1249),字載伯,號北山。宋紹定二年(1229年)甲科進士,長溪縣穆陽西銘村(今屬福安市康厝畲族鄉西銘村)人,《宋史》有傳。南宋理宗朝重要政治人物,也是南宋時期閩東最有影響力的政治、學術人物之一,其生平事蹟參見劉克莊的《樞密鄭公行狀》。關於鄭寀的歷史定位和評價,可參考今人朱其超所著的《閩東樞密鄭公私諡議》。
本    名
鄭寀
別    名
北山
載伯
北山
所處時代
南宋
出生地
福建福安
出生日期
1187年
逝世日期
1249年
主要成就
有影響力的政治、學術人物之一

鄭寀人物生平

隆興(南昌)府任推官時,執法公正,不畏權貴。理宗時(1225~1264年),歷任秘書省正字、校書郎、著作郎,累擢右正言兼侍講、殿中侍御史。先後劾罷王瓚、龔基先、胡清獻等人。遷侍御史,疏論朝廷濫賞之弊。在宦海生涯末期,任端明殿學士,同籤書樞密院事。淳祐七年(1247年),除同籤書樞密院事,為監察御史陳求魯劾罷。其生平事蹟參見劉克莊的《樞密鄭公行狀》。

鄭寀相關記載

關於鄭寀的歷史定位和評價,可參考今人朱其超的《閩東樞密鄭公私諡議》。其文如下:
○士有立志非常,得意功名,功著於朝,澤被於下,光寵親族,而名傳於後者,固亦偉哉!○苟其人不逢其時、侘傺蹉跎,沉淪草澤,而修省弗怠,或精神、人格有一二可法者,見知鄉黨,推重當時,家風世教,垂範子孫,亦已矣。○至若人主老其材而不及用、覆被“憸壬奸回”、“希寵附勢”之惡名、雖後世百千年而人莫之白,若閩東樞密鄭公者,誠士之大不幸者也。○
○公諱寀,字載伯,號北山。公以上居閩東之長溪已六世,淳祐初,析長溪地剏福安,公遂為福安人。○而《宋史●卷四百二十●鄭寀傳》、《宋史新編●卷一百五十三》皆曰,“不詳何郡人。”著史者見聞不豐、披讀不廣,而成書倉促可知矣。安可據以為信史哉?○
○公幼而有奇志,以道學自任,簞食瓢飲而未能易其樂也。○今據《宋元學案●卷六十八●北溪學案》、《宋元學案補遺●卷六十四●潛庵門人》所志:潛庵輔氏(漢卿)、北溪陳氏(淳)或在嘉興、或在漳州,公皆不遠千里以求師之。與蔣公重珍、袁公甫、陳公壎皆在師友之間。○敷衍聖教、孜孜若公者,可謂學有所本矣。○
○公年四旬,乃始得為進士。大有功於國,卒以資政殿學士同籤樞密院事提舉臨安府洞霄宮福安縣開國伯致仕。後村居士作《樞密鄭公行狀》,敍其仕跡甚詳,茲不贅述。要之,致君堯舜,歸君於正而已。○惜乎《行狀》紀善雖備而褫惡未畢,辭或有盡而意不能達,蓋後村當年猶不能不有所諱於時事者也。○
○然公之所以為“憸壬奸回”、”“希寵附勢”者何?吾人爰就《萬曆福安縣誌●卷七●人物●風節》、《後村先生大全集●卷一百六十九●行狀●樞密鄭公》、《南宋書●卷五十六●丁大全賈似道列傳第四十八(鄭寀附傳)》、《宋史●卷四百二十●鄭寀傳》而綜核之。○
○蓋當時諸公所以為公罪、而後村先生未之白者有三:曰鞠徐元傑死情不得其實;曰黨附丁大全;曰按工部侍郎曹豳、主管吏部架閣文字洪芹不當,《宋史》所謂,“不辨君子小人”也者。○
○元傑之暴卒也,士論皆曰史嵩之陰主之也。朝廷以鄭公董其獄。然鞠而莫能得其實,如其奈何?若徑以莫須有之罪名而究治之,何以塞悠悠眾口?彼君子者又何以自別乎小人哉?○且鄭公不德嵩之也明矣。彈章屢上,俱載《行狀》。○
○予考《乾隆寧德縣誌》,丁大全之任寧德主薄,在鄭公未仕之年。劉家謀《鶴場漫志》雲,丁氏之開白鶴嶺路,是大有功於地方。君子不以人廢事,桑梓人情,或亦有之。然丁氏拜相在寶祐三年,其時鄭公已逝去六年矣!何所攀附也哉?○
○議者又以按曹、洪為非者。予雖未審所按何事,然君子固不可按哉?夫子鄙管仲之小器,廬陵論包孝肅之不當除三司使職。此皆《春秋》責備賢者之至意也。理宗一朝,國家多難,主弱臣強,公之在帝左右,懲汴宋黨爭之誤國,惟道心是依,務以宸衷獨斷、振礪朝綱為言。以“不辨君子小人”非公者,真腐儒之見也。○
○穆陽鄭文老先生,樞密公嫡裔也。慨前史之近於誣也,且屢以鄭公之無諡為言。○予因略論當時之史事如右,而議其諡曰:為諡者,非獨易名以申其致敬,尤以彰德紀善,為後世之以為法也。是士大夫之名爵不足以稱其德,或事蹟不表曝於朝者,則門人、子弟、鄉黨、同列皆得私諡之。○謹按《諡法》:“學勤好問曰文”、“道德博聞曰文”,“執一不遷曰介”。樞密公好學如孔從子,轉益多師而道德日洽,可謂文矣。公立節比柳下惠,比聞後省有語,則亟亟求去,其夕奏入,而詰朝遂行,公孤之榮,弗足以易其志。請上樞密鄭公諡曰:文介。○
○甲午端陽江南桃源尺木氏謹識於江南鹿城新城域世遺之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