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鄭家蘭

鎖定
鄭家蘭(1772~1860),字正初,號秋皋,廣東豐順縣人。嘉慶十三年(1808)中進士,欽點為翰林院庶吉士,散館改授福建邵武縣知縣。鄭家蘭辭官歸裏後在韓山書院講學,嶺東雋秀之士,多出其門下。 [2] 
全    名
鄭家蘭
正初
秋臬
所處時代
清朝
出生地
廣東豐順縣
出生日期
1772年
逝世日期
1860年

鄭家蘭人物簡介

乾隆三十七年(1772),少年家貧,但天資聰穎,他的叔父梅川資助他入學。16歲時為秀才,旋由廩生考取舉人,乾隆五十三年(1788)中舉亞元,嘉慶十三年(1808)戊辰科登進士,欽點翰林院庶吉士,授福建邵武縣知縣。有政聲,當地人民為他建生祠。充當福建鄉試同考官,極力推薦曾元海,終獲選,後來果然成立了進士,時人皆佩服他有先見之明。後曾元海督學於廣西,派人到鄭家蘭的家鄉,為鄭建一座“太師第”。
在官清操自持,多施惠政,民贊稱之為鄭菩薩。歸裏後受聘為韓山書院主講,嶺東優秀之士多出自其門下。工書法,楷行兼美,為世所珍。他的行書《詠梅》匾,今藏於豐順縣博物館,著有《正初文集》四卷。 [2] 

鄭家蘭人物生平

鄭家蘭,豐順縣隍九河村人。家貧,由其叔父資助入學,16歲中秀才,旋由廩生考取乾隆戊申(1788)科舉人。於嘉慶十三年(1808)中進士。因其貌沒有“官相”且腳跛,遭到應試舉子的妒嫉和當權者的非議,想方設法傷害他,鬧得京師轟動。皇帝聞知,降旨召見鄭家蘭,當殿出題面試。鄭家蘭接過卷子,揮筆疾書,一氣呵成。文章如行雲流水,滿紙經綸,皇上頗為讚許,又觀察他儀表舉止,令他進三步退三步,他腳跛不能退,退即倒地,便跪下奏道:“萬歲,退不得。”皇帝大怒道:“放肆!逆旨當罪!”鄭家蘭從容奏道:“學無止境,讀書人只有上進,那有後退之理!我已立下宏願,此生有進無退,故寧願冒死違旨,才不失讀書人的氣節。”語出驚人,皇帝大喜,遂授翰林院庶吉士。
鄭家蘭任福建邵武縣令時,體察民情,秉公斷案,拒絕賄賂,深得民心。有兄弟倆人,因爭奪祖業和家產而各持刀斧相向,雖多次投訴,均因前幾位縣官受賄而未獲公正解決。鄭家蘭上任後接理此案,認真查閲卷宗,還親往該兄弟倆家中詳察,邀集鄉紳商討,並對此兄弟倆曉以“兄弟本是同根生,應該親如左右手”的大義,秉公為其分配家產,使其兄弟倆甚滿意。事後,兄弟倆抬上珍貴的禮品和白銀到縣衙酬謝鄭縣令,均被婉言謝絕。
鄭家蘭充任福建鄉試同考官時,見秀才曾元海才思過人,談論時勢具有真知灼見,大為賞識。而當時正、副主試官均不同意取他為舉人,鄭家蘭卻據理力薦。後會試,曾元海中進士,選入翰林院。時人皆佩服鄭家蘭。
鄭家蘭初任邵武縣令。按規定,凡新舊縣令交替,需盤查常年官倉儲谷、存款,以明責任。鄭家蘭視各倉庫封條仍舊,僅盤查幾倉,發現無異,未再認真逐一查看,便行結報。任滿交接,逐倉清點,原來未查的備倉大多空無所有,缺欠甚重,而他在官清廉,囊空如洗,因賠賞不清而被解職。鄭家蘭在任時,同情百姓疾苦,興辦福利事業,深得民心,離任之日,百姓夾道歡送,並建生祠紀念,並稱他為“鄭菩薩”。
鄭家蘭革職歸鄉後,在潮州韓山書院講學,培養了一批優秀人才。他擅長書法,楷、行兼美。今豐順縣博物館還珍藏他寫的《詠梅》匾。著作有《正初文集》4卷。 [1] 

鄭家蘭軼事典故

一身正氣 兩袖清風——清代太史鄭家蘭
鄭家蘭(1772~1860年),字正初,號秋臬,豐順留隍九河人。清代翰林院庶吉士,授邵武知縣,嘉慶年間韓山書院主講。鄭家蘭為官清廉,體恤民苦,頗有政聲。縣誌有載:“鄭家蘭在官清操自持,多惠政,民鹹稱其為鄭菩薩。”民間流傳許多關於他的傳説。
鄭家蘭從小天資聰慧,喜愛讀書,怎奈出身貧寒,家庭生活困窘,難以供讀,幸得他的叔父梅川見他聰明好學,便資助他入學,並對其悉心栽培。少年鄭家蘭對此倍加珍惜,刻苦讀書。加之他出身貧苦,對魚肉百姓的貪官污吏深惡痛絕,立志考取功名後,要為民興利除弊。由於潛心讀書,並且資質聰明,他16歲時便考中秀才,並隨即又由廩生考取舉人。嘉慶十三年(1808年)他榮登進士。
鄭家蘭少年立志,終得如願以償。然而據傳當時考中進士時,卻惹出一場風波。因為他長得瘦削,沒有半點官相,究竟是出於瞧不起還是出於嫉妒,故而應試舉子羣起而攻之,説他的功名是賄賂考官得來的,如果讓他這樣的人當官,就會有辱朝廷威儀和官場名聲,一時間京師轟動。皇帝立即降旨召鄭家蘭當殿面試。據傳,鄭家蘭上殿參拜時,皇帝見他骨瘦如柴,心中先自不悦,順口而出:山中柴,有皮無肉燒火棍。鄭家蘭應聲而答:崖上竹,鋼筋鐵骨撐船竿。皇帝微微點頭,遂出一題當殿考鄭家蘭。鄭家蘭接過卷子,略一沉吟,便揮筆疾書,一氣呵成。皇上接卷一閲,只見文章如行雲流水,論説精闢入裏。果然才高八斗,滿腹經綸,外界謠傳不攻自破,皇上心中轉喜。接着,皇帝為觀察鄭家蘭的舉止,便命他進三步,鄭家蘭闊步進了三步。皇帝又命他退三步,誰知鄭家蘭卻跪下奏道:“萬歲,退不得。”滿朝文武大驚失色,主考官更為鄭家蘭的膽敢逆旨捏了一把汗。皇帝果然大怒斥責:“放肆,為何退不得?”鄭家蘭卻從容奏道:“萬歲呀,臣深知學無止境,真正的讀書人,只能向前,不能退後。我已立下誓願,此生有進無退。今寧可擔當違旨死罪,也不能失卻讀書人的氣節。”此言一出,文武百官無不佩服。皇帝也感慨地説:真翰林也!於是,鄭家蘭被欽點為翰林院庶吉士。
直到現在,鄭家蘭的“讀書人有進無退”的故事在他的家鄉中廣為流傳,成為佳話。
三年後散館時,鄭家蘭授福建邵武知縣。他為官清正,拒絕賄賂和送禮,不但依法秉公斷案,而且善於用情義感化人,使當地積案日減,政通人和。其中有一案例,在其家鄉譽為美談。
據傳有一次,當地有兄弟二人為爭奪祖業發生糾紛,刀斧相向,險些釀出人命。後來雙方到縣衙打官司。因為一向受“衙門八字開,有理無錢莫進來”惡習影響,倆人都事先分別暗中送銀子給縣太爺。鄭家蘭不動聲色,收起了銀子。那倆人暗自歡喜,都以為自己有便宜可佔。審案開始,事先已經暗中訪查過案情的鄭家蘭,升堂後卻不問緣由,只命衙役將兄弟倆每人的一隻手連鎖在一起,然後擱置一旁不予理睬。兄弟倆心中納悶,又因心中各自有怨恨,便互不言語。不久,其弟內急,便嚷嚷起來,要求解開鎖讓他去撒尿。鄭家蘭卻對他説,鎖開不得,若要解手倆人須當同去同回,其兄則稱不去。僵持之中,其弟再也憋不住了,只好央求兄長同去解手。就這樣,兄弟之間的怨氣消了大半,並且心中已經多少揣摩出縣太爺的良苦用心,臉上都有悔意。鄭家蘭這才吩咐衙役開鎖,並因勢利導,用情義開導他們説:“兄弟本是同根生,如同左右手,怎能因為爭奪家產互相傷殘?更不能用銀子來行賄。今饒你們無知,放你們回去,好好商量分家產的事,互讓互諒,分好後再來見我,若再爭執,重責不饒。”説罷將銀子如數退回,並放了倆人回去。
兄弟倆深受感動,回去後果然老老實實照縣太爺的吩咐去做,互讓互諒分了家產。為了報答縣太爺的恩典,兄弟倆人又合備一份禮物,前來縣衙酬謝。鄭家蘭再三推辭不受,倆人跪着不肯起來。當時恰巧鄭家蘭的哥哥從家鄉來在縣衙,要向家蘭討銀錢回家過年。他見家蘭再三推辭,就躲在屏風後,輕輕敲了兩下,用家鄉客家話低聲説:“家裏無錢過年,好收起來了。”可是鄭家蘭假裝沒聽見,只收了一壺酒,當作為兄弟和睦的慶賀,其餘錢禮一概不受。事後,其兄很惱火,嘲諷家蘭説:“別人做官,家財萬貫。你做官卻在家裏喝清水粥伴鹹菜,原來是連人家送上門的你都不要。如此做官有何益,不如回家種番薯!”鄭家蘭耐心對兄長説:“做官要做清白官,不義之財萬萬要不得。”因為他為官兩袖清風,只好支借下月俸銀,打發其兄回家。
在邵武任上,鄭家蘭興利除弊,多有惠政,深為當地民眾愛戴,當地人民為他建生祠以供祀奉。
鄭家蘭在任福建鄉試同考官期間,有考生曾元海蔘加鄉試。鄭家蘭通過監考,發現曾元海才思過人,學識出眾,大為讚賞,認為他是個不可多得的人才。但是主副考官均對曾元海不合意,對其應試的文章並不看好,無意錄取。鄭家蘭唯才是舉,面見主試官,陳述曾元海才學出色,詩文俱佳,策論有真知灼見,且聯科皆捷,將來必大有前途,竭力推薦。最後,曾元海中舉。會試時,曾元海果然考中進士,入翰林院,後來任廣西學政。時人皆佩服鄭家蘭慧眼識珠,有先見之明。
後來,曾元海派人到鄭家蘭的家鄉,為家境貧寒的鄭家建一座“太史第”。師生情長,傳為佳話。
鄭家蘭本來是懷着報國報民的抱負走入仕途的,誰料官場險惡,使他蒙受一場不白之冤。紕漏出自到邵武上任後的交接上。據傳,當時在盤查上一任的糧庫庫存時,在糧官事先安排下盤查了幾個倉庫,見帳目與倉儲相符,其餘各倉封條都完好無損,鄭家蘭以為不會出差錯,便按帳結報交接。誰料其餘各倉都被上任掏空殆盡,讓鄭家蘭蒙受糧庫虧空,涉嫌中飽私囊之罪。幸得當地民眾對鄭家蘭口碑甚佳,為其鳴冤。皇上派欽差到邵武勘查,果然聽到民間一片對鄭家蘭的愛戴之聲。後鄭家蘭終被罷官歸裏。臨別時,當地百姓夾道惜別,依依不捨,皆稱其為鄭菩薩。
又有一傳説,説是鄭家蘭在任期間,邵武鬧天災,民不聊生。鄭家蘭幾番上報災情,可是遲遲不見迴音。他深知朝政腐敗,官吏只顧敲詐斂財,哪管百姓死活。眼見餓殍遍野,鄭家蘭心急如焚,為救民於水火,決定冒死開倉救民。於是便下令打開邵武糧倉,分糧給災民。饑民死裏獲救,無不感恩戴德。上司聞訊大驚,上表誣告鄭家蘭私吞國庫糧食。皇帝大怒,要以貪污罪將鄭家蘭處死。幸得鄭家蘭的門生曾元海深知自己老師的為人,竭力為他上表申辯,朝廷終於派欽差下去查察。欽差來到九河村鄭家蘭家鄉查訪,行至九河嶺,遇見一村婦,蓬頭垢面,衣衫襤褸,在山上割山草,便上前問路。那村婦一聽家蘭名字,面色悽楚,説不出話來,只用手往嶺下一指。欽差來到村裏,鄉紳慌忙尋找鄭夫人迎接。正好鄭夫人挑着山草回來,原來正是欽差在嶺上碰到的村婦。鄭夫人在鄉紳幫助下襬案伺候,可是她在屋裏翻了半天,也沒有件象樣的衣服可換,只好用清水抹去塵灰,繫上出嫁時用的圍裙,拉着她赤身露體的兒子拜見欽差,那形狀叫人心酸。所謂“翰林府第”還是祖上留下的狹窄破舊老屋,家中唯見破衣衫爛草鞋,如此清貧,何來貪污?欽差回朝如實申奏。皇帝才赦了鄭家蘭死罪,削職歸裏。
鄭家蘭歸裏後,主講於潮州韓山書院。他淡薄名利,執教杏壇,傾心治學,嶺東優秀之士,多出其門下。他擅長書法,楷、行書兼美,為世所珍。他的行書《映梅》匾,筆法端莊,今藏於豐順縣博物館。著有《正初文集》4卷。其詩文流散於民間,現錄其詩一首如下:
題鄭伯霖遺照
維公之學,名重於庠。
維公之望,譽隆於鄉。
維公之德,子孫蕃昌。
維公之澤,俎豆馨香。
維公之貌,公之神亦藉妙繪,以垂久長。
後之人見而思望而拜,誰不肅敬而徬徨。 [3]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