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鄭光策

鎖定
鄭光策(1755—1804),初名天策,字憲光、瓊河、蘇年,閩縣(今福州)人,乾隆四十五年(1780)進士,歷主福清書院、龍巖書院、鰲峯書院講席,為人敦品行,粹於學。 [1] 
本    名
鄭光策
別    名
初名天策
憲光
所處時代
清朝
出生日期
1755年
逝世日期
1804年
主要成就
主講福州鰲峯書院
籍    貫
閩縣

鄭光策人物生平

鄭光策不通世故

鄭光策少時家貧,無力就外傅,“與同懷弟雲軒孝廉自相師友。”稍長,跟隨其父鄭存敦參加學術團體“讀書社”,社中文友以學問互相切磋,不同學術見解相互碰撞,自由論辯。光策是社中年齡最小的一員,可謂“髫齡老成”。
乾隆四十四年(1779),鄭光策考中舉人,名列第二,遂受朱珪賞識,得入其門;次年,登進士第,然不獲“館選”。“歸班候選”期間,仍入書舍,下帷苦讀。鄉人聞訊,“鹹喜謂仕進有日矣。”其妻知光策平素清謹,建議説:“君家貧不得不為祿仕,何不勉投劾,姑就教職,尚得讀且養也。”
乾隆四十九年(1784),皇帝南巡杭州,鄭光策奉命赴杭州行在獻賦。皇帝下旨,令光策與浙江紳士合試於敷文書院。監試者為乾隆寵臣、時任户部侍郎兼軍機大臣和珅。和珅自視甚高,不可一世,竟“於御座下腳幾坐收試卷”,納卷者必屈膝。光策不能屈事和珅,他側目視之,憤形於色,乃約閩士林喬蔭等人長揖而退,灑然返里。和珅心中銜恨,遂束閩卷於旁,不予審閲。浙江士人見狀,皆竊笑光策不通世故。

鄭光策進言獻策

回鄉後,鄭光策益發肆力於學問,尤喜經世致用之書,自《資治通鑑》《文獻通考》外,其餘如陸贄、李綱、真德秀、王陽明、呂坤、馮夢龍、顧炎武、魏禧、陸世儀等人著作,靡不涉覽貫通。吏部“選期”將近時,光策卻頗不願出仕,表示:“如敦迫不已,寧就教職。”
乾隆五十二年(1787),大臣福康安奉命前往台灣鎮壓林爽文起義,途經泉州時,召見在泉郡任教的鄭光策。鄭光策知悉,前往拜見於公邸,條陳策略,均被採用。翌年正月,巡撫徐嗣曾前往台灣籌辦善後事宜,光策又進言獻策,提出改革台灣吏治的辦法,得徐肯定。當時,福、徐二人並邀光策渡海入台,而光策以母老年高推辭。後絕意仕進,“日以授徒養母為事”。鄭光策性至孝,母病時,祈禱神祇,自願“年止五十,悉以餘年歸母”。
當時,福清縣溺女之風盛行,歷任主政官員見此均痛心疾首,然因沒有找到癥結所在,雖屢出嚴禁告示,皆被視之空文。鄭氏主講福清書院時,為之出謀劃策,設法禁止這種不良風俗。

鄭光策掌教鰲峯

嘉慶二年(1797)九月,鄭光策受福建巡撫汪志伊禮聘,主鰲峯書院講席。他主張改變“所用者非所習,所習者非所用”的積習,將“經邦濟世”之學,視為教育的根本宗旨與治學方向,而其具體應對措施,則從師、生兩方面着眼。
當時士人不是空談性理,就是埋首典籍,不問世事。學界思想空虛,“氣習污下,奔競卑鄙”,鰲峯書院學生也多有迎風趨附者。鄭光策對此十分不滿,認為:“觀古之有志於用世者,其成大功、建大名,不獨學問過人,其艱忍強毅之氣,亦必十倍於庸眾。”故他“誨人宗旨以立志為主”,認為“志定而後教有所施”。為師者應“如周程張朱之流,務守正道,而以教化為己任”,這樣才能使弟子真正樹立“尊師重道”之心。
在書院中,他致力經史教學,以求明禮達用,認為:“國家建立書院,所以輔學校而成教化。學校為考課之地,而書院則為朝夕講肄,豫儲其學之所。”因他“勤於訓迪,嚴而有法”,於是“多士亦知勵行讀書”,故士習丕變,人才奮興。汪志伊與後撫李殿圖,皆一致肯定其教學成就,認為“不減蔡文勤(世遠)風矩”。

鄭光策桃李滿天下

鄭光策掌教鰲峯,從遊者甚眾,對學生課業,從不含糊。“校閲課卷,必詳必慎,幾有日不暇給之形。”他一生培育人才頗多,這其中就包括一代偉人林則徐和著名學者梁章鉅
林則徐從秀才到20歲考中舉人前,除有時就館教讀外,主要時間都在鰲峯書院讀書治學,在書院中深受鄭光策人格及其“經世致用”思想的影響。在鄭光策的指導下,他“開始鑽研中國封建社會的傳統知識,接觸各種經史典籍,眼界大為開拓。”
梁章鉅父親與鄭光策為至交,他早得鄭光策薰染,少年時期又隨其讀書於洗銀營趙氏之紅玉齋,學作詩、賦、雜文等。鄭光策對其讀書要求嚴格。一日,他令章鉅讀《離騷》,章鉅漫應曰:“已讀過。”光策愕然曰:“汝亦知讀此乎?”試以句義,章鉅茫然不能應,遂知書讀不精。可以説梁章鉅後來能夠成為大學者,和鄭光策的誘掖提攜不無關係。對於後學請益,鄭光策亦給予答疑解惑,且不厭其詳。
任教期間,鄭氏關注民生利弊,曾上書福建當局。“從全局改革理論,到法治建設、農田水利、煮海鹽政以及理財和用人,皆有所涉及。”
程朱理學在中國思想文化史上影響深遠,朱熹更被人推崇為中國教育史上繼孔子後之一人,其思想論議,影響甚深。迨自明初社會,世之儒者,亦“皆朱子門人之支流餘裔”,他們“師承有自,矩矱秩然”。自陳獻章及王守仁等出,學術大勢始為一變,而其學流傳百年,流弊漸甚。清初諸大儒,如黃宗羲、顧炎武、王夫之等人,除承繼儒學優良傳統外,更強調躬行及用世之術。鄭光策的思想正屬於此類“新儒家”一派。他不一味尊孔或盲目崇拜程朱理學,陷於玄思冥想,作高頭講章;也不埋首案上,皓首窮經以考證訓詁為能事,而是注重實際行為,強調事功實績、注重踐履的一面。他給儒學注入了新的血液,對於開啓閩省經世致用之風,確實有着篳路藍縷之功。
鄭光策平生喜讀經史之書,而不欲急於著述,嘗謂:“古聖賢之學,大抵先求諸身。既修諸身,即推以濟於世,隨其大小淺深,要必由己以及人。至萬不得已,始獨善其身,思有所傳於後。故孔、孟著書,皆屬晚年道不行後事。”故他雖然窮年矻矻,而生前終無著作行世,僅存詩稿、古文十餘帙,自題“西霞叢稿”。鄭光策所作文字,皆明理體道,不為無益空言,真正做到了“文以載道”。臨終時,他持平生所作文字以託囑其婿梁章鉅,曰:“此不必皆可存,然中有不容沒者,其為我嚴汰之,十留一二足矣。”梁章鉅遵循恩師遺囑,將其生前遺稿編為《西霞文鈔》上下二卷,並請汪志伊作序,交由鄭光策學生陳孔揚付梓印行。另有《詩鈔》《儷體文鈔》未及刊刻。
嘉慶九年(1804),鄭光策因病壽終,士林惜之。道光年間,林則徐見鄭光策生前自繪“抱膝圖”,不禁潸然淚下,援筆題詩曰:“遺影追尋立雪前,春風書帶正翩翩。誰知稷下聞琴淚,已兆隆中抱膝年。座有心香餘澤在,集題腳氣幾人傳。韓門李漢編文後,憶否桐枝瘦可憐。” [1] 

鄭光策個人作品

《西霞文鈔》 [1] 

鄭光策史料記載

鄭光策 ,初名天策,字憲光、瓊河、蘇年,閩縣(今福州市區)人。清乾隆四十四年(1779年)舉人,名列第二。次年,成進士。歸閩,主講泉州。喜讀“經世有用之書”,除《通鑑》、《通考》外,對唐宋名臣陸贄李綱真德秀,以及明清間著名學者顧炎武等人著作,皆熟讀精思,“靡不貫串,如數家珍”。乾隆五十二年(1787年),陝甘總督福康安奉命前往台灣鎮壓林爽文起義,途經泉州,召光策入其幕府。光策條陳十二議,均被採用。翌年正月,巡撫徐嗣曾前往台灣處理善後事宜,光策又陳八議,提出改革台灣吏治,“設官莊”、“舉吏職”而“善擇守令”。後主講福清書院和龍巖書院。嘉慶二年(1797年),主講福州鰲峯書院。主張改變“所用者非所習,所習者非所用”的積習,提倡“經邦濟世”之學,主張“立綱紀,明法度”,“重內治而略遠圖,開誠以任賢,知人而善使”,並提出改革漕政、鹽政的設想。這些思想後來被門人林則徐梁章鉅所豐富和發展。著有《西霞叢稿》10餘冊。由其婿梁章鉅選編為《西霞文鈔》上下兩卷,刊行於世。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