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鄭仁卿

鎖定
鄭仁卿(1237年—1305年),高麗王朝後期大臣。清州富城縣(後因他扶保忠烈王之功而升為瑞州,即今韓國忠清南道瑞山市)人,官至僉議贊成事,諡號襄烈。 [1-2] 
本    名
鄭仁卿
所處時代
高麗王朝
出生地
清州富城縣
出生日期
1237年
逝世日期
1305年

鄭仁卿人物生平

鄭仁卿出身武人家庭,高麗高宗丙辰年(1256年),蒙古兵侵犯高麗,一直打到鄭仁卿家鄉附近的稷山、新昌一帶,年方弱冠的鄭仁卿應募參軍,夜襲蒙軍,屢立戰功,成為隊正。其後,他學習蒙古語,因此在至元六年(1269年)高麗世子王諶入朝蒙古時,以“攝校尉”的身份扈從,回國時到達鴨綠江對岸的婆娑府時,就聽説林衍廢黜高麗元宗的消息。王諶一行不知消息真偽,隊是否渡江回國發生爭議。鄭仁卿先行潛回國內,來到他父親當時的任地麟州(今朝鮮平安北道新義州),證實了林衍擅行廢立的消息。他渡江回到王諶身邊後,在“從臣皆思歸猶豫”的情況下,力勸王諶返回開平,請求忽必烈出兵討伐林衍,恢復父王元宗的王位。據説還首次提出了“釐降公主”的請求。
總之,鄭仁卿在元宗父子轉危為安的過程中立下大功,在翌年回國後升為散員兼御牽龍行首。至元八年(1271年)拜郞將兼世子府右指諭,“常出入禁闈,眷注益厚”。至元九年(1272年),授將軍之職,並正式成為內侍(國王近侍).。
王諶入質元朝時,曾請求讓鄭仁卿隨行,元宗不允。到了至元十一年(1274年),元宗死,王諶回國繼位,是為忠烈王,懷疑鄭仁卿對自己的忠誠度,以致讓鄭仁卿賦閒數年。但到了至元十五年(1278年),又重新啓用鄭仁卿,拜為將軍兼典法總郞。至元十九年(1282年)升大將軍,至元二十三年(1286年)拜攝上將軍,翌年超授鷹揚軍上將軍兼軍簿判書,策一等功臣。至元二十六年(1289年)後歷任三司使、密直司副使兼典法判書、副知密直司事等職。他還在忠烈王的奏薦下,被元朝任命為武德將軍、徵東行省理問官。
至元二十七年(1290年),鄭仁卿出任西北面都指揮使,鎮守剛回歸高麗的西京平壤(原元東寧府)。同年哈丹攻入高麗,鄭仁卿從西京逃到江華島,至元二十九年(1292年)六月任同知密直司事。當年,有元朝權貴要求他獻出自家女子,被他拒絕,於是在元朝的壓力下,他被流放海島。
大德三年(1299年)三月,忠烈王念其昔日功勞,授判三司事。七月,授知都僉議司事,九月,授僉議參理,十二月,授僉議贊成事,成為宰相。翌年,他從元朝賀正歸來,報告他聽到的元朝中書省內的議論,卻因此得罪了忠烈王的寵臣,被迫致仕,淡出政界。
大德九年(1305年)九月,忠烈王考慮到他之前的功勞,授予他壁上三韓、三重大匡、推誠定策安社功臣、都僉議中贊之銜,此時鄭仁卿已得病,於十二月十七日卒於家中,享年六十九歲。諡號襄烈。 [1-2] 

鄭仁卿人際關係

  • 父親:鄭彪(《高麗史》記作鄭臣保,官至刑部員外郎)
  • 母親:吳氏(丞同正吳永老之女)
  • 妻子:陳氏、陳氏(均為禮賓尹陳琇之女,前者生長子,後生其他四子二女)
  • 兒子:鄭瑈、鄭信英、鄭信丘(出家)、鄭信和、鄭信綏
  • 女兒:鄭氏(嫁蔡宗瑞)、鄭氏(嫁金光軾) [1-2] 

鄭仁卿歷史評價

《高麗史》:性謹直,初以舌人知名,所至有聲績。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