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鄧遠清

鎖定
鄧遠清,女,1974年出生於四川彭州,先後獲得四川美術學院學士,中央美術學院藝術碩士,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四川美術家協會會員,蜀都書畫院常務理事,李可染畫院青年畫院畫家,國家二級美術師,任教於西華大學美術與設計學院,現工作生活於成都、北京。代表作品有《向晚》系列、《遲暮》系列、《鏡中的風景》系列,作品多次被關山月美術館等重要藝術機構及私人收藏。 [1] 
中文名
鄧遠清
外文名
Deng Yuanqing
國    籍
中國
民    族
出生地
四川彭州
出生日期
1974年
畢業院校
中央美術學院
職    業
藝術家
代表作品
《向晚-鹿隱》、《向晚—潛行2020》、《向晚-六福圖》、《遲暮》、《鏡中的風景》

鄧遠清藝術履歷

鄧遠清個人展覽

藝術家個人展覽
年份
展覽名稱及地點
地理區域
2021年
清隱-鄧遠清作品展 [7]  ,了了藝術傳播機構
成都,中國
2019年
初見-鄧遠清作品展,上海寶龍吳涇藝悦酒店
上海,中國
2014年
被遺忘的時光-鄧遠清作品展,成都歲月藝術館
成都,中國

鄧遠清羣體展覽

藝術家羣體展覽
年份
展覽名稱及地點
地理區域
2022年
三月-成渝女性藝術家(國畫)邀請聯展作品展,成都畫院·成都市美術館
北京,中國
2021年
文明的形式–成都雙年展平行展 [8] 藍頂美術館
成都,中國
2021年
格致-有局部生髮的22位藝術家創作方法論,了了藝術傳播機構
成都,中國
2020年
全國(小幅)工筆畫雙年展,廈門美術館
廈門,中國
2020年
如夢令•初醒-關山月美術館館藏青年工筆畫家作品展,至美術館
深圳,中國
2020年
濟南國際雙年展青年策展單元,濟南美術館
濟南,中國
2020年
Water融-中國當代女藝術家作品展,ACCA畫廊
/
2019年
十三屆全國美術作品展,寧波美術館
寧波,中國
2019年
“第二屆涇上丹青”全國中國畫作品展,中國宣紙博物館
安徽,中國
2019年
驚鴻-第5屆自顏自語女藝術家邀請展,金陵美術館
南京,中國
2019年
疊翠流金-當代女性藝術家作品聯展,誠豐美術館
珠海,中國
2019年
一帶一路,藝術上海國際博覽會
上海,中國
2019年
新青年新水墨,上海大藝博
上海,中國
2019年
燦爛七月-寶龍藝術大獎藝術家羣展,寶龍美術館
上海,中國
2019年
一紙凝芳-全國女性工筆畫藝術家邀請展,福建美術館
福州,中國
2019年
後園-小幅工筆畫聯展 [6]  ,木竟藝術空間
廈門,中國
2019年
格物文心-全國工筆畫名家提名展,徐州博物館
徐州,中國
2018年
百年天府美術文獻展,成都新會展中心
成都,中國
2018年
第六屆全國青年美術作品展,中國美術館
北京,中國
2018年
Hi21新鋭藝術市集(春季)
北京,中國
2018年
非常向上-當代中國水墨新鋭藝術家提名展,森林中國
北京,中國
2018年
質地的温度-綜合材料藝術展,成都美術館
成都,中國
2018年
青春心印-第五屆關山月美術館青年工筆畫,關山月美術館
深圳,中國
2018年
非由述作-首屆寶龍藝術大獎優秀作品入圍展,寶龍美術館
上海,中國
2018年
初見-海口當代藝術羣展
海南,中國
2017年
Hi21藝術新鋭市集,龍美術館西岸館
上海,中國
2017年
自由的形式,art100畫廊
北京,中國
2017年
繪手蘭心-女藝術家邀請展,art100畫廊
北京,中國
2017年
暖春-北京SKP工筆藝術展 [5] 
北京,中國
2016年
同時代人-中國水墨藝術邀請展,山水美術館
北京,中國
2016年
變革中的水墨藝術——當代青年水墨藝術家聯展 [4]  ,山水美術館
北京,中國
2016年
未來檔案——2016年四川省藝術高校師生提名展,成都市美術館
成都,中國
2016年
逸香盈素——當代水墨女藝術家作品展 [3] 炎黃藝術館
北京,中國
2016年
相約宿州-全國工筆畫名家學術邀請展,宿州市博物館
安徽,中國
2015年
香港亞洲當代藝術展,港麗酒店
香港,中國
2015年
首屆全國(寧波)綜合材料繪畫雙年展,寧波美術館
寧波,中國
2015年
多級碰撞——CYAP2015駐地項目作品彙報展,方圓美術館
北京,中國
2015年
首爾AFF藝術展
首爾,韓國
2015年
綻放—中國首屆百位當代女性藝術家作品展,華僑城美術館
成都,中國
2014年
“精緻立場”第二屆現代工筆畫大展,中國美術館
北京,中國
2014年
前移的未來-第二屆學院青年藝術作品展,關山月美術館
深圳,中國
2014年
香港亞洲當代藝術展,港麗酒店
香港,中國
2014年
輕重-新工筆邀請展,歲月藝術館
成都,中國
2014年
院校派-藝術新鋭計劃,正觀美術館
北京,中國
2014年
首屆青年工筆畫展,關山月美術館
深圳,中國
2014年
入境無語-三人工筆畫聯展,大千畫廊美術館
北京,中國
2013年
全國中國畫作品年展,禹舜美術館
哈爾濱,中國
2013年
中央美術學院研究生畢業作品展,中央美術學院美術館
北京,中國
2013年
文化部十屆藝術節美術綜合材料特展”,山東省美術館
濟南,中國
2013年
恰同學少年-第一屆新工筆展 [2] 環鐵時代美術館
北京,中國
2012年
吳冠中藝術館開館暨全國中國畫作品展,吳冠中美術館
宜興,中國
2012年
全國中國畫作品年展,中華藝術宮
上海,中國
2012年
學院力量-首屆全國高等院校新人新作提名展,廈門美術館
廈門,中國
2012年
春花點點-海峽兩岸女工筆畫家提名展,廈門美術館
廈門,中國
2012年
廈門全國工筆雙年(邀請)展,廈門美術館
廈門,中國
2011年
時代風采-當代工筆畫名家邀請展,安徽省博物館
安徽,中國
2010年
全國首屆現代工筆畫展,中國美術館
北京,中國

鄧遠清獲獎經歷

藝術家獲獎經歷
年份
獎項
地點
2011年
第八屆全國工筆畫大展獲優秀獎,中國美術館
北京,中國
2011年
全國中國畫作品展獲優秀獎(最高獎),禹舜美術館
哈爾濱,中國
2013年
墨韻嶺南 全國中國畫作品展獲優秀獎(最高獎),嶺南美術館
廈門,中國

鄧遠清公共收藏

藝術家公共收藏
作品
收藏機構
地點
《在一起,不在一起》
深圳,中國
《向晚——雙面石》
關山月美術館
深圳,中國
《遲暮》
安徽,中國
《遲暮-初見》
寶龍吳涇藝悦酒店
上海,中國
《向晚—藝石悦斛》
寶龍吳涇藝悦酒店
上海,中國
《遲暮-最初》
成都畫院美術館
成都,中國

鄧遠清主要作品

藝術家主要作品
作品名
作品圖
作品信息
《鹿隱-向晚17》
《鹿隱-向晚17》 《鹿隱-向晚17》
絹本綜合設色/136x68cm/2018年10月
《闖入者-向晚16》
《闖入者-向晚16》 《闖入者-向晚16》
絹本綜合/63x63cm/2018年
《六福圖-向晚39》
《六福圖-向晚39》 《六福圖-向晚39》
絹本設色/93.5x46.5cm/2020年
《潛行2020—向晚37》
《潛行2020—向晚37》 《潛行2020—向晚37》
絹本設色/63x63cm/2020年
《清隱-向晚47》
《清隱-向晚47》 《清隱-向晚47》
絹本設色/82x35.5cm/2020年
《踏雪尋梅-向晚46》
《踏雪尋梅-向晚46》 《踏雪尋梅-向晚46》
絹本設色/70x140cm/2020年
《聽,月光-向晚26》
《聽,月光-向晚26》 《聽,月光-向晚26》
絹本設色/41.5x51cm/2019年
《遲暮13》
《遲暮13》 《遲暮13》
紙本工筆/68x136cm/2016年7月
《遲暮16》
《遲暮16》 《遲暮16》
紙本工筆/68x136cm/2016年7月
《鏡中的風景15》
《鏡中的風景15》 《鏡中的風景15》
紙本綜合材料/2017年8月

鄧遠清出版物

藝術家出版物
出版時間
出版物
出版社
2021年
《中國當代學術派畫家-鄧遠清》
2018年
《工無界藝術新視覺鄧遠清工筆畫賞析》
河北美術出版社
2016年
《當代工筆畫唯美新視覺鄧遠清工筆花鳥畫精品集》

鄧遠清人物評價

陳林(安徽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安徽美術家協會主席):
“晉林草蟲妙天下,一幅千金不當價”,草蟲是歷代工筆花鳥畫家鍾愛的題材。草蟲雖為“小題材”,卻可以畫出不俗的畫境。鄧遠清草蟲題材的作品,以現代視角入畫,不拘泥於自然場景,想象豐富、構思奇巧、造型有韻、設色典雅、製作精緻,觀後耐人尋味。
李國華(藝術評論家,策展人):
“向晚”系列則是藝術家近期繪製的數十張在黑色背景中的創作。如果説之前的繪畫,藝術家還是在一種灰色或者淺暗色調子上進行創作,那麼“向晚”的背景則可以用幽暗來形容。當然黑色並不是一團漆黑和空無一物,事實上在黑色的背景下,隱藏着的是一個信息豐富的世界,一個充滿各式各樣生物的幽謐“花園”。只是,在這樣凝重的背景下,花卉、山石、竹蘭、動物呈現出了與日常更加突出、迥異的氣質:它們雖然仍然安靜,但更加孤寂,也更加脱離了它們在既往文化樣式中的固定指向,以至於讓人感受到了與過去完全不一樣的氣息,一種“逃逸”的氣息。當然這裏的“逃逸”,不是逃跑或者單純的躲避,而是積極的、自由的,逃脱生命固定場域限制,最終實現生命自由流動的努力。
祁恩進(江蘇省畫院畫家,國家一級美術師):
遠清的畫作有意或無意間都藴涵着蜀人的睿智和才情。她善用工筆的方法,以女性特有的敏鋭視角觀察世界,她筆下的花花草草以及現代構成圖式,都呈現出一種清新、優雅、細緻入微的現代氣息,彷彿能讓觀者嗅到那瓶花的幽香和感受那份靜雅的愜意。
屈波(藝術史博士,策展人,四川美術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四川藝術研究所所長):
新工筆在一定程度上搭建了溝通古今的通道,它既有古典的技法與母題,又有當代的體驗與關懷。鄧遠清的“在一起,不在一起”系列,還有一些表現在水裏花影中游泳的魚,魚永遠追逐着花之影,卻無法真正與花靠近,借流水落花這一古典的意象,她再次強調了當代人在種種得意之中不盡如意的經驗,表現了貫通古今的人的惆悵感。
吳永強(文學博士,四川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
追逐水墨的靈韻,糅合西畫的營養,鄧遠清創造了花鳥的風景,靜物的肖像。淡雅的色調,洗淨沉滓;空靈的構圖,隱現禪機。猶如繁華過後,紅塵遠離,美,穿越時光,泄露秘密。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