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鄒穆公

鎖定
鄒穆公,戰國時期鄒國(原邾國)君主,其在位時間公元前4世紀中葉。以賢明著稱。
別    名
鄒穆公
所處時代
戰國
主要成就
治國有方

鄒穆公人物生平

據《孟子》記載,鄒穆公任內曾與魯國交戰,鄒國官員戰死三十三人,百姓卻沒有為國而死的,鄒穆公想殺這些百姓又殺不完,卻又看不慣他們不肯為長官而死的習氣,便向其國中賢人孟子詢問對策,孟子回答説:“災荒年歲,您的老百姓,年老體弱的棄屍于山溝,年輕力壯的四處逃荒,差不多有上千人吧,而您的糧倉裏堆滿糧食,貨庫裏裝滿財寶,官吏們卻從來不向您報告老百姓的情況,這是他們不關心老百姓並且還殘害老百姓的表現。曾子説:‘小心啊,小心啊!你怎樣對待別人,別人也會怎樣對待你。’現在就是老百姓報復他們的時候了。您不要歸罪於老百姓吧!只要您施行仁政,老百姓自然就會親近他們的領導人,肯為他們的長官而犧牲了。” [1] 
據西漢賈誼新書》記載,鄒穆公曾下命令,飼養鵝的人一定要用作飼料,不可用。糧倉裏供給公家餵鵝的粃短缺了,便向民間去換取,二石粟才換來一石粃。管理糧倉的官吏向穆公請示,説:“用粟餵鵝,不用花錢(糧倉裏能供應)。現在向農民去收購粃,要二石粟才換一石粃。再拿粃飼鵝,耗費太大了。請求仍以粟餵食。”穆公説:“這你就不明白了。百姓把牛餵飽而耕地,而自己卻在烈日下光着脊背鋤地,耐苦勤勞,不敢有點怠惰,難道是為了鳥獸勞累的嗎?粟米是上等的食糧,怎麼可以拿它來餵鵝?這是你只會打小算盤而不懂得大盤算。周人有句俗話説:‘盛糧食的袋子漏了,也都是漏在倉裏。’難道你沒有聽説過?作為一國之主,應是百姓生活的依靠。拿倉裏的粟去換百姓的粃,難道就不是我們自己的粟了?只不過鵝吃的是鄒國的粃,沒有糟蹋鄒國的粟。粟貯存在糧倉裏跟收藏在百姓家中,對我來説有什麼可以選擇的?”鄒國的百姓聽了,都懂得了各家的藏糧和政府的儲存完全是一體的。 [2] 
對鄒國虎視眈眈的楚王想要讓鄒穆公荒淫,便送給他擅長技樂的四名美女。鄒穆公早上看過一次後,晚上便把她們全部嫁給了在戰爭中死去父母的遺孤。所以女人同自己年齡不相配就不可娶來做妻妾,這樣有益於身心健康且不會使妻妾眾多。鄒穆公的車子不用皮帛做披掛,給他拉車的馬不喂穀子和豆子,鄒穆公沒有淫蕩邪僻之事,沒有驕縱嬉戲的行為,飯菜品種少,衣服也不華麗,對自己要求嚴格,對民眾寬厚,親近賢者,國家因此太平安寧,且愛民如子。鄒國太平,路不拾遺,臣下順從君意,就如同手聽從心的指揮一樣。因此鄒國雖弱,魯國、衞國不敢輕視,齊國、楚國不能脅迫。鄒穆公死時,鄒國的老百姓如同死了慈父,痛哭了三個月,四周同鄒國相鄰的國家,士民面向鄒國方向於路上痛哭,人民抱着手很悲傷地走路。賣酒的不賣酒,屠夫們都不再宰殺而回家,玩耍的兒童也不唱歌,舂米打牆的人也放下杵和夯,停止了吆喝,婦女們除去飾品,男人們也放下了弓箭,琴瑟沒人彈奏,一年後才一切恢復正常。 [2] 

鄒穆公歷史評價

賈誼:故愛出者愛反,福往者福來。《易》曰:“鳴鶴在陰,其子和之。”其此之謂乎!故曰:天子有道,守在四夷;諸侯有道,守在四鄰。 [2]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