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郭立新

(中山大學人類學系教授)

鎖定
郭立新,男,博士,中山大學社會學與人類學學院人類學系教授、博士生導師,教育部人文社科重點研究基地中山大學歷史人類學研究中心研究員、中山大學古代文明研究中心主任、廣東省和廣州市文物保護專家委員會委員、國家考古發掘領隊等。研究成果曾獲南京大學優秀博士論文、廣西社科優秀成果三等獎,廣東社科優秀成果二等獎,國家文物局田野考古三等獎等。
中文名
郭立新
國    籍
中國
民    族
出生地
湖南
畢業院校
南京大學
學位/學歷
博士
專業方向
新石器時代考古、青銅時代考古、文化遺產
學術代表作
長江中游地區初期社會複雜化研究
主要成就
長江中游地區文明化進程研究,壯族親屬制度與社會組織研究,文化遺產研究與保護
任職院校
中山大學
職    稱
教授
性    別

郭立新人物經歷

郭立新學歷背景

湖南師範大學文學學士(1990)
南京大學歷史系考古專業碩士(1995)、博士(2002) [1] 

郭立新工作經歷

2010.1~ 今 中山大學人類學系考古教研室 教授
2002.07~2009.12 中山大學人類學系考古教研室 副教授
1996.09~2002.06 廣西民族學院民族學人類學研究所教師
民族歷史與文化研究室主任(1997-1999)
講師(1996.7-2001.11)
副教授(2001.12-2002.6)
1995.07~1996.08 廣西民族學院歷史系教師
助教(1995.7-1996.6) [1] 

郭立新研究方向

先秦考古(新石器至殷商)、國家與文明起源研究、文化遺產保護與研究、親屬制度與社會結構研究。 [1] 

郭立新學術成果

郭立新田野調查

長江流域和珠江流域田野考古,廣西龍脊壯族地區的人類學和民族考古學個案調查與研究,中國南方地區文化遺產個案調查與比較研究。 [1] 

郭立新科研項目

廣州文物活化利用試行辦法,廣州市文廣新局招標課題;
一帶一路視野下唐蕃古道文化的歷史價值考察研究,西藏文化傳承發展協同創新中心招標課題;
名村建設與鄉土遺產的保護-廣東省古村落若干典型個案調查與研究,廣東省普通高校人文社會科學重點項目;
井岡山申報世界遺產之文化部分文本撰寫;
南水北調中線工程湖北庫區下棚遺址、焦家院墓羣、七里溝墓羣考古發掘與研究;
廣州市社科規劃重大委託課題子課題,“廣州老城區歷史文化資源開發應用前景的調查與評估”;
廣東省高等教育教學改革工程本科一般項目,“文化遺產保護與管理課程建設與改革”;
三峽地區考古學文化變遷與古代族羣關係研究,湖北省文物局
長江中下游地區新石器時代晚期墓葬研究,香港中山大學高等學術研究基金會項目;
廣州市天河區地面文物調查與保護規劃;
三峽地區王家灣墓羣、孔包墓羣考古發掘與研究;
教育部九五規劃項目“中國西南與東南亞地區古代銅鼓和青銅文化比較研究”;
“雲貴高原的親屬與經濟”(魏捷茲教授主持,參加),“交換、生命儀禮與人觀”(何翠萍教授主持,參加);
世界銀行“加強師範教學與師資培養”貸款資助項目JG-257號,子課題“考古人類學”負責人。 [1] 

郭立新研究成果

1. 《峽江地區古代族羣互動與文化變遷》,第一作者,北京:科學出版社,2010.12。
2. 《長江中游地區初期社會複雜化研究》,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12月。
3. 《廣西龍勝龍脊壯族文化考察札記.pdf》,獨著,南寧:廣西人民出版社,2006年1月。
4. 《文物鑑定指南》,張之恆主編,郭立新參編,南京:東南大學出版社,1995年12月。
5. 《考古人類學》,主編並撰寫第一、三、四、九章,南寧:廣西民族出版社,1998年4月,獲廣西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三等獎。
6. 《時空之旅:文明搖籃追蹤》,上海文化出版社,2017年7月,與郭靜雲、範梓浩等合著。 [2]
論文與報告
1. Olga Gorodetskaya, Meng-Long Hsieh, Li-Xin Guo, Pak-HeiChiu,Paleolithic-Neolithic transition and late-to-postglacial climate change inEast Asia: A review of archaeological data from karst caves in Southern China, QuaternaryInternational, 2021,ISSN 1040-6182, https://doi.org/10.1016/j.quaint.2021.09.005. [3]
2. 郭立新、郭靜雲:《從稻作起源到中華文明成長的早期歷史圖景》,《齊魯學刊》2022年4期,第31-38頁。 [4]
3. 郭立新,郭靜雲. 中國最早城市體系研究(三)[J]. 南方文物,2022,(03):1-15.
4. 郭立新,郭靜雲. 中國最早城市體系研究(二)[J]. 南方文物,2021,(02):14-31.
5. 郭立新,郭靜雲. 中國最早城市體系研究(一)[J]. 南方文物,2021,(01):35-42.
6. 郭靜雲,郭立新. 中國洪水與治水故事:範型神話或歷史傳説[J]. 史林,2020,(04):52-64+220.
7. 郭立新,郭靜雲. 夏處何境——大禹治水背景分析[J]. 廣西民族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21,43(01):145-155.
8. 郭立新,郭靜雲. 從古環境與考古資料論夏禹治水地望[J]. 廣西民族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21,43(02):136-153.
9. 郭立新,郭靜雲. 夏是哪國王朝——歷史英雄大禹的文化屬性暨原鄉[J]. 廣西民族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21,43(03):145-152.
10. 郭立新,郭靜雲. 古史復原應遵從的史料學原則——以大禹治水在豫西晉南説為例[J]. 齊魯學刊,2020,(03):44-53.
11. 郭立新,郭靜雲. 上古國家與文明研究中年代學方法的反思[J]. 南方文物,2016,(04):17-31.
12. 郭立新,郭靜雲:盤龍城國家的興衰暨同時代的歷史地圖——考古年代學的探索,盤龍城遺址博物院等編:盤龍城與長江文明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科學出版社2016年12月,第211-241頁.
13. 郭靜雲,邱詩螢,範梓浩,郭立新,陶洋. 中國冶煉技術本土起源:從長江中游冶煉遺存直接證據談起(一)[J].南方文物,2018,(03):57-71.
14. 郭靜雲,邱詩螢,範梓浩,郭立新. 中國冶煉技術本土起源:從長江中游冶煉遺存直接證據談起(二)[J]. 南方文物,2019,(03):41-55.
15. 郭靜雲,郭立新. 鄧家灣屈家嶺文化祭壇上的冶煉遺蹟考辨[J]. 南方文物,2020,(06):82-86.
16. 郭靜雲,邱詩螢,郭立新. 石家河文化:東亞自創的青銅文明[J]. 南方文物,2019,(04):67-82.
17. 郭靜雲,邱詩螢,郭立新. 石家河文化:東亞自創的青銅文明(二)[J]. 南方文物,2020,(03):69-90.
18. 郭靜雲,郭立新. “藍色革命”:新石器生活方式的發生機制及指標問題(上)[J]. 中國農史,2019,38(04):3-18.
19. 郭靜雲,郭立新. “藍色革命”:新石器生活方式的發生機制及指標問題(下)[J]. 中國農史,2019,38(05):3-14.
20. 郭靜雲,郭立新. 神農神話源於何處的文化記憶(上)[J]. 中國農史,2020,39(06):3-23.
21. 郭靜雲,郭立新. 神農神話源於何處的文化記憶(下)[J]. 中國農史,2021,40(01):3-12.
22. 郭立新,郭靜雲. 早期稻田遺存的類型及其社會相關性[J]. 中國農史,2016,35(06):13-28.
23. 郭靜雲,郭立新. 論稻作萌生與成熟的時空問題[J]. 中國農史,2014,33(05):3-13.
24. 郭靜雲,郭立新. 論稻作萌生與成熟的時空問題(續)[J]. 中國農史,2014,33(06):3-13.
25. 郭靜雲,郭立新. 從新石器時代刻紋白陶和八角星圖看平原與山地文化的關係[J]. 東南文化,2014,(04):76-85. CSSCI
26. 郭靜雲,郭立新. 從石家河玉質禮器看殷商玉器淵源[J]. 河南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8,58(01):93-99.CSSCI
27. 郭靜雲,郭立新. 生命的本源與再生:從石家河到盤龍城喪葬禮儀中的祖先牌位、明器與陶缸[C],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編:紀念石家河遺址考古發掘60年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北京:科學出版社,2019年,231-254頁.
28. 郭立新、郭靜雲.雲夢澤“蘇美爾“城址結構研究[C].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編:紀念石家河遺址考古發掘60年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北京:科學出版社,2019年,第93-123頁.
29. 郭立新.壯族傳統基層社會親屬與結羣的若干基本特徵[J].廣西民族研究,2014(01):67-74. CSSCI
30. 郭立新.作為話語實踐的中國考古學[J].求索,2018(06):145-153. 英文版另載:ChineseArchaeology as a Discourse Practice,Universum humanitarium 2016.2,CSSCI。
31. Chinese Archaeology as a Discourse Practice,Universum humanitarium vol.2016.No.2
32. 《天神與天地之道:巫覡信仰與傳統思想淵源. 序》,上海古籍出版社2016年。
33. 《青銅時代天神世界的探索之旅——評郭靜雲<天神與天地之道>》, 《中華讀書報》 2016年11月09日。
34. 《夏商周:從神話到史實. 序》,上海古籍出版社2017年5刷。
35. 長江中游是東亞稻作原生文明的發祥_省略_授著_夏商周_從神話到史實_述評_,三峽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14年5期;
36. Book Review-Way Out of the Maze of History.pdf,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Liberal Arts and Social Science,2014-05-26,Vol.2.No.437
37. 壯族傳統基層社會親屬與結羣的若干基本特徵,《廣西民族研究》,2014年第1期,頁67-74頁。
38. 《十堰市黃龍鎮焦家院墓羣及遺址2009年發掘報告》,《湖北南水北調工程考古報告集(第三卷)》(與胡琰梅等合寫,科學出版社,2014年)
39. 《鄖縣下棚遺址發掘報告》,收錄於《湖北南水北調工程考古報告集(第三卷)》(與範梓浩、劉麗霞合寫,科學出版社,2014年)
40. 《湖北十堰市焦家院宋墓發掘簡報》,《四川文物》2014年1期,頁3-11頁。
41. 《丹江口七里溝墓羣2008年發掘報告》,收錄於《湖北南水北調工程考古報告集(第二卷)》(與王利忠合寫),科學出版社,2014年2月12日。ASIN: B00IICWCL2
42. 《廣州老城區歷史文物資源調查及開發策略分析》(第一作者),《文化遺產》2011年第3期。
43. 《桂東北壯族喪葬儀式研究》,《南嶺走廊民族宗教研究》,宗教文化出版社2011年,p264-302 .
44. 《巴人崛起與西漸的考古學觀察》,《百越研究》安徵大學出版社2011年7月(第二輯)。
45. 《龍脊壯族社會結羣邏輯探究》,《區域文化與地方社會》(學林出版社2011年4月).
46. 《湖北十堰焦家院墓地宋墓發掘記述》,中國文物報2010年8月13日第四版。
47. 《丹江口七里溝墓羣》,《湖北省南水北調工程重要考古發現Ⅱ》,文物出版社2010.12
48. 《勞動合作_儀禮交換與社會結羣廣西龍脊壯族村落的社羣結構分析》,獨著,《社會》, 2009年第6期。
49. 解讀鄧家灣,獨著,《江漢考古》2009年第3期,頁45-57。
50. 《折衝於生命事實和攀附求同之間:龍脊壯人家屋邏輯探究》,《歷史人類學學刊》,2008年一、二期合刊,頁173-218。
51. 《中外不同語境下的民族考古學認知》,獨著,《東南文化》2008年第6期,頁12-16。
52. 《透視全球化背景下的文化遺產保護》,獨著,收入周大鳴、何星亮主編:《文化多樣性與當代世界》,民族出版社2008年7月,頁122-132。
53. 《文化遺產保護中“物質”與“非物質”遺產的區分和比較》,王文章主編:《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論壇文集》,文化藝術出版社,2006年12月。
54. 《巴東陳向坪王家灣墓羣2004年發掘報告》(第一執筆人),國務院三峽工程建設委員會辦室、國家文物局編著,《長江三峽工程文物保護項目報告.湖北庫區考古報告集》(第四卷),北京:科學出版社,2007年1月。
55. 《墓葬情境分析與身份標識_以博羅橫嶺山墓地為例_》,獨著,《中山大學學報(哲社版)》2006年第5期,87-93頁。
56. 《論長江中游地區新石器時代晚期的生計經濟與人口壓力》,獨著,《華夏考古》2006年第3期,第33-39,53頁。
57. 《初論公眾考古學》(與魏敏合寫),《東南文化》2006年第4期,54-60頁。
58. 《全球化、文化遺產與旅遊開發》,獨著,《世界遺產論壇(二):世界遺產與城市發展之互動》,北京:科學出版社2006年11月,頁74-81。
59. 《巫山張家灣遺址第二次發掘報告》(第一執筆人),重慶市文物局、重慶市移民局編:《重慶庫區考古報告集(1999卷長江三峽工程文物保護項目報告甲種第6號)》,北京:科學出版社2006年1月,頁26-58。
60. 《榮耀的背後_廣西龍背壯族喪葬儀式分析》,獨著,《中南民族大學學報(人文社科版)》2005年第1期,第57-61頁。本文主要論點被《中國社會科學文摘》2005年第3期轉摘。
61. 《石家河文化晚期的甕棺葬研究》,獨著,《四川文物》2005年第3期,第22-26頁。
62. 《界限與共享:龍脊壯族社會空間模式分析》,獨著,《首屆中國與東南亞民族論壇論文集》,北京:民族出版社,2005年2月,第75-85頁。
63. 《長江中游地區新石器時代自然環境變遷研究》,獨著,《中國歷史地理論叢》2004年第2輯,5-16頁。
64. 《打造生命_龍脊壯族豎房活動分析》,獨著,《廣西民族研究》2004年第1期,36-42頁。
65. 《探索與論爭_長江中游新石器時代晚期的文化譜系》,獨著,《江漢考古》2004年第3期,69-74頁。
66. 《屈家嶺文化的聚落形態與社會結構分析_以淅川黃楝樹遺址為例》,獨著,《中原文物》2004年第6期,9-14頁。
67. 《衝突與戰爭:從大溪到石家河》,獨著,《長江三峽湖北庫區文物保護與考古學研究論文集》,北京:科學出版社,2003年7月,137-156頁。
68. 《論漢江東部地區史前時期的手工業專門化生產》,獨著,《東南文化》2003年9期,22-28頁。
69. 《手工業專門遺存判識》,獨著,《中國文物報》2003年5月9日。
70. 《湖北省巴東縣孔包漢墓發掘報告》(執筆),《四川文物》2003年6期。
71. 《關於國內文明起源研究的幾點思考》,獨著,《中國文物報》2002年11月1日。
72. 《重慶巫山張家灣遺址2000年來的環境考古》(合作),《地理學報》2001年第3期。
73. 《考古對象對考古學研究的影響-考古學反思之一》,獨著,《華夏考古》2000年第2期。
74. 《民族考古學三題-關於名實問題、理論基礎與研究方法的探討》,獨著,《南方文物》1997年第4期。
75. 《古夜郎國銅釜的鉛同位素考證》(第二作者),《廣西民族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1998年第2期。
76. 《論冷水衝型、北流型與靈山型銅鼓的關係》,獨著,《廣西民族學院學報》(哲社版)1997年第3期。
77. 《論冷水衝型銅鼓的三個地方類型》,獨著,《廣西民族學院學報》(哲社版)1997年S1。
78. 《考古學與人類學、歷史學的關係漫議》,獨著,《中國文物報》1998年1月21日第三版(學術版)“理論與思考”專欄。
79. 《石家河文化的生計經濟》,獨著,《中國文物報》1997年1月12日第三版(學術版)。
80. 《石家河文化的墓葬》,獨著,《江蘇文史研究》2001年第1期。
81. 《石家河文化的空間分佈》,獨著,《南方文物》2000年第1期。
82. 《石家河文的房屋遺存》,獨著,《中國文物報》2000年5月3日第三版。
83. 《中國古代髹漆工藝》,獨著,《廣西民族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1998年第3期。
84 《東周玉器的分期》,獨著,《中原文物》1998年第3期。
85. 《人類,需要再次覺醒》,獨著,《民族藝術》1997年第2期。
86. 《廣西民俗旅遊資源開發論》,獨著,《廣西民族學院學報》(哲社版)1996年第2期,二類。
譯著
1. 《人類學定位:田野科學的界限與基礎》(與駱建建、袁同凱合譯),北京:華夏出版社,“西方人類學新教材譯叢”,2005年8月。
2. 《巴拉憲章》(與孫慧合譯),《長江文化論叢》(第四輯),賀雲翱主編,中國文史出版社,2006.9,頁220-250。
3. 《民族考古學實踐》(與姚崇新等合譯),嶽麓出版社,2009年。 [1]
教學成果
1. 《拿起手鏟:我的第一次田野》(主編),北京:知識產權出版社,2006年6月。
2. 《談談田野考古實習中學生綜合素質養成》,中山大學人類學系編:《人類學教學理論與實踐》,知識產權出版社,2008年。 [1]
應用成果
1. 《廣州市天河區不可移動文物評估報告與保護規劃》(執筆人),廣州市天河區文化局與中山大學華南文化遺產保護研究與教學中心編,2005年。
2. 《廣州市天河區文物調查與評估資料彙編》(主編),廣州市天河區文化局與中山大學華南文化遺產保護研究與教學中心編,2005年,405頁,約五十萬字。
3. 《廣州老城區歷史文化資源開發利用前景調查評估報告》,收錄於李明華 郭凡編:《廣州老城區歷史文化資源的開發利用》,2008年9月。

郭立新教學情況

新石器時代考古(考古專業本科必修課)
國家與文明起源(專業選修課
博物館學概論(考古專業本科生課)
中國考古學(上)(考古學碩士課程)
文化遺產保護與管理(文物與博物館專業碩士課程)
石器時代史料學暨復原研究(考古學碩、博士生選修課) [1] 

郭立新獲獎情況

2011年7月:論文《折衝於生命事實與攀附求同之間:龍脊壯人社會結羣邏輯探究》獲廣東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二等獎。
2006年5月:黑龍江省渤海國上京龍泉府御花園第50號建築遺址考古發掘項目榮獲 2003-2004年度國家文物局田野考古獎三等獎。
2006年11月:廣東省高校“十百千工程”第四批校級培養對象。
2004年9月:《長江中游地區初期社會複雜化研究》被評為南京大學優秀博士論文。
2002年5月:中山大學“百人計劃”引進人才。
2000年1月:《考古人類學》獲廣西壯族自治區1996~1999年度社會科學優成果三等獎。
1999年9月:廣西民族學院1996~1998學年度優秀教學工作者。 [1] 
參考資料
  • 1.    郭立新  .中山大學社會學與人類學學院[引用日期2016-04-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