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鬱金香

(百合科鬱金香屬植物)

鎖定
鬱金香(學名:Tulipa×gesneriana L.) [2]  ,是百合科鬱金香屬多年生球根花卉, [1]  [16]  又名草麝香、旱荷花、洋荷花、洋水仙、鬱香等 [8]  。鬱金香具鱗莖。葉條狀披針形至卵狀披針形。花單朵頂生,大型而豔麗;花被片紅色或雜有白色和黃色,有時為白色或黃色。花期4-5月 [1] 
原產歐洲,中國引種栽培,是廣泛栽培的花卉,因歷史悠久,品種很多 [1]  。野生鬱金香多分佈在丘陵山區,海拔高度可達4000米左右 [3]  ,喜涼爽、濕潤、向陽、避風的生長環境 [12]  。鬱金香是世界著名的球根花卉,品種極其豐富且花色豔麗、色彩繁多,被譽為“世界花後” [16]  ,是荷蘭、伊朗等國的國花 [17] 
鬱金香的栽培品種已達到10000多個,廣泛應用於花海展示和鮮切花生產 [7]  。荷蘭是世界鬱金香的生產中心,生產的種球和切花遠銷世界多個國家和地區,每年創造外匯收入多達數十億歐元 [17]  。鬱金香的花可作中藥材入藥,據《中藥大辭典》記載,鬱金香具有化濕闢穢之功效。主治脾胃濕濁,胸脘滿悶,嘔逆腹痛等 [4] 
中文名
鬱金香
拉丁學名
Tulipa × gesneriana L. [2] 
別    名
草麝香、旱荷花、洋荷花、洋水仙、鬱香等 [8] 
植物界(Plantae) [2] 
維管植物門(Tracheophyta) [2] 
木蘭綱(Magnoliopsida) [2] 
百合目(Liliales) [2] 
百合科(Rosaceae) [2] 
鬱金香屬(Tulipa [2] 
鬱金香(Tulipa × gesneriana [2] 
分佈區域
原產歐洲,中國引種栽培 [1] 

鬱金香植物學史

鬱金香起源演化

鬱金香(Tulipa gesneriana)它是歐洲現代鬱金香雜種的主要始祖 [9]  。Tatyana A. Kritskaya研究認為,香花鬱金香(Tulipa suaveolens)最有可能是早期Tulipa gesneriana的野生祖先 [5] 

鬱金香命名由來

1559年吉斯納在奧格斯堡(德國)發現了從土耳其帶來的種子實生苗,記錄並給予此名。當時在歐洲引起了巨大的轟動作用。人們開始認識並喜歡鬱金香。1753年,著名分類學家林奈(Linneu s)將其所知道的庭園栽培的鬱金香都歸屬於此種名下 [9] 
“鬱金香”這個中文名稱在古代指的是姜科薑黃屬的鬱金(Curcuma aromatica Salisb.)等植物。李白詩《客中作》:“蘭陵美酒鬱金香,玉碗盛來琥珀光。”其所記載的香草鬱金即這類植物。中國學者在1917年編纂《植物學大辭典》時,從日本將這一中文名拿來用了,牧野富太郎在其《增補版牧野日本植物圖鑑》T. gesneriana L.一名下,指出漢名(鬱金香)誤用 [10] 

鬱金香栽培歷史

歐洲最早種植的鬱金香,是從土耳其引入,首先在奧地利栽培。17世紀中葉,鬱金香在比利時、荷蘭、英國風行。1620年荷蘭培育出兩個優良品種‘佳麗’(cv.Gala Beauty)和‘醉面’(cv.Zommer Schoon),説明鬱金香的栽培技術已達相當水平。到1820~1898年,鬱金香優良新品種已達31個,其中一些品種現在仍有栽培,如‘杜克西’(cv.Duchesse de Parme)等等。現今鬱金香栽培品種已達10000多個 [7] 

鬱金香形態特徵

鬱金香

鱗莖卵形,橫莖長約2釐米;鱗莖皮紙質,內面頂端和基部疏生伏毛 [1] 
鬱金香的鱗莖 鬱金香的鱗莖

鬱金香

葉3-5枚,條狀披針形至卵狀披針形 [1] 
鬱金香的葉 鬱金香的葉

鬱金香

花單朵頂生,大型而豔麗;花被片紅色或雜有白色和黃色,有時為白色或黃色,長5-7釐米,寬2-4釐米。6枚雄蕊等長,花絲無毛;無花柱,柱頭增大呈雞冠狀。花期4-5月 [1] 
鬱金香的花 鬱金香的花

鬱金香分佈範圍

鬱金香原產於歐洲,地中海沿岸及中亞細亞等地,中國各地引種栽培 [1-2]  [18]  。現在歐美種植十分普遍,尤以荷蘭栽培最盛。 [18] 
鬱金香中國分佈 鬱金香中國分佈

鬱金香生長環境

野生鬱金香多分佈在丘陵山區,海拔高度可達4000米左右 [3]  ,喜涼爽、濕潤、向陽、避風的生長環境 [12] 

鬱金香生長習性

鬱金香既能適應冬季濕冷又能適應夏季乾熱。8°C以上即可生長,一般可耐-14°C低温。生長適宜温度為8-20°C,喜腐殖質豐富、疏鬆肥沃、排水良好的砂質土壤。每天光照時數應不少於8h,但日照較強時需適當遮蔭,以避免花期過短。鬱金香花期一般為5-6天,温度低、濕度大、陰天等環境下花期可延長到10-14天。鬱金香切花生育期為45-70天 [12] 

鬱金香繁殖方式

鬱金香的種球繁殖可通過鱗莖繁殖、種子繁殖和組織培養等途徑實現。鱗莖繁殖因耗時短、成本較低,多應用於生產領域,但繁殖後其品種容易退化,後兩種方法多應用於培育新品種、脱毒等特殊領域 [14] 

鬱金香種球繁殖

鬱金香一般採用分球繁殖。即當年栽植的母球經過一季生長後,在其周圍分生出1-2個大鱗莖和幾個小鱗莖,將其與母球分離,按種球大小分開種植,大種球當年可開花,小種球培養1-2年後開花 [7] 

鬱金香種子繁殖

鬱金香種子繁殖這一途徑雖然需要的生長週期長,但卻是培養具有抗病性、適應力強、觀賞價值較高的新品種的不可或缺的手段。雜交育種是傳統育種方法之一,也是實現植株新品種的選育的重要途徑。利用部分鬱金香種突出的優良性狀,進行種間雜交,可達到改善鬱金香栽培品種的效果 [14] 

鬱金香組培繁殖

以鬱金香鱗莖、花 莖及其他材料為外植體,通過組織培養技術進行鬱金香種球的快速繁殖,不僅能保持原品種的優良特性,且繁殖係數高,是鬱金香種球產業化繁育的重要手段。鱗莖膨大期的鱗片可直接誘導出愈傷組織和小鱗莖,花芽分化後期的鱗片可誘導出小鱗莖和綠葉組織; 外層鱗片愈傷誘導率較高 [15] 

鬱金香栽培技術

鬱金香水培技術

種球選擇
水培鬱金香品種選用‘金阿波羅’、‘雄鵝’、‘荷蘭小姐’、‘標誌’、‘道瓊斯’、‘世界真愛’、‘法國之光’、‘純金’等水培效果較好的品種,應選擇經過低温處理的5度球。宜選取表皮光滑、無損傷、無病蟲害的健康種球,種球周徑為10~12cm。 [20] 
種球處理
要提前去除鬱金香根盤部位的鱗莖皮及鱗莖周圍側生的小鱗莖。種球栽植前要進行消毒處理,具體做法是:把種球裝入網袋,再將網袋浸入多菌靈粉劑中消毒,浸泡處理後取出晾乾,以待栽植。 [20] 
水培盆選擇
目前市場上的鬱金香水培容器主要有兩種:一種是塑料材質的水培盆,包括水分盛裝器、種球栽植器及莖稈固定器3部分。另一種鬱金香水培瓶適合單株栽培,包括瓶腹、瓶頸及瓶口。 [20] 
種球栽植
使用水培盆栽植時先將水分盛裝器中加水,可直接用自來水,也可使用水培專用的營養液,水位恰好到達種球的根盤部位,用莖稈固定器放於種球栽植器之上,使二者間連接緊密。最後將栽植好種球的栽植器穩固平放於水分盛裝器上,即完成種球栽植。使用水培瓶栽植時先向瓶中緩慢加水或營養液,水位高度到瓶頸處,將鬱金香種球根盤朝下放置於瓶口處,使水分與根盤接觸但不能浸泡到種球。最後在種球上部及周圍用彩色小石子或玻璃彈珠填充。 [20] 
温度管理
温度對鬱金香的生長髮育起着重要作用。栽植好的水培鬱金香前2周置於10℃左右的環境下有利於種球的生根,兩週後温度可適當升高,白天為15℃~20℃,晚上為10℃~15℃,温度過高會使植株徒長、影響開花或使花期縮短。 [20] 
光照管理
光照對鬱金香開花和顯色有重要作用,鬱金香的生長和開花需要較充足的陽光,光照質量直接影響鬱金香開花的品質,鬱金香生長適宜的光照強度為20000~30000lx。水培鬱金香一般放置於家中的南陽台,光照過強會使花期縮短,所以在中午光照強烈時要適度進行遮光處理。一般水培鬱金香花期為10天左右,若適度遮光和保持較低温度,可延長花期5~7天。 [20] 
水分管理
鬱金香水培過程中,空氣濕度對植株的生長有重要影響,適宜的空氣濕度為65%~75%。在鬱金香水培過程中一般需要加水2~3次,水位高度與第1次添加時一致,如水位過高浸泡到花球,容易使種球感染病菌甚至腐爛,影響種球正常生長和開花。 [20] 

鬱金香土培種植技術

整地
鬱金香喜肥沃、腐殖質多、排水好的沙壤土。應選擇在陽光充足、無遮擋地帶,地形整理成中間高、四周低,並輔以排水溝,防止積水。栽植前先對土壤進行深耕和消毒,以減少病原菌及害蟲數量。按照5∶1比例在土壤中摻入細沙,製造沙壤土,並施餅肥,增加土壤有機質含量 [6] 
種球處理
剝去待栽植種球外表皮,以便髮根。因種球會攜帶病原菌,製備無毒種球在生產上至關重要。將剝皮後的種球浸泡於甲基託布津液中20min進行消毒,消毒後控幹水分再進行栽植 [6] 
栽植
在中國皖北地區,鬱金香栽植時間一般在12月中旬。種球栽植按照“十字”型種植,栽植密度取決於種球的直徑,一般株間距取種球直徑的2倍為宜;如種球直徑過大,為不影響花期景觀效果,可適當調整株間距。採取拉線點播或者提前開溝點播方式栽植,有利於增強景觀效果。栽植深度不宜太深,以種球頂部距土壤表層約3cm為宜,栽植後在表土上覆一層細沙,有利於保持土壤水分 [6] 
温度
切花5°C種球定植後的前2周,土壤温度應保持在9-12°C。15-20°C是鬱金香生長後期的適温。現蕾後白天棚內温度保持在17-25°C,高於25°C要及時通風降温,下午若棚內温度降的快,應在13°C時蓋保温被或革簾子,夜間使棚內温度保持在8°C以上。着色期白天棚內温度應控制在12-15°C,高於15°C要及時通風降温,夜間棚內温度保持在8°C以上 [12] 
光照
光照對鬱金香切花品質具有重要影響,鬱金香切花生產光照強度需在5000lx以上。生根階段對光照的要求不嚴,有部分散射光即可,萌芽後應適當增加光照,保温被或草簾子一般覆蓋棚膜1/2即可,後期逐漸增強光照,尤其在現蕾期,植株需要光合作用提供養分;花蕾着色期光照不需太強,否則花蕾會很快轉色。鬱金香對光照的長短不敏感,但每天至少要保證7h以上的光照。 [12] 
水肥管理
鬱金香水分管理堅持“氣温低少澆水,氣温高多澆水”的原則。種球栽植後立即澆一遍透水,之後保持充足的土壤水分,促進生根。在栽植期要施足基肥,主要以餅肥為主,生長期一般不需要追肥,但植株長勢較弱,可輔以氮肥(如尿素)追施,但量不宜過大。開花前可噴施磷酸二氫鉀,促進開花效果 [6]  。切花種植有條件的温室可利用通風來調節大棚內的空氣濕度,相對濕度最好低於80%。施肥操作時要防止肥料與鱗莖直接接觸,肥液不要沾污葉片 [12] 
病蟲防治
鬱金香病害主要有灰黴病、根腐病、白絹病等,一旦發現病害,及時噴施甲基託布津或百菌清,清理病株,並在病株周圍土壤澆灌藥液。蟲害主要為蚜蟲或根蝨,蚜蟲噴施吡蟲啉防治,根蝨澆灌氧化樂果藥液防治 [6]  。鬱金香温室切花栽培常見病害有碎花病、枯萎病、青黴病、基腐病等,常見蟲害有地下線蟲、薊馬、蚜蟲、蟎類等。切花受病蟲害侵染嚴重影響切花品質和產量,因此應採取有效措施防治病蟲害侵染 [12] 
種球收集與貯藏
露地栽培鬱金香在盛花期後便逐步乾枯休眠,距離球莖1cm的莖稈開始乾癟時,為種球最佳收穫期。在種球收穫期前半個月內不再澆水,種球應整體挖出以減少機械損傷。及時清除新挖出的種球表面泥土,百菌清消毒晾乾後裝箱貯藏,貯藏場所要保持通風,定期查看種球情況,及時清除被病原菌侵染的種球 [6] 
切花采收及處理
鬱金香露色後為最佳採收時期。採收一般在早晨7-8時或傍晚5時左右進行。以35cm為切花花莖長度標準,在保證花莖足夠長前提下,儘可能多留葉片剪切。根據高矮和花的大小分選捆紮。位置應在花莖下部1/3處。鬱金香切花的預處理不用保鮮液或營養液,會加快莖杆伸長速度,莖杆變弱,易出現彎頭現象,失去觀賞價值 [12] 

鬱金香主要價值

鬱金香藥用價值

據《中藥大辭典》記載,鬱金香化濕闢穢。主脾胃濕濁;胸脘滿悶;嘔逆腹痛;口臭苔膩 [4] 
在《新疆藥用植物志》(1979年版)第二冊中記載,伊犁鬱金香的藥用部位是鱗莖,其具有清熱、解毒、散結、化瘀功效,可治咽喉腫痛等症狀 [11] 

鬱金香觀賞價值

鬱金香品種極其豐富且花色豔麗、色彩繁多,被譽為“世界花後”,常用於切花及花壇、花鏡素材,城市園林露地花展應用較廣 [17] 
在荷蘭哥根霍夫公園,連續幾十年來,都在春季開放鬱金香展覽,世界各地的旅遊者絡繹不絕前來觀賞,被稱為“世界最美的花園”。20世紀90年代中後期,中國如西安、杭州、上海、北京等紛紛舉辦鬱金香花展 [13] 
鬱金香花境設計 鬱金香花境設計

鬱金香主要品種

鬱金香的園藝栽培品種達8000多個,常用栽培品種200多個。1981年,在荷蘭舉行的世界品種登陸大會鬱金香分會上,重新修訂並編寫的《鬱金香國際分類鑑定名錄》根據花期、花形、花色等性狀,將鬱金香分為早花、中花、晚花和原種4大類,15個羣。它們是:單瓣早花羣、重瓣早花羣、勝利羣、達爾文雜交羣、單瓣晚花羣、百合花羣、花邊羣、綠斑羣、倫布朗羣、鸚鵡羣、重瓣晚花羣、考夫曼羣、福斯特羣、格里氏羣、其他混雜羣等 [19]  ,見下表:
鬱金香的分類體系
[19] 
[19] 
早花類
單瓣早花羣(SE)

重瓣早花羣(DE)
中花類
勝利羣(凱旋羣)(T)

達爾文雜交羣(DH)
晚花類
單瓣晚花羣(SL)

百合花羣(L)

花邊羣(Crispa)

綠斑羣(V)

倫布朗羣(R)

鸚鵡羣(P)

重瓣晚花羣(DL)

考夫曼羣(K)
變種及雜種
福斯特羣(F)

格里氏羣(G)

其他混雜羣(M)

鬱金香植物文化

鬱金香是荷蘭、伊朗、匈牙利、土耳其、阿富汗、土庫曼斯坦等國的國花。每年的5月5日,被定為荷蘭人的“鬱金香節”,鬱金香在荷蘭人眼中成了美好、莊嚴、華貴和成功的象徵 [17] 
鬱金香的花語為博愛、體貼、高雅、富貴、聰穎 [16] 
參考資料
  • 1.    鬱金香 Tulipa gesneriana|iPlant 植物智——植物物種信息系統  .植物智[引用日期2024-03-29]
  • 2.    鬱金香  .中國物種2000[引用日期2024-03-29]
  • 3.    龍雅宜.鬱金香史話[J].世界農業,1987(1):55頁
  • 4.    南京中醫藥大學.中藥大辭典: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2006:1859
  • 5.    Kritskaya, T.A., Kashin, A.S., Perezhogin, Y.V. et al. Genetic diversity of Tulipa suaveolens (Liliaceae) and its evolutionary relationship with early cultivars of T. gesneriana.[J] Plant Syst Evol 306, 33 (2020):第1頁
  • 6.    李丙新,宋揚,喬惠.鬱金香露地栽培技術[J].安徽林業科技,2021,47(05):46-47
  • 7.    中國農業百科全書編輯部.中國農業百科全書 觀賞園藝卷:農業出版社,1996:503-504
  • 8.    Tulipa gesneriana L.鬱金香  .CFH[引用日期2024-03-29]
  • 9.    張金政.鬱金香栽培品種的演化與分類[J].中國園林,1999(02):13頁
  • 10.    湯彥承,王錦秀.鬱金香——一個混淆不清的中文名稱[J].生命世界,2013(10):33頁
  • 11.    中國科學院新疆生物土壤沙漠研究所.新疆藥用植物志:新疆人民出版社,1981:188
  • 12.    胡新穎,印東生,顏範悦,裴新輝,左金富,劉莉.北方地區鬱金香切花栽培技術要點[J].北方園藝,2010(5):120-122
  • 13.    伊愛娟,夏宜平.鬱金香主題花展的布展設計[J].技術與市場.園林工程,2006(02):30頁
  • 14.    蘇福聰,何悦,雍強等.鬱金香種球繁殖與復壯[J].綠色科技,2021,23(15):97-99頁
  • 15.    劉君,米敏,郭方其等.鬱金香鱗片組培技術初探[J].浙江農業科學,2020,61(12):2593頁
  • 16.    楊進發,孫穎,申華.桂林地區鬱金香花展品種表現及栽培管理探討[J].現代園藝,2015(21):29頁
  • 17.    温躍戈. 世界國花研究[D]. 北京林業大學, 2013: 83-87+129頁
  • 18.    曹前進,何明勳.我國鬱金香組織培養的研究進展[J].上海農業科技,2003(01):9-10
  • 19.    產祝龍,向林,王豔平.鬱金香種質資源、育種進展及種球國產化思考[J].華中農業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22,41(02):144-150
  • 20.    於淼,邢桂梅,陳金放,等.鬱金香室內水培[J].中國花卉園藝,2018(12):34-35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