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邵陽學院

鎖定
邵陽學院(Shaoyang University,SYU),位於湖南省邵陽市,是由湖南省教育廳主管的全日制普通本科院校 [2]  ,為湖南省高水平應用特色學院、教育部“本科教學工程”地方高校第一批本科專業綜合改革試點高校、教育部與衞生部第一批“卓越醫生教育培養計劃”試點高校、教育部第一批“新農科”項目建設高校。 [1] 
學校創建於1958年,2002年由原邵陽師範高等專科學校與邵陽高等專科學校合併,升格為本科學校,正式成立邵陽學院。 [2]  [25]  2004年,學校獲得學士學位授予權 [20]  2011年,學校獲得工程碩士學位招生權(服務國家特殊需求人才培養項目)。 [21]  2014年,學校被教育部評為全國畢業生就業典型經驗高校 [22]  2016年,邵陽醫學高等專科學校併入邵陽學院。 [2]  2018年7月,學校入選為湖南省碩士學位授予單位立項建設單位(第三批)。 [13]  同年10月,學校入選湖南省高等學校“雙一流”建設項目名單。 [24] 
截至2024年5月,學校建有李子園、七里坪、西湖3個校區,佔地面積167.48萬平方米;設有22個教學學院,6所直屬附屬醫院、協作型附屬醫院和教學醫院,開設了54個本科專業;擁有2個“服務國家特殊需求人才培養項目”專業碩士學位類別,6個湖南省“雙一流”應用特色學科,31個國家級、省級一流專業建設點;有教職工4055人,全日制在校學生27728人(不含繼續教育學生)。 [1] 
中文名
邵陽學院
外文名
Shaoyang University(SYU) [2] 
創辦時間
1958年 [1] 
辦學性質
公辦大學 [2] 
學校類別
綜合類
學校特色
第一批“卓越醫生教育培養計劃”試點高校(2012年入選) [1]  [79] 
教育部首批“新工科”研究與實踐項目名單(2018年入選) [23] 
湖南省高等學校“雙一流”建設項目名單(2018年入選) [24] 
湖南省高水平應用特色學院(2018年入選) [1] 
主管部門
湖南省教育廳 [2] 
現任領導
寧立偉 (黨委書記) [16] 
張平(校長) [16] 
本科專業
54個(截至2024年5月) [1] 
碩士點
2個(截至2024年5月) [1] 
院系設置
22個(截至2024年5月) [1] 
校    訓
明德求真 共生超越 [9] 
校    歌
《邵陽學院校歌》 [8] 
校慶日
11月18日 [2] 
地    址
七里坪校區:湖南省邵陽市大祥區學院路七里坪 [1] 
李子園校區:湖南省邵陽市大祥區邵水西路3巷28號 [1] 
西湖校區:湖南省邵陽市大祥區寶慶西路18號 [1] 
院校代碼
10547 [19] 
主要獎項
全國畢業生就業典型經驗高校 [1] 
全國大中專學生志願者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先進單位 [1] 
全國公共建築節能建設示範單位 [1] 
知名校友
夏寧邵、庾建設、唐謨勳 [66-67] 
佔地面積
1674800 m²(截至2024年5月) [1] 
教職工人數
4055人(截至2024年5月) [1] 
學生人數
27728人(全日制在校學生,截至2024年5月) [1] 

邵陽學院歷史沿革

邵陽學院學校前身

  • 邵陽師範高等專科學校
1958年7月,“邵陽師範學院”成立,並於次年更名為“邵陽師範專科學校”。1965年由郭沫若同志親筆題寫了校名,1993年學校更名為“邵陽師範高等專科學校”。 [2] 
  • 邵陽高等專科學校
1975年,“湖南大學邵陽分校”成立,並於1979年-1991年間先後與冷水江基礎大學、湖南農學院邵陽分院、邵陽工業專科學校合併。1993年更名為邵陽高等專科學校,為日製普通高等工程專科學校。 [2] 
  • 邵陽醫學高等專科學校
1951年8月,湖南省立邵陽衞生技術學校成立,1953年3月,更名為湖南省邵陽衞生學校。歷經多次名稱變更,2004年5月,經國家教育部批准升格為邵陽醫學高等專科學校。 [2] 

邵陽學院邵陽學院

2002年3月,邵陽師範專科學校與邵陽高等專科學校合併,更名邵陽學院,學校升格為本科學校,首批准設6個本科專業。 [2]  [25]  2004年,學校獲得學士學位授予權 [20]  2011年10月,學校成為首批“服務國家特殊需求人才培養項目”試點工作單位,機械工程、食品工程領域獲得研究生招生資格,並於2012年開始招生。 [21]  2014年7月,學校被教育部評為全國畢業生就業典型經驗高校 [22] 
2016年3月,邵陽醫學高等專科學校併入邵陽學院。 [2] 
2018年3月,學校入選教育部首批“新工科”研究與實踐項目名單 [23]  ;7月,學校入選為湖南省碩士學位授予單位立項建設單位(第三批) [13]  ;10月,學校入選湖南省高等學校“雙一流”建設項目名單。 [24] 
2023年6月,邵陽市首個發展全過程人民民主邵陽研習中心揭牌儀式在邵陽學院七里坪校區舉行。 [14]  同年10月,湖南省教育廳公示,“邵陽學院”擬更名為“湖南理工科技學院”。 [15] 

邵陽學院辦學條件

邵陽學院院系設置

截至2024年5月,學校設有22個教學學院,開設54個本科專業,學科專業涵蓋經濟學、法學、教育學、文學、歷史學、理學、工學、農學、醫學、管理學、藝術學11大學科門類。 [1] 
院系專業一覽表
學院
本科專業
金融工程
國際經濟與貿易
管理科學
旅遊管理
思想政治教育(師範類)
邵陽學院法商學院
會計
法學
資產評估
體育教育(師範類)
社會體育指導與管理
漢語言文學(師範類)
漢語國際教育(師範類)
新聞學
歷史學(師範類)
英語(師範類)
商務英語
邵陽學院音樂舞蹈學院
音樂學(師範類)
舞蹈學(師範類)
邵陽學院藝術設計學院
美術學(師範類)
視覺傳達設計
環境設計
產品設計
邵陽學院理學院、教師教育學院
數學與應用數學(師範類)
物理學(師範類)
邵陽學院農林生態學院
園林
風景園林
地理科學
化學(師範類)
化學工程與工藝
製藥工程
食品科學與工程
食品質量與安全
生物工程
邵陽學院土木與建築工程學院
土木工程
測繪工程
城鄉規劃
智能建造
機械設計製造及其自動化
智能製造工程
能源與動力工程
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
自動化
邵陽學院信息科學與工程學院
電子信息工程
通信工程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
信息與計算科學
物聯網工程
邵陽學院普愛醫學院
臨牀醫學
邵陽學院第一臨牀學院
臨牀醫學
邵陽學院第二臨牀學院
臨牀醫學
醫學影像技術
康復治療學
醫學檢驗技術
藥學
護理學
助產學
通信工程(中外合作辦學) [12] 
注:表格內容與學校官網簡介頁面數據不一致,截至2024年5月,參考資料: [17] 

邵陽學院學科建設

截至2024年5月,學校有2個“服務國家特殊需求人才培養項目”專業碩士學位類別,6個湖南省“雙一流”應用特色學科。 [1] 
學科建設
類別
名稱
專業碩士學位類別 [1] 
機械、生物與醫藥
湖南省“雙一流”應用特色學科 [7] 
馬克思主義理論、臨牀醫學、食品科學與工程、計算機科學與技術、機械工程、中國語言文學
截至2024年5月

邵陽學院師資力量

截至2024年5月,學校共有教職工4055人,其中正高職稱(含教授、主任醫師等)215人,副高職稱(含副教授、副主任醫師等)803人,博士480人(含在讀)。聘請中國工程院院士李國傑為名譽校長。擁有中國工程院院士、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全國優秀教師、全國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能手、省政府特殊津貼專家、芙蓉學者、省“百人計劃”專家、省級教學名師、省“121人才工程”專家、湖湘青年英才等126人。 [1] 
學校部分師資力量
類別
名稱
中國工程院院士
李國傑(雙聘) [1] 
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
黃建軍 [30]  、廖榮華 [34] 
全國優秀教師
羅熙 [31] 
全國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能手
禹紅櫻 [32] 
湖南省政府特殊津貼專家
餘有貴 [33] 
湖南省新世紀121人才工程人選
黃建軍 [30]  、錢毅 [35]  、朱放成 [34]  、王少傑 [36]  、黃同成 [37] 
湖南省芙蓉教學名師
錢毅 [38] 
僅部分列舉(截至2024年5月)

邵陽學院教學建設

截至2024年5月,學校擁有國家級、省級一流專業建設點31個。國家級一流本科課程、國家級精品視頻公開課、省級一流本科課程、省級精品在線課程和省級課程思政示範課程等66門。有教育部產教融合創新基地、國家級大學生校外實踐教育基地、省級生態釀酒現代產業學院、虛擬仿真實驗教學、大學生創新訓練、創新創業教育中心、首批卓越工程師培養(實踐)、校企合作人才培養、校企合作創新創業教育、研究生培養創新、優秀實習基地等51個。有省級優秀教學團隊10個,有省級優秀研究生教學團隊和省優秀研究生導師團隊12個。 [1] 
學校部分教學建設
類別
名稱
國家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會計學、電子信息工程 [78] 
教育部第一類特色專業建設點
熱能與動力工程、體育教育、管理科學 [6] 
省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
法學、體育教育、漢語言文學、商務英語、機械設計製造及其自動化、能源與動力工程、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食品質量與安全、臨牀醫學、管理科學、視覺傳達設計、思想政治教育、自動化、生物工程、物聯網工程、旅遊管理、社會體育指導與管理、國際經濟與貿易、物理學、藥學、歷史學、園林、英語、護理學、醫學檢驗技術、環境設計、通信工程、音樂學 [78] 
省級特色專業建設點
機械設計製造及其自動化、思想政治教育、電子信息工程、體育教育、熱能與動力工程、管理科學、歷史學、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 [41] 
國家級一流本科課程
機械產品技術創新 [41] 
國家級精品視頻公開課
文明使者——電的前世·今生·未來 [81] 
省級一流本科課程
英語語音、設計概論、創業財税知識概談、記住經典——中國經典民歌鑑賞、決策理論與方法、電子電力技術(線上一流課程)、食品機械與設備、醫學生理學、組織學與胚胎學Ⅰ、醫學寄生蟲學、病理學、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武術、電子電力技術(線上線下混合式課程)、古代漢語、英語語音與模仿、園林工程、自動控制原理、精密與超精密加工技術、藥劑學、基礎護理學、廣告製作實訓、商務英語閲讀、商務談判、室內設計專題——家居空間實例設計、聲樂、C語言程序設計、可編程控制器設計、醫學統計學、有機化學、藥理學、臨牀血液學檢驗技術、旅遊市場營銷學、企業營銷策劃、外國文學史 [41] 
省級精品在線課程
英語語音、設計概論、創業財税知識概談等 [80] 
省級雙創基地和中心
自動化類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中心、護理學創新創業教育中心、醫學檢驗技術創新創業教育中心、邵陽學院-深圳市伍壹叁教育集團校企合作人才培養基地(對口支援)、邵陽學院·劉健藝術鋼琴學校音樂類校企合作人才培養基地、“過硬”法治人才培養校院合作創新創業教育基地、會計學創新創業教育中心、電子信息類人才創新創業教育中心 [41] 
省級優秀教學團隊
基礎醫學教學團隊 [39]  、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團隊 [5]  、生物化工與食品化工教學團隊 [3]  、動力機械及工程教學團隊 [4]  、電氣信息類專業基礎教學團隊、管理科學教學團隊 [40] 
僅部分列舉(截至2024年5月)

邵陽學院附屬醫院

截至2024年5月,學校共有2所三甲綜合直屬附屬醫院、4所協作型附屬醫院和教學醫院。 [1]  [18] 
附屬醫院及教學醫院
類別
名稱
三甲綜合直屬附屬醫院 [27] 
邵陽學院附屬第一醫院、邵陽學院附屬第二醫院
協作型附屬醫院 [28] 
邵陽市中心醫院
教學醫院 [27]  [29] 
邵陽學院第一臨牀學院、邵陽學院第二臨牀學院、北京航空總醫院邵陽學院教學醫院
截至2024年5月

邵陽學院合作交流

截至2024年5月,學校先後與邵陽市人民政府及所轄縣(市、區)人民政府、有關部門簽署了校地合作協議,與中科曙光、中國電信、湘電集團、湘窖酒業等企業簽訂了產學研合作協議,在人才培養、技術創新、產品研發、成果轉化等領域開展深度合作;成立了中科曙光、湘窖生態釀酒等6個產業學院和老撾研究院、魏源研究院等4個研究院,探索“雙元制”人才培養模式,進一步增強服務地方經濟社會發展的能力。學校積極開展國際交流與合作,與英國、美國、馬來西亞等多個國家的高校建立了多種形式的合作與交流關係。有教育部中外合作辦學項目2個。 [1] 

邵陽學院學術研究

邵陽學院科研平台

截至2024年5月,學校籌建“嶽麓山工業創新中心邵陽區域分中心”,共管共享雪峯山國家能源裝備安全國家野外科學觀測研究站,有院士(專家)工作站、省級重點實驗室、工程研究中心、省高校知識產權中心、社會科學研究基地及科研平台等33個。 [1] 
學校部分科研平台
類別
名稱
省級重點實驗室 [42] 
高效動力系統智能製造湖南省重點實驗室、多電源地區電網運行與控制湖南省重點實驗室、豆製品加工技術湖南省應用基礎研究基地、湘西南農村信息化服務湖南省重點實驗室
省院士專家工作站 [43] 
省院士專家工作站
省工程研究中心 [44] 
湘西南中藥開發利用湖南省工程研究中心
省級社科重點研究基地 [45] 
民營經濟研究基地、魏源及湘西南文史研究基地、湖南省全民健身服務體系建設研究基地
省教育科學研究基地 [46] 
湖南省教育科學應用法學人才培養研究基地
湖南省教育科學護理人才培養研究基地
人體生命科學湖南省科學技術普及基地
省臨牀醫療技術示範基地 [47] 
湖南省婦微創臨牀醫療技術示範基地
湖南省耳鼻咽喉腔鏡臨牀醫療技術示範基地
湖南省甲狀腺疾病防治臨牀醫療技術示範基地
省教育廳科研平台 [48] 
新時代青年思想政治教育湖南省高校哲學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
區域經濟研究中心
小型內燃機及先進製造技術
生態釀酒新技術與應用
截至2024年5月

邵陽學院科研成果

截至2024年5月,近年來主持國家自然科學、社會科學基金項目等各級各類縱向科研項目1460項;獲各級教學、科研成果獎261項;發表學術論文6300餘篇,有713餘篇被國際三大權威索引收錄;出版學術專著273部。 [1] 
學校部分科研成果
類別
名稱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
面向多源異構生物數據的藥物重定位研究
基於深度語言模型的長鏈非編碼RNA序列語義分析方法研究
非單調移動環境下相互作用物種的漸近行為研究
中、大尺寸硫醇配體保護金團簇的結構和電子結構規律性的理論研究
紫芝非核糖體降壓肽DLAP的生物合成與調控機制研究
新型供電系統故障電弧特徵形成機理和高靈敏探測技術研究
濕度對硅橡膠絕緣子老化影響機制及LIBS快速檢測方法研究 [75] 
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
世界華文微型小説百家創作年譜 [76] 
湖南省科學技術獎
生物測序數據的分析方法、石墨烯及類石墨烯納米材料熱電輸運及調控研究
湘味酸漿休閒豆製品加工關鍵技術與先進裝備及應用(獲湖南省技術發明獎二等獎)
生物測序數據的分析方法、石墨烯及類石墨烯納米材料熱電輸運及調控研究(湖南省自然科學獎三等獎)
小型裝配體高效智能生產線研發及其打火機產業化應用(湖南省科學技術進步獎三等獎) [77] 

邵陽學院學術資源

  • 館藏資源
截至2024年5月,學校圖書館館藏圖書339.31萬餘冊,其中電子圖書127萬冊,中文紙質報刊1471種,各類數據庫及平台50個。 [1] 
  • 學術刊物
邵陽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為中國高校優秀科技期刊,獲湖南省“雙十佳期刊”稱號。 [1]  該刊是以自然科學為主的綜合性學術期刊,創刊於2004年,雙月刊。該刊主要刊載數理科學、機械工程、化學化工、生命地理科學、電子電氣、土木建築工程、計算機技術及體育、醫學等方面學術論文。 [49] 
《邵陽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 《邵陽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
邵陽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為RCCSE中國核心學術期刊,獲湖南省“雙十佳期刊”稱號。 [1]  該刊是以社會科學為主的綜合性學術期刊,創刊於1979年,1999年公開發行,雙月刊,2002年更名為該刊。該刊主要刊載魏源及邵陽人文、哲學、法學、經濟學、語言學、文學、藝術、歷史文化、教育、新聞出版等方面學術論文。 [50] 
《邵陽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 《邵陽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

邵陽學院校園文化

邵陽學院學校標誌

校徽
學校校徽外形為正圓,由藍、紫、白三色構成。外圓上下分別為中英文校名標識,圓內以書本、齒輪、電子運行圖三元素為主體。 [51] 
校徽 校徽
校名
學校校名為:邵陽學院,1965年由郭沫若同志親筆題寫。 [2] 
校旗
學校校旗由大紅綢面、金黃字徽構成。校名採用郭沫若手跡(專用字體)居旗面右下3/5位置,校徽置校名正上方。校旗呈長方形,長寬比為3:2;規格為2880×1920mm;校旗杆套為白色。 [51] 
校旗 校旗

邵陽學院精神文化

校歌
學校的校歌是《邵陽學院校歌》,閆肅作詞,孟慶雲作曲。歌曲概括地描繪了邵陽學院的地域優勢和人文底藴,點化出校園景觀,引用了學校校訓,內涵豐富,寓意深遠。 [8] 
《邵陽學院校歌》
作詞:閻肅;作曲:孟慶雲
雪峯雲,資江浪,魏源故里好課堂。
校園靚,天地廣,桃李春風意氣揚。
承載時代沉甸甸的厚望,沉甸甸的厚望。
心懷親人殷切切的目光,殷切切的目光。
明德求真,共生超越,迎晨曦,向未來,展翅飛翔。
迎晨曦,向未來,展翅飛翔! [8] 
邵陽學院校歌 邵陽學院校歌
校訓
學校校訓為明德、求真、共生、超越。 [9] 
邵陽學院校訓 邵陽學院校訓
明德,源於《禮記》中的《大學》:“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意思是説,大學的道理,在於淨化自己光明的德行性,在於用這種德性去使民眾自新,還在與使人們達到善的最高境界。 [9] 
求真,出自《閩中理學淵源考》:“求真於未始有偽之先,而性之真可見矣;求善於未始因惡之先,而性之善可見矣”。意思是説,虛偽還沒發生之前去求真,真實的人性就 能顯示出來;罪過還沒產生之前去求善,善良的人性就能顯示出來。 [9] 
共生,原意指兩種生物相互依存,追求相互利益而共同生存的現象,是一種生命化教學理論。 [9] 
超越,源於中國高等教育的歷史使命。面對市場經濟的挑戰,中國高等教育改革要始終把握教育的本質——面向未來,實現對市場經濟的適應與超越,不能在市場經濟的大潮中“迷失自我”,忽視高等教育的基本功能——創造未來。 [9] 

邵陽學院社團文化

截至2021年10月,學校學生社團共分思想政治類、學術科技類、文化體育類、志願公益類、創新創業類等類別,設有三言曲藝社、記者協會、紅十字青年志願協會、民樂協會、輪滑協會、零度動漫協會、大學生新媒體中心、學生社團聯合會、會計協會等57個(含分會)。 [56-58] 
學校部分活動
時間
社團
活動
2021年
各學生社團
“奮鬥百年路 啓航新徵程”學生社團迎新遊園會 [56] 
2021年
三言曲藝社
三言曲藝社十週年慶典 [59] 
2023年
科普協會
“口腔健康,全身健康”志願宣講活動 [60] 
2024年
各志願者類社團
“學習雷鋒志願行 青春建功新時代”學雷鋒志願服務主題活動 [61] 
學校活動

邵陽學院校園環境

邵陽學院內有明德樓、逸夫圖書館、潤德樓、步雲橋、五泉湖等建築與景緻。 [82-85] 
校園風光

邵陽學院校區情況

截至2024年5月,邵陽學院建有七里坪校區、李子園校區、西湖校區三個校區。 [1] 

邵陽學院七里坪校區

七里坪校區位於邵陽市大祥區學院路七里坪。 [1]  校區建有教學樓、學生公寓、田徑場、逸夫圖書信息樓等基礎設施; [53]  設有馬克思主義學院、經濟與管理學院、法商學院、體育學院、藝術設計學院、理學院(師範學院)、機械與能源工程學院、電氣工程學院等共十五個學院。 [52] 
七里坪 七里坪

邵陽學院李子園校區

李子園校區位於邵陽市大祥區邵水西路3巷28號。 [1]  校區建有圖書館、體育場、博文樓、篤行樓、食品工程實訓中心等教學設施; [54]  設有文學院、外國語學院、食品與化學工程學院、音樂舞蹈學院四個學院。 [52] 
李子園 李子園

邵陽學院西湖校區

西湖校區位於邵陽市大祥區寶慶西路18號。 [1]  西湖校區建有學生公寓、圖書館、新綜合大樓等基礎設施。 [55] 
西湖校區圖書館 西湖校區圖書館

邵陽學院行政管理

邵陽學院現任領導
姓名
職位
名譽校長
黨委書記
黨委副書記、校長
黨委副書記
李學勇
黨委委員、紀委書記,省監委駐邵陽學院監察專員
劉承智、黃秋生
副校長
蔣劍平
黨委委員、副校長
參考資料 [1]  [16]  [89] 

邵陽學院校友情況

邵陽學院部分傑出校友
姓名
簡介
夏寧邵
中國工程院醫學衞生學部院士 [67] 
應用微分方程領域的著名中青年專家、廣州大學教授 [66] 
唐謨勳
著名華人數學家、美國密歇根州立大學教授 [66] 
莫三正
國藥集團新疆公司紀委書記 [68] 
楊少波
解放軍總醫院第一醫學中心幹部診療科消化病學主任醫師,醫學博士,知名專家 [69] 
吳科峯
中國鐵建大橋局海外公司黨委書記 [70] 
黎良毛
湖南紐曼數碼科技有限公司執行總裁,長沙市政協十二屆、十三屆委員,邵陽學院長沙校友會副會長 [71] 
蔣興良
重慶大學電氣工程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國務院特殊津貼獲得者,2020年被國際電氣電子工程師協會授予終身成就獎 [72] 
鄒宗德
“中國聯壇十秀”之一,“湖湘楹聯七子”之一,湖南省“三百工程”文藝家 [73] 
譚蘭霞
予“全國三八紅旗手”、“全國模範教師”、“全國最美教師”、“全國教育改革創新優秀教師”、“全國好老師特別榮譽獎” [74] 
排名不分先後、僅部分列舉,參考資料: [10] 

邵陽學院學校榮譽

時間
獎項
2014年
被評為全國畢業生就業典型經驗高校 [62] 
2021年
被湖南省文明委授予“2020屆湖南省文明校園”稱號 [11] 
2022年
獲“湖南省教育系統‘師德師風建設年’工作成效明顯單位”表彰 [63] 
2022年
被評為省級首批綠色學校創建示範單位 [64] 
2023年
獲得“全國無償獻血促進獎單位獎” [65] 
部分列舉

邵陽學院相關事件

  • 事件經過
2022年7月7日,湖南省邵陽學院人事處發佈的《出國攻讀博士畢業返校與同類型擬引進博士名單待遇公示》出現在該校官網主頁上。 [86] 
2022年7月19日,話題“校方迴應花1800萬引進23名菲律賓博士”登上了微博熱搜。 [86] 
2022年7月24日,湖南省教育廳發佈通報:近期,邵陽學院引進博士一事引發社會關注。對此,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視,省教育廳立即成立調查組進駐學院進行調查。經查,邵陽學院沒有結合學院發展實際科學制訂師資隊伍建設規劃,在博士人才引進等方面存在不當做法。學院黨委在此過程中論證不充分、決策不科學、工作不嚴謹,黨委書記彭希林同志負有主要領導責任。省教育廳已責成邵陽學院糾正不當做法。省委已對彭希林同志給予免職處理。 [87] 
  • 社會評論
邵陽學院名為引進,實為自產自銷,並且如此大費周章,是為了短時間內提升該校教師隊伍中有博士學位教師的比例,以利於學校在爭取一些項目和經費中贏得優勢,特別是對學院以後“升格”為大學、申請碩士點有幫助。 [88] 
學院提升自身實力沒有錯,但實現的手段要科學合理,不能走捷徑,更不能走歪路。如果靠花錢找個國外高校短期內拿到博士學位成為“引進人才”,這種批量速成、缺少嚴格學術評價的高學位人才,無疑對學校和學生都極不負責。 [88] 
像邵陽學院這樣在人才引進中不佔優勢的高校,無論申請碩士點、博士點,還是由學院升格為大學,都殊為不易。但做學問不能急於求成,腳踏實地、行穩致遠才是正道。如何在遵守國家相關規定的前提下,結合社會需要和學校自身條件,找準學科建設的正確方向和實現路徑,考驗學校管理層的智慧。同時,相關部門也要對這些學院多些關心和幫扶,通過政策支持引導,穩步提升學院在學科、人才建設方面的實力和影響力。只有真正種下梧桐樹,才能引得鳳凰來。 [88]  (央廣網 評)
參考資料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