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邵逸夫天文學獎

鎖定
邵逸夫天文學獎,即邵逸夫獎(英文:The Shaw Prize)由香港著名的電影製作人邵逸夫爵士於2002年11月創立。首屆的頒獎禮在2004年9月7日在香港舉行。
2024年5月21日,邵逸夫獎基金會在香港公佈2024年度邵逸夫獎獲獎名單。 [22] 
中文名
邵逸夫天文學獎
外文名
The Shaw Prize
創立時間
2002年11月
創立者
邵逸夫爵士

邵逸夫天文學獎設置目的

隨着整個電磁波譜由電波以至珈瑪射線一一被用來觀測宇宙,天文學在過去五十年經歷了巨大的進步及發展。從宇宙的起源和演化;星系的結構和運動;星球及恆星系統的誕生、演化和隕滅;到行星系統的形成及其普通的存在,對這些問題的瞭解都有了重大的進展。很多奇異的名稱,如超新星、類星體、脈衝星、黑洞等,都已收錄在一般辭書之內,並且牽動普世萬眾的心靈和想象。
重大的天文學難題即將能借助傳統學科的研究工具來解答,而且利用微中子和引力輻射的偵測來探索地球上實驗室所無法做到的極端物理環境,更有如為觀察宇宙啓開新窗。我們可以預期,天文學在二十一世紀將會出現一個新黃金時代。

邵逸夫天文學獎獲獎人員

歷年邵逸夫天文學獎暖意
年份
獲獎人員
職務
獲獎原因
2004年
愛因斯坦榮譽科學教授
表彰他一生對宇宙學的開創性貢獻。現今宇宙學的理論與觀測基礎,差不多全部由他建立,本來純為理論推測的學科亦因此脱胎成一門精確科學。 [5] 
2005年
美國加州大學伯克萊分校天文學教授和三藩市州立大學物理及天文學兼任教授
表彰最早發現太陽系以外的一個恆星的行星,瞭解其質量與軌道,從而引導出對行星之產生的革命性的新認識。 [6] 
米歇爾·麥耶
瑞士日內瓦大學天文學教授
2006年
美國加州大學伯克萊分校物理學教授和羅氏伯克萊國家實驗室高級科學家
表彰他們發現宇宙膨脹的速度在增加,顯示即使沒有物質與任何輻射,空間的能量密度仍然大於零。 [7] 
美國巴爾提摩太空望遠鏡研究所天文學家, 約翰霍普金斯大學教授
澳洲國立大學(坎培拉)斯特朗洛山天文台要員
2007年
美國普林斯頓高等研究所自然科學院教授,暨加州理工學院杜布里奇天體物理和行星物理學教授
表彰他一生在理論天體物理學和行星科學中取得的成就。 [8] 
2008年
德國馬克思-普朗克(馬普)地外物理研究所所長,兼任美國加州大學伯克萊分校物理系教授、德國慕尼黑 Ludwig Maximilian 大學榮譽教授
表彰他發現並證明我們銀河系中心存在超大質量黑洞的傑出貢獻。 [9] 
2009年
加州大學總校教授
表彰他一生對理論天文學的傑出貢獻。 [10] 
2010年
美國約翰・霍普金斯大學物理與天文學教授、美國科學院院士
表彰他們領導威爾琴森微波各向異性探測器(WMAP)實驗的傑出貢獻;使其能夠精確測量宇宙學基本參數,包括宇宙的幾何、年齡和組成。 [11] 
美國普林斯頓大學 Henry DeWolf Smyth 物理學講座教授、美國科學院院士
美國普林斯頓大學天體物理科學系主任及 Charles A Young 天文學講座教授、美國科學院院士
2011年
意大利國家天體物理研究院設在羅馬的太空天體物理與宇宙物理研究所研究主任
表彰他們領導天文衞星,證明了宇宙中最大能量的爆發 ― 伽瑪射線暴 ― 來自宇宙學距離。 [12] 
美國國家宇航局馬歇爾太空飛行中心主任科學家
2012年
美國洛杉磯加州大學教授暨行星與太陽系外行星研究院主任
表彰他們發現海王星以外物體及描述其特性,對研究太陽系最初之形成及追尋短週期彗星來源提供寳貴資料。 [13] 
美國麻省理工學院林肯實驗室科學家
2013年
英國牛津大學 Savilian 天文學講座教授
表彰他們對磁性旋轉不穩定性的發現和硏究。他們的工作説明了磁性旋轉不穩定性引發湍流,並足以解釋天體物理學裏吸積盤的角動量輸運機制。 [14] 
美國維吉尼亞大學理學院副院長暨 VITA 講座教授兼天文學系主任
2014年
美國哈佛大學天文學教授
表彰他們在測量星系大尺度結構特徵上的貢獻,這些測量包括重子聲振盪和紅移空間扭曲,其結果足以對宇宙學模型作出約束。 [15] 
英國杜倫大學物理學教授
英國愛丁堡大學天文學院宇宙學教授
2015年
美國宇航局開普勒計劃首席研究員
表彰他構思及領導開普勒計劃;這計劃大大增進了對太陽系外行星系及恆星內部的認識。 [16] 
2016年
美國加州理工學院物理學榮休教授
表彰他們對「激光干涉儀重力波觀測站」LIGO的構思和設計。LIGO最近首次直接觀測到重力波,為天文探索開創了一個新方法,而首先偵測到的非凡事例為兩個星級質量的黑洞合併。 [17] 
美國加州理工學院費曼理論物理學榮休教授
美國麻省 理工學院物理學榮休教授
2017年
德國馬克斯普朗克天體物理研究所所長
他運用強大的數值模擬證實在早期的宇宙中的微小密度漲落怎樣發展成現今宇宙所看見的星系和其他非線性結構,提供了有力的證據支持具有平直幾何、並由暗物質和宇宙常數所支配的宇宙模型。 [2] 
2018年
尚-盧·普吉
法國國家科學研究中心及法國巴黎第十一大學奧賽太空天體物理研究所研究員暨歐洲太空總署普朗克計劃高頻儀器 (HFI) 首席研究員
表彰他對紅外到亞毫米光譜範圍天文學的貢獻。他探測了在過去恆星形成過程中的星系所放出的宇宙遠紅外背景,並提出星際物質含有芳香族碳氫分子。通過普朗克太空計劃,他處理了星際物質前景的影響,因而顯著地提升了我們對宇宙學的認識。 [18] 
2019年
美國加州理工學院大衞 • 莫里斯物理學講座教授和特別項目副校長
表彰他領導旅行者項目。旅行者項目在過去四十年間,改變我們對四顆巨行星和外太陽系的瞭解,開展了探索星際空間的任務。 [19] 
2020年
美國史丹福大學文理學院盧克 • 布魯森講座教授、物理學教授暨粒子物理學及天文物理學教授
表彰他對理論天體物理學的根本性貢獻,特別是在活躍星系核的基本理解、相對論性噴流的形成和準直、黑洞的能量提取機制和激波中的粒子加速及其相關的輻射機制。 [20] 
2021年
加拿大麥吉爾大學物理學教授
她們開發了新穎和精準的觀測技術,從而證實具有超強磁場的中子星存在,並描繪出它們的物理特性。 [4] 
美國喬治·華盛頓大學物理系教授
2023年
馬修•貝爾斯(Matthew Bailes)、鄧肯•洛裏默(Duncan Lorimer)、莫拉•邁克勞克林(Maura McLaughlin) [21] 
-
2024年
史里尼瓦斯·庫爾卡尼
美國加州理工學院天文學及行星科學講座教授
表彰他對伽馬射線暴及超新星等開創性發現。 [22] 
參考資料: [1]  [3] 
參考資料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