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邱鑄鼎

鎖定
廣東高州人,微體古哺乳動物學家,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第六任所長(1995-1999)。1965年北京地質學院畢業,同年入所。歷任研究實習員、助理研究員、副研究員、研究員,所學術委員會主任。享受政府特殊津貼。1996-2000年任中國古生物學會副理事長,2000年起任榮譽理事。曾主持中-德、中-芬多項國際合作項目。發表論文近百篇、專著一部,奠定了我國新近紀小哺乳動物研究和地層劃分化石的基礎。 [1] 
中文名
邱鑄鼎
外文名
Qiu Zhuding
國    籍
中國
民    族
畢業院校
1965年北京地質學院畢業 [1] 
職    業
微體古哺乳動物學家
主要成就
奠定了我國新近紀小哺乳動物研究和地層劃分化石的基礎
出生地
廣東高州 [1] 

邱鑄鼎個人信息

姓 名:邱鑄鼎 [2] 
性 別:男
職 稱:研究員

邱鑄鼎簡歷

1988-1994 副研究員
1994—今 研究員
1991-1993 研究室副主任
1994-1995 研究室主任、學術委員會主任
1995.11-1999.12 研究所所長
2000.2-今 學術委員會主任

邱鑄鼎社會任職

中國地質學會 理事(1987-2000) 中國古生物學會 副理事長(1996-2000) 中國古生物學會 理事(2000-) 德國辛氏博物館(Senckenberg Musuem)通訊館員(1999-)

邱鑄鼎榮譽

邱鑄鼎研究員榮獲北美古脊椎動物學會榮譽會員稱號
2019年10月12日晚,在澳大利亞布里斯班召開的第79屆北美古脊椎動物學會年會上,主持人宣佈:經評選決定,學會授予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邱鑄鼎研究員北美古脊椎動物學會榮譽會員(SVP Honorary Membership)稱號,以表彰他在古哺乳動物學研究中的重要貢獻。
北美古脊椎動物年會由北美古脊椎動物學會(Society of Vertebrate Paleontology,SVP)主辦,是全球最大的古脊椎動物專題會議。北美古脊椎動物學會榮譽會員(SVP Honorary Membership)稱號授予為古脊椎動物研究做出傑出貢獻的研究人員,每屆年會上評選出1至2名代表。迄今為止,全球只有129人獲此榮譽,包括德日進(Pierre Teilhard de Chardin)、G. G. Simpson、A. E. Wood等享譽世界的著名古生物學家。邱鑄鼎研究員(圖2)是我國第六位獲此榮譽的古脊椎動物學家。在此之前,國內還有5位研究人員榮獲過SVP榮譽會員稱號,均來自我所,按照年份早晚依次為:楊鍾健院士(1962)、周明鎮院士(1979)、李傳夔研究員(1993)、張彌曼院士(1997)、董枝明研究員(2000)。 [4] 

邱鑄鼎代表論著

1977:
邱鑄鼎.記廣西Anthracokeryx屬新種.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
1978:
邱鑄鼎. 廣西百色盆地的異鼷鹿化石.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
1979:
邱鑄鼎. 華北幾個地點的上新世哺乳動物化石.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
1980:
李傳夔、邱鑄鼎. 青海西寧盆地早中新世哺乳動物化石.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
1981:
邱鑄鼎. 山東臨朐中新世松鼠類一新種.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
1983:
Storch G. & Qiu Z.d. The Neogene mammalian faunas of Ertemte and arr Obo in Inner Mongolia (Nei Mongol), China. –2. Moles. Senckenbergiana Lethaea
1984:
邱鑄鼎、李傳夔、胡紹錦. 雲南呈貢三家村晚更新世小哺乳動物羣.古脊椎動物學報
1985:
Qiu Zhuding. The Neogene mammalian faunas of Ertemte and arr Obo in Inner Mongolia (Nei Mongol), China. –3. Jumping mice. Senckenbergiana Lethaea
1986:
邱鑄鼎. 祿豐古猿地點的樹鼩類化石.古脊椎動物學報
1987:
Qiu Zhuding. The Neogene mammalian faunas of Ertemte and arr Obo in Inner Mongolia (Nei Mongol), China. –6. Hares and pikas. Senckenbergiana Lethaea
1988:
Qiu Zhuding. Neogene micromammals of China. In Aigner et al. (eds.) “The Paleoenviroment of East Asia from the Mid-Tertiary”, Proceedings, 2.
1989:
邱鑄鼎. 祿豐古猿地點的豬尾鼠類化石.古脊椎動物學報
1990:
邱佔祥、邱鑄鼎. 中國第三紀地方哺乳動物羣的排序及分期.地層學雜誌
1991:
Qiu Zhuding. The Neogene mammalian faunas of Ertemte and arr Obo in Inner Mongolia (Nei Mongol), China. –8. Sciuridae. Senckenbergiana Lethaea,
1994:
Qiu Zhuding. Eomyidae in China. In Tomida et al. (eds.) “Rodent and Lagomorph Families of Asian Origins and Diversification”, Proc. Of workshop WC-2, 29th IGC, Kyoto, Japan.
1995:
邱鑄鼎. 雲南祿豐晚中新世古猿地點的倉鼠類化石.古脊椎動物學報
1996:
邱鑄鼎. 內蒙古通古爾中中新世小哺乳動物羣.科學出版社
邱鑄鼎. 中國晚第三紀小哺乳動物區系史.古脊椎動物學報
1998:
Storch G., Qiu Zhuding & V.S. Zazhigin. Fossil history of shrews in Asia. In: Evolution of Shrews, Wojcik J.M. et M. Wolsan (eds.), Polish Acad. Sci
1999:
邱鑄鼎、王曉鳴. 內蒙古中部中新世小哺乳動物羣及其時代順序.古脊椎動物學報
2000:
Qiu Zhuding & Gerhard Storch. The early Pliocene micromammalian fauna of Bilike, Inner Mongolia, China. Senckenbergiana lethae
邱鑄鼎. 甘肅蘭州盆地中中新世泉頭溝動物羣的食蟲類、跳鼠類和兔形類.古脊椎動物學報
2001:
邱鑄鼎. 甘肅蘭州盆地中中新世泉頭溝動物羣的倉鼠類.古脊椎動物學報
邱鑄鼎. 甘肅蘭州盆地中中新世泉頭溝動物羣的睡鼠類和兔沙鼠類.古脊椎動物學報
2002:
Qiu Z D. Sciurids from the Late Miocene Lufeng Hominoid locality, Yunnan. Vertebrata PalAsiatica
2003:
Qiu Zhuding. The Neogene mammalian faunas of Ertemte and Harr Obo in Inner Mongolia, China: jerboas. Senckenbergiana Lethaea
Qiu Zhuding, Zheng Shaohua, Sen S., Zhang Zhaoqun. Late Miocene micromammals from the Bahe Formation, Lantian, China. In: Reumer, J. W., Wessels, W. eds. Distribution and Migration of Tertiary Mammals in Eurasia. Deinsea, 10.
Qiu Zhuding, Li Chuankuei. Rodents from the Chinese Neogene: biogeographic relationships with Europe and North America. Bulletin of the American Museum of Natural History
2004:
邱鑄鼎,李傳夔. 中國哺乳動物區系的演變與青藏高原的抬升. 中國科學D輯
邱鑄鼎,鄭紹華,張兆羣. 陝西藍田晚中新世灞河組沙鼠類化石. 古脊椎動物學報
邱鑄鼎,鄭紹華,張兆羣. 陝西藍田晚中新世灞河組鼠科化石. 古脊椎動物學報,42.
2005:
Qiu Zhuding, Storch, G. The fossil record of the Eurasian Neogene insectivores (Erinaceomorpha, Soricomorpha, Mammalia). Scripta Geologica,special issue 5.
邱鑄鼎,閻翠玲.山東山旺新發現的種新世松鼠類化石.古脊椎動物學報,43(3). [5] 

邱鑄鼎科研項目

1994年前,承擔過數項院特別支持費.
院重點項目—中國新生代陸相地層序列,1994—1996, 參加.
院特別支持費—晚新生代小哺乳動物化石及動物地理的研究,1995-1997, 負責.
院特別支持費—臨夏與蘭州盆地第三紀地層及哺乳動物羣的研究,1998-1999,負責.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 蘭州盆地漸新世—中新世哺乳動物演化突變研究,1995-1997, 參加(主要成員).
國家攀登項目—《早期人類起源及其環境背景的研究》—雲南古猿與古人類化石及環境背景的調查發掘與研究,1998-2003, 參加.
科技部特支費—《內蒙古中部新第三紀哺乳動物羣更替研究》,1999-2002.,負責.
院長基金+院特別支持費— 《內蒙古中部地區晚中新世小哺乳動物羣研究》,2000-2003, 負責.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黨河地區第三紀哺乳動物羣演化和青藏高原隆升的關係,1999-2001,負責.
國家重點基礎研究發展規劃項目(973)—《重大地史時期生物的起源、輻射、絕滅和復甦》— 新生代生物羣的大輻射與環境背景,2000-2004,參加 [5]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