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邊大綬

鎖定
邊大綬,字素一,號長白直隸(今河北)任丘人。明末政治人物。
本    名
邊大綬
別    名
素一
素一
長白
所處時代
明末
出生地
直隸
主要作品
《虎口餘生記》

目錄

邊大綬簡介

崇禎十二年(1639年)中舉人,曾任陝西米脂縣知縣。陝西總督汪喬年下令邊大綬在崇禎十五年(1642年)正月初八,掘毀李自成的祖父李海和父親李守忠的墳墓,“盡數伐掘”,將骨骸“聚火燒化”。不久因為害怕李自成報復,遂辭官。不知所終。順治元年(1644年),邊大綬被清朝任河南修武縣知縣。順治八年,任太原知府,曾為傅山開脱。順治十三年,以病辭歸。邊大綬由名不見經傳的縣令小吏,因掘李自成的祖墳而一舉成為明末清初的名人。邊大綬曾根據自己從農民軍中逃脱的經歷,撰成《虎口餘生記》,在清初一度流傳甚廣。

邊大綬事蹟

崇禎十五年(1642年)正月初八日,因受崇禎皇帝密詔,邊大綬率人將李自成的祖墳悉皆發掘,並開棺焚骨,拋灑荒野。
俗話説:“父仇,奪妻恨,仇恨大不過挖祖墳。”祖墳被掘的消息很快傳到了李自成的耳裏,這李自成自是發誓要報此不共戴天的深仇大恨,並將指使邊大綬掘其祖墳的汪喬年處死。李自成入主北京之後,即四處派遣騎使訪拿邊大綬,很快邊大綬在老家任丘被騎使捕獲。消息傳來,李自成十分興奮。他要騎使把邊大綬迅速解到北京。李自成與清兵、吳三桂軍在山海關大戰失敗後,李自成被迫退出北京,向山西太原一帶撤退。當邊大綬被解押至壽陽時,邊大綬乘大順軍騎使飲馬時發足狂奔潛入深山,大順軍騎使四處找尋不到,也各奔東西逃命去了。
其實邊大綬能逃脱與李自成的寬恕有關,也有可能是李自成有意放生的,因為李自成在北京登基時下詔大赦天下,邊大綬犯罪在兩年以前,而且是受崇禎皇帝密詔和陝甘總督汪喬年的使,不是他的個人行為,應在赦免範圍,李自成不會因報私仇而失信天下。
專家在整理檔案是發現一件與邊大綬有關的李自成聖諭,現公佈如下:
聖 諭
吳汝義請示如何處置邊大綬一事,暫不處置,將其帶往太原,不要殺害,他犯罪在兩年以前,到太原後如何處置,再作斟酌。
永昌元年五月四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