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遼西戰役

鎖定
1948年(民國三十七年)10月,人民解放軍東北野戰軍遼西圍殲國民黨軍“西進兵團”的戰役。 [1] 
名    稱
遼西戰役
發生時間
1948年10月
地    點
遼西
參戰方
人民解放軍東北野戰軍,國民黨軍
結    果
解放軍勝利
別    名
遼西會戰、遼西圍殲戰

遼西戰役歷史背景

抗日戰爭勝利後,東北地區一度成為“政治真空地帶”,爭奪東北成為中國共產黨的首要戰略目標。根據黨中央的部署安排,冀東軍區十六軍分區於1945年9月5日進入瀋陽,並將東北情況向黨中央作了詳細彙報,為黨中央決策東北問題提供了重要參考依據。從抗戰勝利後變化了的形勢出發,同年9月15日,中共中央決定成立東北局(全稱為“中國共產黨東北中央局”),作為黨中央的派出機關全權領導東北地區的革命鬥爭。9月19日,彭真主持的東北局第一次擴大會議在瀋陽舉行,東北解放戰爭的大幕正式拉開。
遼瀋戰役分為三個階段進行:第一個階段即是攻克錦州和解放長春。第二個階段是遼西圍殲戰,消滅廖耀湘兵團。此戰全殲廖耀湘兵團10萬餘人,敵兵團司令廖耀湘和軍長李濤、向鳳武鄭庭笈均被俘。第三個階段是解放瀋陽營口 [2] 

遼西戰役戰略部署

東北野戰軍攻克錦州後,察覺國民黨軍西進兵團繼續南進,立即電報軍委,準備放棄錦西、葫蘆島之敵,集中兵力殲滅西進兵團。
10月19日,毛澤東主席覆電:“如果在長春事件之後,蔣介石衞立煌仍不變更錦葫、瀋陽兩路向你們尋戰的方針,那就是很有利的。在此種情形下,你們採取誘敵深入,大打殲滅戰的方針,甚為正確”。
東北野戰軍接此電後,立即下定乘勝殲滅西進兵團的決心,遂命令10縱及1縱3師,內蒙騎兵師進至黑山大虎山一線,組織堅守防禦,阻止敵人南逃。原在彰武以北之6縱(欠17師)和彰武西南地區之5縱進至黑山東北之厲家窩棚、姚家窩棚、二道境子、鄭家窩棚一線,切斷西進兵團向瀋陽撤退的道路。主力以1縱(欠3師)、2縱、3縱(加6縱17師)、7、8、9縱及炮縱,分頭向遼西急進以攔住先頭,截斷後尾,夾擊中間的戰法,殲滅西進兵團。錦西方向,仍由第二兵團指揮4縱、11縱阻擊敵人北援。第一兵團率12縱和各獨立師,由長春南下至四平地區牽制瀋陽守軍。南滿獨立2師阻止敵人進佔營口
10月20日,林彪羅榮桓劉亞樓譚政簽署頒發了政治動員令,號召東北野戰軍趁敵連遭慘敗,極端恐慌混亂,企圖作東北總撤退的時機,連續作戰,全殲東北之敵。首先抓住瀋陽出來的廖耀湘兵團,與之決戰。 [1] 

遼西戰役戰役經過

國民黨軍西進兵團總指揮廖耀湘對遠離瀋陽率師西進,疑慮重重,擔心失去依託,在運動中被殲,因而沒有直奔錦州。以切斷東北野戰軍供應線為由,向瀋陽西北繞經彰武前進,在新立屯地區排回不前。直到20日在蔣介石嚴令下,方率西進兵團南下北寧路,沿北寧路向錦州移動,23日進至黑山、大虎山附近地區時,遇到東北野戰軍10縱隊、1縱隊之第3師和騎兵的阻擊。
24日敵以5個師的兵力,在200多門大炮和200多架次飛機的支援下,向黑山、大虎山25公里弧形正面展開進攻,企圖奪取黑山、大虎山之間的南下通道。重點進攻黑山以東高家屯、101高地、92高地和石頭山一線。敵207師3旅,在10小時內進行四次猛烈衝擊,東北野戰軍堅守101高地的10縱28師84團2營,與敵反覆衝殺,最後只剩20幾人,還進行了5次肉搏戰。大虎山方向東北野戰軍守軍與敵新6軍22師,也進行了激烈交戰。在黑山、大虎山兩個方向上,東北野戰軍頑強堅守,粉碎敵人一次又一次猛烈衝擊,經3晝夜激戰,全線陣地巍然屹立。廖耀湘信心動搖,又獲悉東北野戰軍1縱和他們稱之為“旋風”的3縱隊已到黑山附近,意識到東北野戰軍攻錦部隊已回師遼西。
25日,東北野戰軍由錦州附近東進之1、2、3、8縱隊,從正面與西進兵團接觸。在此情況下,廖耀湘改變了沿北寧路正面進攻,重佔錦州的計劃,企圖經台安、大注進佔營口。於當晚調整了部署。以第49軍為前衞向台安、營口方向偵察前進,在台安以北與東北野戰軍快速北上的獨立2師遭遇,受到猛烈的炮火攔擊。同時,8縱先頭部隊趕到,將敵前衞團殲滅。廖耀湘感到向營口撤退無望,又改變計劃向瀋陽撤退。東北野戰軍6縱從彰武地區南下,於25日在厲家窩棚與新6軍展開了激烈的戰鬥,擋住了東撤的敵人,5縱隊從阜新南下,於26日插到二道境子、鄭家窩棚一線。至此,東北野戰軍切斷了西進兵團向新民、瀋陽方向的退路,形成了對西進兵團的合圍。廖耀湘嚴令部隊突圍,因受野戰軍的堅決阻擊未果。
12月26日凌晨,東北野戰軍總部命令1、2、3、5、6、7、8、9、10及炮縱共10個縱隊和一部分獨立師,按預定計劃,對黑山以東,大虎山以北,繞陽河以西120平方公里地區的西進兵團展開了向心突擊。1、2、3縱(附6縱17師)、10縱及炮縱主力,由黑山正面從西向東突擊,8、7、9縱由大虎山以南,從南向北突擊;5、6縱跨北寧路,由二道境子、繞陽河從東向西突擊。並要求部隊合圍與突擊相結合,在敵人混亂中,要積極出擊,那裏有敵人往那裏打,那裏槍聲密集往那裏集中,3縱在黑山東北地區展開突擊,7師21團3營於26日晨奪佔胡家窩棚北山,攻佔了敵人的重炮陣地,俘新6軍副軍長以下700餘人,緊接着突襲了胡家窩棚西坡,殲滅了西進兵團指揮所。
在東北野戰軍各縱隊對西進兵團分割圍殲中,6縱48團2個排,端槍擺出一座解放門,向敵人宣佈:凡是放下武器從這個門過去的,就算解放,不長時間,從這個門過去的就有5個軍、9個師的番號,2000餘人。 [1] 

遼西戰役戰爭影響

遼西圍殲戰全殲廖耀湘兵團10萬餘人,敵兵團司令廖耀湘和軍長李濤、向鳳武鄭庭笈均被俘。 [2]  殲滅國民黨軍“西進兵團”,標誌着遼瀋戰役取得決定性勝利。 [5]  遼瀋戰役進入第三階段。 [2]  遼瀋戰役共歷時52天,取得輝煌的勝利,殲敵正規軍4個兵團、11個軍、33個整編師,連同其他部隊共計47.2萬餘人,東北全境獲得解放。 [2] 

遼西戰役相關故事

毛澤東同志曾用“錦州那個地方出蘋果”的故事教育全黨:“艱苦奮鬥是我們的政治本色。錦州那個地方出蘋果,遼西戰役的時候,正是秋天,老百姓家裏很多蘋果,我們戰士一個都不去拿。” [4] 

遼西戰役後世紀念

遼西戰役烈士紀念塔位於黑山縣勵家鎮勵家烈士陵園內,南面隔道為民宅,其它三面為耕地,塔四周堆有土坎,有水泥方形門柱。1953年10月至11月,經黑山縣人民政府批准修建。1983年8月,被黑山縣人民政府公佈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
塔呈錐形,高8.8米。塔身飾以水刷石,正面書“遼西戰役烈士紀念塔”。東面書“革命烈士萬古流芳”楊國夫題(當時副軍長)。西面書“遼西戰役是四野最後全殲東北敵軍最大之戰役。四十三軍在四野首長整個戰役指揮下,奉命率兩個師向黑山以南挺進,以抓住敵人阻擊錦州之敵六個軍向瀋陽、營口回竄之企圖,終於在黑山縣以南地區與敵遭遇,經過一晝兩夜的激戰,以英勇頑強的戰鬥精神,以少勝多完成了自己的光榮任務,對此役全殲敵人起有巨大之意義。烈士們安息吧!你們的代價是永垂不朽的”賴傳珠(當時軍政委)題。北面書“功在人民雖死猶榮”、“為人民解放奮勇犧牲光榮”等文字,為當時黑山縣委書記、縣長所題。
在塔的前方東西各豎花崗岩遼西戰役犧牲烈士紀念碑1通,其上刻192位烈士的英名。塔後由西向東排列着副營長李永祥、營長賈連科、營長何倫元3位烈士的墓,墓直徑20米,高1.5米。 [3]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