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遼寧師範大學

鎖定
遼寧師範大學(Liaoning Normal University),簡稱“遼師大(LNNU)”,位於遼寧省大連市,遼寧省“雙一流”國內高水平大學建設高校、教育部“卓越中學教師培養計劃”項目實施學校、遼寧省基礎教育師資培養與繼續教育基地,是一所省屬重點大學。 [40-41] 
遼寧師範大學始建於1951年9月,初建時為旅大師範專科學校;1953年4月更名為大連師範專科學校;1958年7月,大連師範專科學校和大連外國語專科學校合併,組建大連師範學院。1960年7月,學校更名為遼寧師範學院;1981年被批准為碩士學位授予單位;1983年12月更名為遼寧師範大學;1998年獲得博士學位授予權 [40]  [42] 
截至2024年3月,學校有兩個校區(黃河路校區、西山湖校區);設有21個學院(學部),開辦61個在招本科專業;有7個博士後科研流動站,9個一級學科博士點,4個二級學科博士點,1個博士專業學位授權點;24個一級學科碩士點,15個碩士專業學位點;有教職工1880人,普通本科在校生13000餘人,碩士、博士在校生6300餘人。 [9] 
中文名
遼寧師範大學
外文名
Liaoning Normal University [41] 
簡    稱
遼師大、LNNU [41] 
創辦時間
1951年9月 [41] 
辦學性質
公辦大學 [41] 
學校類別
師範類 [41] 
學校特色
卓越中學教師培養計劃 [26] 
主管部門
遼寧省 [40] 
現任領導
李雪銘(黨委書記) [31] 
姜鳳春(校長)
本科專業
61個(截至時間2024年03月) [26] 
碩士點
學術學位授權一級學科24個(截至時間2024年03月27日) [26] 
15個碩士專業學位點(截至時間2024年03月27日) [43] 
博士點
學術學位授權一級學科9個(截至時間2024年03月) [15] 
學術學位授權二級學科4個(截至時間2024年03月)
專業學位授權類別1個(截至時間2024年03月)
博士後
科研流動站7個(截至時間2024年03月) [9] 
院系設置
21個學院(學部)(截至時間2024年03月)
校    訓
厚德博學、為人師表 [41] 
校    歌
《永恆的榮光》 [30] 
校慶日
9月24日 [41] 
地    址
黃河路校區:遼寧省大連市沙河口區黃河路850號
西山湖校區:遼寧省大連市甘井子區柳樹南街1號 [39] 
院校代碼
10165 [54] 
主要獎項
2001年全國大中專學生志願者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先進單位 [49] 
2016年榮獲遼寧省學位與研究生教育工作先進單位 [50] 
知名校友
阿東 [36] 
陳雍 [34] 
學生人數
19300人(截至時間2024年3月27日) [9] 
佔地面積
1379.9 畝(截至時間2024年5月) [44] 
教職工
1880人(截至時間2024年3月27日) [9] 

遼寧師範大學歷史沿革

遼寧師範大學學校前身

1951年1月,時任旅大市文教局局長盧正義提出創建旅大師範專科學校,以滿足旅大市乃至整個東北地區基礎教育的發展需求。經上級批准,學校於8月開始籌創,建校初校址在旅大市嶺前區智仁街教育巷42號(現大連市中山區解放路343號大連市第二中學),時稱旅大師範專科學校,是新中國誕生後首批建立的高等師範院校之一。 [5-6] 
  • 大連師範專科學校
1953年隨着在校師生人數的增長,為滿足教育教學需求,學校進行了基本建設遠景規劃,計劃在旅大市小平島區新建教室、宿舍、食堂等基礎設施,總計9616m²,預計於5月開工建設。同年6月,學校更名大連師範專科學校。1954年,隨着新校舍的竣工,學校從泉湧街遷至小平島由家村。遷校工作從5月開始統籌規劃,在人力與運輸力的組織、調配、聯繫和配合等工作上協調有序,8月遷校工作基本完成,保證了新學期順利開學。 [5] 
旅大師範專科學校
  • 大連外國語專科學校
1952年,三個俄文班合併組建大連造船俄文專科學校。校址在西崗區朱德路大同街52號,原大連造船廠建廠委員會辦公大樓。 [5] 
1953年3月,經與市政府確定,在沙河口區西山村建設新校區。5月,學校更名為大連工業俄文專科學校,隸屬第一機械工業部。同年8月,在沙河口區北甸街教育大樓(現遼寧師範大學主樓)、學生宿舍、食堂等工程項目破土動工。 [5] 
1954年3月,教育大樓(現遼寧師範大學主樓)、學生宿舍、食堂等工程項目完工,學校遷址沙河口區北甸街368號(現遼寧師範大學北院的一部分)。1956年8月,學校更名為大連外國語專科學校。 [5] 

遼寧師範大學合併之後

大連師範學院
1958年,第一機械部的工業翻譯幹部已經基本滿足工作需要,考慮到大連外國語專科學校培養翻譯人才的任務逐年減少,遂決定將其移交遼寧省。7月,大連師範專科學校與大連外國語專科學校合併,升格為大連師範學院。大連外專地處旅大市沙河口區馬欄村,與師專所在的由家村相距11公里,為方便管理,經市委同意決定將師專遷至外專校址。 [5] 
遼寧師範學院
1960年7月,上級決定將校名改為遼寧師範學院。更名為遼寧師範學院後,學校學科門類逐漸完善,廣大師生對於教學和生活空間的需要不斷增加。經歷了文革這一特殊歷史時期,學校各項事業發展受到了限制。1977年恢復高考,學校開始招生,教學秩序逐漸恢復,進入了高等教育發展的新階段。1981年遼寧師範大學被國務院學位委員會批准為碩士學位授予單位。 [5] 
遼寧師範大學
1983年11月,遼寧省教育廳報請省政府“為了把遼寧教育搞上去,急需在遼寧建設一所省屬重點師範院校”,同年12月,經遼寧省人民政府同意,遼寧師範學院更名為遼寧師範大學。 [5]  [7] 
1996年遼寧師範大學獲得教育碩士專業學位(Ed.M)授予權,成為全國首批有權授予教育碩士專業學位的16個試點單位之一。 [7] 
1998年,學校獲得博士學位授予權 [7] 
2002年學校獲得教育部本科教學水平評估優秀學校,是全國參評的師範院校中唯一一所獲此殊榮的。2008年新校區正式投入使用,現文學院、法學院、歷史文化旅遊學院、生命科學學院、計算機與信息技術學院、影視藝術學院等6個學院在西山湖校區辦學,就此奠定了遼寧師範大學一校兩校區的辦學格局。 [5] 
2009年,學校獲批招收藝術碩士、體育碩士、漢語國際教育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 [7] 
2010年,學校獲批招收應用心理碩士、翻譯碩士、工程碩士、旅遊管理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 [1] 
2017年1月,遼寧師範大學入選遼寧省一流大學重點建設高校 [8] 
2023年5月,遼寧師範大學教育學部成立, [3]  並舉辦中國式教師教育現代化學術論壇。 [4] 
截至2024年5月,遼寧師範大學是一所教育部師範教育協同提質計劃參與高校、遼寧省教育事業發展聯盟理事長單位,是遼寧省基礎教育師資培養與繼續教育基地、教育科學研究諮詢基地、高校師資培訓基地、適應地區經濟建設與社會發展需要的科研基地,現已成為遼寧省最大的、起示範帶頭作用的教師教育中心。 [76] 

遼寧師範大學辦學條件

遼寧師範大學院系設置

截至2024年3月,學校設有21個學院(學部),開設61個在招本科專業。 [9] 
遼寧師範大學院系專業一覽表
學院
本科專業
公共事業管理、圖書館學、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行政管理、政治學與行政學
遼寧師範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
思想政治教育(師範)
法學
遼寧師範大學教育學院(田家炳教育書院)
教育學(師範)、特殊教育(師範)、小學教育(師範)、學前教育(師範)
廣告學、漢語國際教育(師範)漢語言文學、新聞學
俄語、法語、翻譯、國際商務、日語(師範)、日語、英語(師範)、英語(中外合作辦學)
歷史學(師範)、旅遊管理、文物與博物館學
會計學、數學與應用數學(師範)、信息與計算科學
電子科學與技術、電子信息工程、物理學(師範)
遼寧師範大學化學化工學院(實驗中心、功能化學材料研究所)
化學(師範)、藥物化學
地理科學(師範)、地理信息科學、水文與水資源工程
生物技術、生物科學(師範)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師範)、教育技術學(師範)、數字媒體技術、數字媒體藝術
社會體育指導與管理、體育教育(師範)、運動訓練
公共藝術、環境設計、美術學(師範)、視覺傳達設計
舞蹈學(師範)、音樂表演、音樂學(師範)
國際商務(中外合作辦學)
-
-
表演、播音與主持藝術、動畫、廣播電視編導
心理學(師範)、應用心理學(師範)
遼寧師範大學研究生院(研究生工作部)
-
遼寧師範大學創新創業學院
-
參考資料: [2]  注:表格內容與學校官網簡介頁面數據不一致

遼寧師範大學學科建設

截至2024年3月,學校有7個博士後科研流動站,9個一級學科博士點,4個二級學科博士點,1個博士專業學位授權點;24個一級學科碩士點,15個碩士專業學位點;4個遼寧省高等學校一流特色學科(一級學科),其中有3個一級學科入選遼寧省“一流建設學科”;8個遼寧省重點學科;2個ESI國際排名前1%學科。 [9] 
學科建設
類別
名稱
博士後科研流動站
教育學、心理學、地理學、生物學、馬克思主義理論、中國史、化學 [10] 
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
教育學、心理學、體育學、中國語言文學、中國史、物理學、化學、地理學、生物學 [11] 
二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
中共黨史、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研究、思想政治教育 [11] 
博士專業學位授權點
教育 [11] 
一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
法學、政治學、馬克思主義理論、外國語言文學、考古學、世界史、數學、科學技術史、生態學、統計學、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管理科學與工程、工商管理、圖書館、情報與檔案管理、音樂與舞蹈學、戲劇與影視學、美術學、設計學 [11]  、化學、 [56]  應用經濟學、 [57-58]  物理學、 [59]  數學、 [55]  中國語言學 [60] 
二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
倫理學、區域經濟學、產業經濟學、海洋生物學、第四紀地質學、水文學及水源學、環境科學、教育經濟與管理 [11] 
專業碩士學位授權點
教育碩士、藝術碩士、體育碩士、漢語國際教育碩士、應用心理碩士、翻譯碩士、工程碩士、旅遊管理碩士、文物與博物館碩士、公共管理碩士、 [11]  傳播學、 [60]  課程與教學論(體育)、 [61]  學科教學(歷史)、 [62]  學科教學(思政)、 [63]  教育碩士、 [64] 
遼寧省一流特色學科
地理學、馬克思主義理論、教育學、心理學 [14] 
遼寧省重點學科
體育人文社會學、中國現當代文學、外國語言學及應用語言學、中國古代史、理論物理、物理化學(含:化學物理)、海洋生物學、細胞生物學、計算機應用技術 [14] 
ESI國際排名前1%學科
化學 [12]  、工程學 [13] 
截至2024年3月27日

遼寧師範大學師資力量

截至2024年3月,學校有教職工1880人,專任教師1260人。有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獲得者7人,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3人;國家級教學團隊2個,國家級教學名師3人,全國教育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指導委員會委員1人,教育部基礎教育教學指導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1人,全國漢語國際教育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指導委員會委員1人,全國優秀教師1人;遼寧省優秀專家5人,遼寧特聘教授14人次,遼寧省高等學校創新人才支持計劃70人次,遼寧省“興遼英才計劃”哲學社會科學領軍人才5人,遼寧省“興遼英才計劃”領軍人才2人,遼寧省“興遼英才計劃”四個一批領軍人才1人,遼寧省“興遼英才計劃”四個一批青年英才2人,遼寧省“興遼英才計劃”青年拔尖人才18人,遼寧省“四個一批”人才5人,遼寧省百千萬人才工程百人層次23人,遼寧省優秀教師12人,遼寧省教書育人模範2人,遼寧省教育世家1人,遼寧省教育系統先進工作者2人,遼寧省“興遼英才計劃”教學名師4人;省級教學團隊8個,省級教學名師34人,省級專業帶頭人5人,遼寧省基礎教育教學指導專業委員會專家27人,遼寧省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指導委員會委員12人次,遼寧省優秀研究生導師團隊4個,遼寧省優秀研究生導師7人;大連市突出貢獻專家1人,大連市優秀專家17人次,大連市政府特殊津貼獲得者7人,大連市領軍人才培養工程人選6人,大連市領軍後備人才5人,大連市傑出青年科技人才3人,大連市優秀青年科技人才1人,大連市青年科技之星項目支持計劃46人。 [15] 
全國優秀教師
薛偉蓮 [77] 
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
孫才志 [80] 
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獲得者
李雪銘、嶽崇興 [78]  尚德靜、 李慶偉 [79] 
截至2024年5月(部分展示)

遼寧師範大學教學建設

截至2024年3月,學校有國家級特色專業6個,國家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18個,省示範性專業9個,省一流本科教育示範專業26個,省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16個,省優勢特色專業4個;國家級各類精品課程3門,國家級一流本科課程6門,省級各類精品課程34門,“學習強國”遼寧平台上線課程7門,省級一流本科課程215門,省級研究生精品課程4門;國家級專業學位研究生聯合培養示範基地4個,遼寧省專業學位研究生聯合培養示範基地24個;省級研究生創新與學術交流中心3個;省級人才培養模式創新實驗區1個;省級實驗教學示範中心7個;省級虛擬仿真實驗教學中心(項目)5個;省示範虛擬教研室和試點項目5項,省級現代產業學院7個;省級創新創業學院建設單位1個;獲評首批省級課程思政教學研究示範中心,省級第二批勞動教育示範學校;省級教師教學發展示範中心建設單位;國家級大學生校外實踐教育基地建設項目1項;省級大學生實踐教育基地建設項目16項;省級首批基礎學科拔尖學生培養計劃2.0基地2個;省級涉外法治人才協同培養創新基地1個;省級教師教育改革創新實驗區2個。 [15] 
教學建設(部分)
類別
名稱
國家級特色專業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教育學、生物科學、思想政治教育、化學、數學與應用數學 [16] 
省級示範性專業
教育學、思想政治教育、生物技術、漢語言文學、化學、數學與應用數學、地理科學、心理學、歷史 [16] 
省級緊缺人才培養基地
旅遊管理 [16] 
國家級教學團隊
教育學專業教學團隊、 [65-66]  發展與教育心理學專業教學團隊 [67-68] 
教學示範中心(部分)
師教學發展示範中心、 [73]  地理實驗教學示範中心 [74] 
國家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
教育學、心理學、地理科學、思想政治教育、漢語言文學、數學與應用數學、物理學、化學、法學特殊教育、體育教育、歷史學、計算機科學與技術、漢語國際教育、英語、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音樂學、動畫 [69] 
省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
俄語、文物與博物館學、生物技術、生物科學、地理信息科學、電子科學與技術、數字媒體技術、廣播電視編導、播音與主持藝術、政治學與行政學、教育技術學、學前教育、運動訓練、新聞學、應用心理學、旅遊管理 [69] 
國家級一流本科課程
體育心理學、數學分析、語文課程與教學論、比較教育學、主持人節目創作(二)、 [70]  基礎有機化學實驗 [72] 
國家級精品課程(部分)
發展心理學 [71] 
省級優勢特色專業
物理學、化學、生物科學、生物技術 [16] 
省級嚮應用型轉變示範專業
法學、動畫 [16] 
省級一流本科教育示範專業
地理科學(師範)、心理學(師範)、生物科學(師範)、化學(師範)、物理學、生物技術、歷史學、法學、思想政治教育、教育學、漢語言文學、英語、俄語、文物與博物館學、數學與應用數學、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動畫、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漢語國際教育(師範)、特殊教育(師範)、地理信息系統、體育教育(師範)、數字媒體技術、播音與主持藝術、廣播電視編導、電子科學與技術 [16] 
教育部卓越中學教師培養計劃專業
漢語言文學、數學與應用數學、物理學、化學、英語、生物科學、地理科學、歷史學、教育學、心理學、體育教育、思想政治教育、計算機科學與技術、音樂學、美術 [16] 
省級綜合改革試點專業
教育技術學、文物與博物館學、應用化學、心理學 [16] 
省級工程模式改革試點專業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電子信息工程、環境科學 [16] 
省級重點支持專業
生物技術 [16] 
省級轉型發展試點專業
法學、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動畫、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社會體育指導與管理 [16] 
省級創新創業教育改革試點專業
電子科學與技術、化學、廣播電視編導 [16] 
省級國際化課程體系改革試點專業
地理科學 [16] 
截至2024年6月
  • 教學成果
截至2024年3月,學校有國家級規劃教材12部,全國優秀教材(高等教育類)3部;省級精品教材7部、教材建設獎11部;省級職業教育“十四五”規劃教材5部;遼寧省首批戰略性新興領域“十四五”高等教育教材建設團隊1項;教育部新文科研究與改革實踐項目1項,省級新工科、新文科研究與改革實踐項目3項;遼寧省普通本科高等學校校際合作項目(研究生聯合培養)14項;國家級高等教育教學成果獎6項,基礎教育教學成果獎2項;省級高等教育教學成果獎139項,基礎教育成果獎7項;教育部基礎教育課程改革成果獎2項,省級基礎教育課程改革成果獎5項。 [15] 

遼寧師範大學合作交流

截至2024年3月,學校已與24個國家和地區的130所大學、科研機構建立了交流合作關係。是“遼寧省來華留學教育示範基地和來華留學工作示範建設高校”。學校經國務院學位委員會批准,與美國密蘇里州立大學合作建設國際商學院;經教育部批准,與美國華盛本大學合作舉辦英語專業本科教育合作項目。國際教育學院是遼寧師範大學專門接收培養外國留學生和華僑學生的二級學院,是國務院僑辦華文教育基地,是教育部指定的接收中國政府獎學金來華留學生的院校之一,每年接收來自50餘個國家和地區的外國留學生1000餘人次,並設有漢語水平考試(HSK)考點。學校與意大利米蘭大學共建的孔子學院多次獲得“全球先進孔子學院”稱號、與美國聖澤維爾高中共建了孔子課堂,與瑞士伯爾尼華夏中文學校開展網絡中文課堂。 [26] 

遼寧師範大學學術研究

遼寧師範大學科研平台

截至2024年3月,學校有海洋經濟與可持續發展研究中心(部、省共建人文社科重點研究基地)、海洋生物製藥國家地方聯合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國家發改委批准共建)、國家民委中華民族共同體研究基地、全國科普教育基地;有9個省級重點實驗室,5個省高校重點實驗室;1個省級工程技術研究中心;1個省級高校哲學社會科學重點實驗室;3個省級協同創新中心,6個省高校人文社科重點研究基地,10個省級智庫,10個其他省級研究基地;11個省高校創新團隊、1個興遼英才高水平創新團隊;另參與籌建4個省級協同創新中心;有12個市級重點實驗室、1個市級工程研究中心、1個市級技術創新中心、2個市級智庫,8個大連市新型智庫聯盟成員基地,10個其他市級研究和學術活動基地,3個省級科普基地、4個市級科普基地、8個校級新型智庫;設有高校社科聯、科協,創建了遼金史研究中心。 [15] 
國家級、省部級科研機構(部分)
級別
科研平台
部(國家)級科研平台
海洋經濟與可持續發展研究中心
國家體育總局體育文化研究基地
海洋基因工程藥物與天然活性產物工程研究中心 [18] 
省級科研平台
紅山文化與中華文明協同創新中心
兒童青少年健康人格評定與培養協同創新中心
遼寧省心理學重點實驗室
遼寧省光電材料與技術重點實驗室
遼寧省自然地理與空間信息科學重點實驗室
遼寧省生物技術與分子藥物研發重點實驗室
遼寧省新型材料製備與應用重點實驗室
遼寧省植物生物技術重點實驗室
遼寧省高校分子與功能材料重點實驗室
遼寧省高校心理學重點實驗室
遼寧省體育人文社會學研究基地
遼海歷史與旅遊文化研究中心
遼寧師範大學心理發展與教育研究中心
馬克思主義理論與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基地
遼寧師範大學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研究中心
遼寧(大連)知識產權培訓中心
特殊需要兒童發展與教育研究基地
兒童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研究基地
基礎教育課程評價研究基地 [19] 
市級科研平台
大連市新材料與技能技術重點實驗室
大連市腦信息加工重點實驗室
大連市智能媒體計算重點實驗室
大連市第四紀地質與工程地質重點實驗室
大連市仿生功能分子材料重點實驗室
大連市青少年法制教育研究中心
大連市新型城鎮化研究基地
大連體育文化研究基地
大連市網絡產業發展研究基地
大連市文化創意產業中心 [20] 
截至2024年6月

遼寧師範大學科研成果

截至2024年3月,“十三五”以來,學校教師主持完成及在研科研項目2684項,其中獲批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點國際合作研究項目1項;獲批科技部科技創新2030重大委託項目一級課題1項;獲國自然理論物理專項連續5年高強度資助;獲批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3項;獲批國家社科冷門絕學團隊項目1項;獲批國家社科思想政治理論課專項重點項目1項。出版專著534部;發表論文11858篇,在Science子刊和Nature子刊發表學術論文3篇,被SCI收錄1849篇,SSCI收錄230篇;獲授權專利481項;獲得魯迅文學獎1項,獲韜奮出版獎1項,獲得中國出版政府獎1項,教育部高等學校科學研究優秀成果獎(人文社會科學)2項,省哲學社會科學成就獎1項,省哲學社科成果獎79項,省科學技術獎5項,省青年科技獎1項,其它省部級獎項7項;1項成果入選國家哲學社會科學成果文庫;簽訂“四技”合同259項;諮政建議獲國家和省部級以上領導批示51項,1人入選“高被引科學家”。 [15] 
學校建築
獎項
名稱
教育部高等學校科學研究優秀成果獎科技進步獎二等獎
新物理理論的唯象研究 [17] 
成果部分展示

遼寧師範大學學術資源

  • 館藏資源
據2024年6月學校官網數據,遼寧師範大學圖書館,設有社會科學借閲區、自然科學借閲區、歷史借閲區和文學借閲區,擁有閲覽座位1,000餘個,設有電子閲覽室、期刊閲覽區、研究討論室、休閒區、影音欣賞區等多種功能服務區。主要收藏法律類圖書、旅遊經濟類圖書、廣告類圖書、傳播類圖書、語言學類圖書、文學類圖書、影視藝術類圖書、歷史類圖書、生物科學類圖書、農業科學類圖書、計算機類圖書、環境科學類圖書。兩個校區圖書館實行通借通還。另有工具書閲覽室、碩博論文庫位於綜合樓一樓。學校館藏包含中、英、日、俄及其他語種,涉及文學、歷史、教育、政治、法律、經濟、數學、物理、化學、生物、地理、計算機等門類合計1872395冊,其中紙質圖書1496703冊,電子圖書375692冊,期刊合訂本404222冊。學校還有多個電子數據庫正在使用,其中包括中文數據庫35個,外文數據庫8個,OA資源3個。 [21-22] 
  • 校史館
遼寧師範大學校史展覽館位於黃河路校區北院崇文路1號,建成於2016年,建校70週年前夕完成全面改陳,於2021年9月24日重新對外開放。 [32] 
校史展覽館總面積650平方米,以“濱城師韻,碧海蘭香”為展示主題,分為序廳、關懷篇、校史篇、日新篇、展望篇等五個篇章。綜合運用文字、圖表、照片、實物、浮雕、復原、視頻、滑屏、光電沙盤等多種技術手段記錄和展示學校的歷史沿革、辦學理念、精神傳統、教育成果學者風範、師生風采、校友貢獻,展出照片、檔案文獻、實物931件,影音資料34段。 [32] 
校史館 校史館
  • 學術期刊
《遼寧師範大學學報》編輯部是遼寧師範大學下設的教輔機構之一,編輯出版《遼寧師範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雙月刊)和《遼寧師範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季刊)。兩刊均由遼寧省教育廳主管、遼寧師範大學主辦。 [23] 
《遼寧師範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是由遼寧省教育廳主管、遼寧師範大學主辦的多學科、綜合性學術刊物,於1978年正式創刊。其主要刊載數學、物理學、化學、地理學、生物學、體育學、計算機科學、自然辯證法以及有關邊緣、交叉學科的優秀科研成果,是國家科技部審核的"中國學術期刊綜合評價數據庫"來源期刊。 [24] 
《遼寧師範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的前身是《遼寧師範學院學報》,創刊於1978年,是由遼寧省教育廳主管、遼寧師範大學主辦的多學科、綜合性學術刊物。其發稿範圍或欄目主要有:馬克思主義理論研究、哲學原理與社會學研究、法學理論研究、社會主義經濟理論與實踐研究、遼寧經濟發展戰略研究、心理發展與心理健康教育研究、教育基本理論研究、語言文學與藝術研究、歷史文化研究、編輯理論與實踐研究;是美國《劍橋科學文摘》(CSA)國際檢索期刊刊源,RCCSE中國核心學術期刊,中國人文社會科學核心期刊,首屆、第二屆和第三屆全國百強社科學報,中國人文社會科學學報核心期刊,遼寧省一級期刊。 [25] 
《遼寧師範大學學報》 《遼寧師範大學學報》

遼寧師範大學校園文化

遼寧師範大學學校標誌

  • 校徽
遼寧師範大學標誌設計以英文簡寫字母組成的“鼎”為圖案,以高度抽象的圖形語言,概括了“鼎”的根本特點與精髓,體現大氣、穩重的國際風格。圍繞“鼎”的文化,賦予昌盛、權威、智慧等深厚的內涵。標識中“1951”記錄了建校時間。標識採用了“中國紅”的流行色,熱情、吉祥的色彩給人以強烈的視覺衝擊力,既傳承了中國傳統文化,又是吉祥的象徵。以英文字母構成標識,是國內高校標誌的一大突破,不失傳統,更追求創新。 [27] 
校徽 校徽
  • 校旗
湧蕩的渤海之波沉澱為校旗上的藍色,它代表理性,寓示智慧,不僅是大海的顏色、天空的顏色,也是每一個遼師人希望與夢想的顏色。藍白相映,襯出學校標識,寓示遼寧師範大學風華正茂,既擁有厚重底藴,又展示激情和活力,必將英才輩出,師道昭彰,為培養優秀人才做出應有的貢獻。 [27] 
校旗 校旗

遼寧師範大學精神文化

  • 校訓
“厚德博學,為人師表” [28] 
  • 大學精神
求善求美的人文精神,求真求實的科學精神,求新求進的創業精神。 [29] 
  • 校歌 [75] 
校歌歌譜 校歌歌譜
  • 校慶日
遼寧師範大學校慶日為每年的9月24日。 [30] 

遼寧師範大學社團文化

遼寧師範大學心理輔導團隊以“健心育德,致知於行”為工作目標,在教育實踐中宣傳和普及科學的心理健康知識,的特色學生社團。社團成立共同協助學校心理發展與教育中心,組織策劃大學生心理健康節,打造心理健康教育活動精品。其活動新聞被中國教育報、遼寧高校思政、遼寧大學生在線聯盟、CETV師説平台、北國網、國務院門户網站中國網報道。團隊曾榮獲“遼寧省示範性社團”“大連市明星大學生社團”“大連市青年志願者行動優秀項目獎”等多項榮譽。並於2023年成為團中央維護青少年權益部、全國學聯秘書處、中國青年報社直接聯繫培養的高校心理健康社團之一。 [45] 

遼寧師範大學校區情況

遼寧師範大學現有兩個校區:黃河路校區、西山湖校區。 [39] 

遼寧師範大學西山湖校區

西山湖校區(大連市甘井子區柳樹南街1號)辦學專業:漢語言文學(師範)、漢語國際教育(師範)、廣告學、新聞學、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師範)、計算機科學與技術、數字媒體技術、人工智能、歷史學(師範)、文物與博物館學、法學、生物科學(師範)、生物技術、動畫、表演、播音與主持藝術、數字媒體藝術、廣播電視編導、思想政治教育(師範)、行政管理、政治學與行政學、公共事業管理、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圖書館學、旅遊管理、會計學、數學與應用數學(師範)、信息與計算科學。 [39] 

遼寧師範大學黃河路校區

黃河路校區(大連市沙河口區黃河路850號)辦學專業:小學教育(師範)、教育學(師範)、學前教育(師範)、特殊教育(師範)、教育技術學(師範)、心理學(師範)、應用心理學(師範)、化學(師範)、藥物化學、物理學(師範)、電子信息工程、電子科學與技術、地理科學(師範)、地理信息科學、水文與水資源工程、日語(師範)、日語、法語、俄語、英語(師範)、英語(中外合作辦學)、翻譯、國際商務、國際商務(中外合作辦學)、體育教育(師範)、社會體育指導與管理、運動訓練、美術學(師範)、公共藝術、視覺傳達設計、環境設計、音樂學(師範)、音樂表演、舞蹈學(師範)。 [39] 

遼寧師範大學行政管理

遼寧師範大學現任領導

現任領導
職務
姓名
黨委副書記、校長
黨委書記
黨委副書記
副校長
徐昭峯、石竹青、曹錫頂
紀委書記
於長河
資料來源: [31] 

遼寧師範大學歷任領導

歷任領導
職務
姓名
校長
朱誠如 [46] 
校長
曲慶彪 [47] 
校長
韓增林 [48] 

遼寧師範大學校園環境

西山湖校區 [81] 
西山湖校區風光

遼寧師範大學校友情況

校友風采
姓名
任職
曲建武
遼寧師範大學黨委副書記,遼寧省委高校工委副書記,後兼任遼寧省教育廳副廳長 [33] 
陳雍
任北京市委委員、常委和市紀委書記 [34] 
閻海波
現供職於大連市羣眾藝術館。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遼寧省書法家協會會員,遼寧省回族書畫家協會副主席,大連市書法家協會主席團委員,大連市書畫家聯誼會副主席,大連市青年書學研究會副主席,大連畫院研究員、書法篆刻院副院長 [35] 
阿東
三沙市首任紀委書記,三沙市人民政府副市長,決定阿東為三沙市人民政府代理市長 [36] 
曾維
遼寧省人大常委會黨組書記。 [37] 
於黎
雲南大學生命科學學院副院長、博士生導師、研究員,同時兼任中國動物學會獸類分會理事、雲南省遺傳學會理事、中國遺傳學會動物遺傳專業委員會委員 [38] 

遼寧師範大學所獲榮譽

所獲榮譽
時間
獎項名稱
2012年
中國高校物業管理工作先進集體 [53] 
2012年
2012年度青山工程建設綠化先進單位 [53] 
2016年
創新創業教育改革示範高校 [52] 
2016年
全國高等學校創新創業教育研究與實踐先進單位 [51] 
2016年
遼寧省學位與研究生教育工作先進單位 [50] 
截至2024年5月統計(部分)
參考資料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