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徐昭峯

鎖定
徐昭峯,男,1974年生,博士,教授博士生導師,遼寧師範大學副校長 [18]  ,校特聘教授。主要從事夏商周考古學研究。具有中華人民共和國考古發掘個人領隊資質,具有紮實的田野考古發掘經驗和技術,先後主持過考古項目近50個。
中文名
徐昭峯
國    籍
中國
出生日期
1974年1月
主要成就
主要從事夏商周考古學研究
性    別
職    務
博士生導師、考古發掘領隊、遼寧師範大學副校長
職    稱
教授

徐昭峯學術成就

先後主持國家社科基金項目2項和其他省部級項目10餘項,出版著作4部,考古發掘報告1部,編著著作2部。在《考古學報》、《考古》、《文物》、《光明日報(理論版)》等權威期報刊發表論文等100餘篇。獲遼寧省哲學社會科學成果獎二等獎1項、三等獎1項,獲遼寧省普通高等教育本科教學成果二等獎1項。先後入選遼寧省“興遼英才計劃”哲學社會科學領軍人才、“遼寧省百千萬人才工程”百人層次、“遼寧省高等學校優秀人才支持計劃”一層次和二層次人才。社會兼職主要有國家社科基金通訊評審專家、遼寧省史學會副秘書長、遼寧省普通高等學校歷史學類專業教學指導委員會委員、遼寧省人民政府學位委員會評審專家等。 [1] 

徐昭峯主要學術論文

1、《遼東半島南端考古學文化編年與譜系》,《考古學報》2019年第2期。
2、《試論小珠山四期文化》,《考古》2019年第10期。
3、《商王朝東征與商夷關係》,《考古》2012年第2期。
4、《試論東周王城的城郭佈局及其演變》,《考古》2011年第5期。
5、《成周與王城考略》,《考古》2007年第11期。《Chinese Archaeology》volume Ⅷ收錄。
6、《從城郛到城郭》,《文物》2017年第11期。
7、《洛陽東周王城東城牆遺址2004年度發掘簡報》,《文物》2008年第8期。
8、《洛陽新安高平寨遺址試掘簡報》,《文物》2008年第8期。
9、《洛陽瞿家屯東周大型夯土建築基址的初步認識》,《文物》2007年第9期。
10、《洛陽瞿家屯東周大型夯土建築基址發掘簡報》,《文物》2007年第9期。
11、《洛陽吉利區漢墓(C9M2365)發掘簡報》,《文物》2003年第12期。
12、《我國北方海上絲綢之路的產生》,《光明日報》理論版,2017-4-24。全國哲學社會科學規劃辦公室“社科要聞”全文轉載。 [2-4] 
13、《東周王城,誰的王城?》,《光明日報》理論版,2016-3-19。 [5-6] 
14、《周赧王與“挾天子以令諸侯”的西周武公》,《光明日報》理論版,2012-2-9。 [7-8] 
15、《我國稻作農業的北傳》,《光明日報》理論版,2009-12-1。 [9] 
16、《成周城析論》,《考古與文物》2016年第3期。
17、《試論東周王城的宮城》,《考古與文物》2014年第1期。
18、《試論嶽石文化北向發展態勢》,《考古與文物》2012年第2期。
19、《鄭州大師姑發現的早商文化與商湯滅夏》,《考古與文物》2008年第5期。
20、《從“湯始居亳”説到湯都鄭亳》,《考古與文物》1999年第3期。
21、《先商文化研究二題》,《史學集刊》2013年第1期。
22、《亳都地望考》,《中國歷史地理論叢》2001年第4期
23、《試論偃師商城的性質及其相關問題》,《中國歷史地理論叢》2000年第1期。
24、《遼東半島武器形石器研究》,《韓國青銅器學報》2015年16號。
25、《遼東半島史前海事活動初探》,《邊疆考古研究》第19輯,2016年6月。
26、《夏國家興起於中原地區的地理因素探析》,《古代文明》2010年第3期。
27、《西周東周概念辨析》,《歷史教學問題》2014年第1期。
28、《試論夏家店下層文化石城》,《中原文物》2010年第3期。
29、《夏商之際王朝文化北向傳播的通道及背景探析》,《中原文物》2009年第5期。
30、《“谷洛鬥,將毀王宮”事件的考古學觀察》,《中原文物》2007年第4期;《人大書報資料中心》《先秦、秦漢史》2007年第6期全文轉載。
31、《試論東周王城的城市用水系統》,《中原文物》2014年第1期。
32、《試論大連大嘴子遺址第三期文化陶簋》,《中原文物》2011年第6期。
33、《出土陶器現場保護研究的現狀》,《中原文物》2004年第6期。
34、《新石器時代早期與農業有關的考古學問題》,《農業考古》2006年第1期。
35、《試論東周王城的城牆及王陵相關問題》,《中國國家博物館館刊》2018年第3期。
36、《試論鄭州地區的筒腹鬲》,《中國國家博物館館刊》2014年第3期。
37、《刖刑相關問題探析》,《中國國家博物館館刊》2012年第1期。
38、《試論南關外期文化及其相關問題》,《中國歷史文物》2010年第2期。
39、《試論鄭州商城的建造過程及其性質》,《中國歷史文物》2006年第6期。
40、《西周君陵區考辨》,《華夏考古》2012年第3期。
41、《“五千年文明見證——紅山文化與中華文明學術研討會”綜述》,《中國史研究動態》2016年第4期。
42、《試論社會有序性的需求是夏國家建立的根本原因》,《四川文物》2010年第4期。
43、《紅山文化的聚落羣聚形態與遼西區文明的發生》,《北方文物》2015年第3期。
44、《試論夏商西周畿內防禦體系的構建》,《中原文化研究》2019年第4期;《人大書報資料中心》《先秦、秦漢史》2019年第5期全文轉載。
45、《豫東夏商考古與古史傳説》,《中原文化研究》2017年第4期。
46、《東周王城的文化內涵及現代啓示》,《中國社會科學報》2018-7-3。全國哲學社會科學規劃辦公室“最新成果集萃”全文轉載。 [10-11] 
47、 《城市考古研究的探索——以東周王城研究為例》,《中國社會科學報》2017-11-14。全國哲學社會科學規劃辦公室“最新成果集萃”全文轉載。 [12-13] 
48、《青銅時代以遼東半島為中心的中外文化交流》,《中國社會科學報》2013-4-17。
49、《建築基址之外的夯土遺蹟的性質確認》,《中國文物報》2010-2-5。
50、《洛陽瞿家屯東周大型夯土基址的發現及其意義》,《中國文物報》2006-3-3。
51、《大遺址保護中若干問題的思考》,《中國文物報》2006-9-15。
52、《日本鐵器保護管窺》,《中國文物報》2005-4-29。
53、《偃師商城建造過程及其意圖蠡測》,《中國文物報》2004-6-18。
54、《考古發掘現場與同期文物保護》,《中國文物報》2002-11-1。
55、《基層文物工作發掘研究與保護利用應該並重》,《中國文物報》2002-3-1。
56、《地層·包含物與夯土城牆年代》,《中國文物報》2000-2-16。
57、 《“夏商周斷代工程”啓動以來有關夏商分界研究概述》,《中國文物報》1999-6-16。

徐昭峯學術專著

1、《東周王城研究》,科學出版社,2019年3月。 [14-15] 
2、《遼東半島新石器至青銅時代考古學文化研究》,中華書局,2019年11月。 [16] 
3、《夏夷商三種文化關係研究》,科學出版社,2013年5月。 [17] 
4、《東北非物質文化遺產叢書:民間表演藝術卷》,東北大學出版社,2018年2月。
5、《洛陽瞿家屯發掘報告》,文物出版社,2010年3月。
6、徐昭峯主編:《甘井子文化通覽·綜合卷》,遼寧大學出版社,2019年12月。 [1] 
7、徐昭峯主編:《甘井子文化通覽·古代卷》,遼寧大學出版社,2019年12月。 [1] 

徐昭峯主要項目

(一)主要科研項目(主持人)
1、國家社科基金一般項目:東周王城研究(2015—2017年,批准號15BKG009)。
2、國家社科基金後期資助項目:遼東半島新石器至青銅時代考古學文化研究(2017—2019年,批准號17FKG003)。
3、中國博士後科學基金第九批特別資助項目:遼東半島南端史前考古學文化研究,(2016—2017年,批准號2016T90242)。
4、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重大項目“新石器時代的東北:文化、生業、社會研究”子課題:東北地區新石器時代的聚落與社會研究,(2017—2020年,批准號17JJD780002)。
5、十卷本《東北非物質文化遺產叢書》獲批2017年國家出版基金資助,(基金辦[2017]16號),《東北非物質文化遺產叢書—民間表演藝術卷》。
6、五卷本《內陸歐亞草原東段古代巖畫遺存》獲批2018年國家出版基金資助,(基金辦[2018]10號),《青甘寧卷》。
7、遼寧省“興遼英才計劃”哲學社會科學領軍人才(2019—2021年,批准號XLYC1804015)。
8、遼寧省高等學校優秀科技人才支持計劃(一層次人才):以遼寧為中心的環渤海地區多元文化的碰撞與互動研究,(2014—2017年,批准號WR20140079)。
9、遼寧省高等學校優秀人才支持計劃(二層次人才):黃、渤海北岸地區的文明演進及與中原地區的互動研究,(2011—2014年,批准號WJQ2011020)。
10、遼寧省社會科學規劃基金一般項目:夏家店下層文化對中原地區的影響研究,(批准號L09DKG002)。
11、遼寧省社會科學規劃基金項目:遼東半島文明化進程研究,(2012—2013年,批准號L12DZS015)。
12、遼寧省教育廳社科基金一般項目:夏商之際王朝文化與夏家店下層文化的互動研究,(批准號2009A396)。
(二)主要教學項目(主持人)
1、遼寧省教育廳2014年教改項目:文物與博物館學專業校外實踐基地建設模式研究與實踐,批准號UPRP20140775。
2、遼寧省大學生校外實踐教育基地——遼海考古實踐教育基地,批准號10165201502。

徐昭峯獲獎情況

(一)科研成果獲獎
1、2012年:獲遼寧省第十二屆哲學社會科學成果獎二等獎(論文:我國稻作農業的北傳)。
2、2018年:第六屆遼寧省哲學社會科學成果獎三等獎(專著:夏夷商三種文化關係研究)。
(二)教學成果獲獎
1、2018年,遼寧省普通高等教育教學成果獎二等獎(排名1,基於提升學生創新創業能力和教師教研能力的文物與博物館學校外實踐基地建設)。
2、2013年,遼寧省普通高等教育教學成果獎一等獎(排名4,整合學科資源,提升課程品質——博物館專業綜合改革的理論與實踐)。
(三)發掘項目獲獎
2005年度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提名(領隊,河南洛陽瞿家屯東周大型建築基址)。

徐昭峯榮譽稱號

1、2018年,入選遼寧省“興遼英才計劃”哲學社會科學領軍人才
2、2017年,入選遼寧省“百千萬人才工程”“百人層次”
3、2014年,入選“遼寧省高等學校優秀人才支持計劃”一層次人才
4、2011年,入選“遼寧省高等學校優秀人才支持計劃”二層次人才

徐昭峯社會兼職

1、國家社科基金通訊評審專家
2、遼寧省史學會常務理事,副秘書長
3、遼寧省第六屆學科評議組成員
4、遼寧省人民政府學位委員會評審專家
5、遼寧省普通高等學校歷史學類專業教學指導委員會委員
6、遼寧省教育類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指導委員會新聞與傳播分委員會委員
7、遼寧省高校教師培訓專家庫專家
參考資料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