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遠望7號測量船

鎖定
遠望7號測量船,是中國第三代航天遠洋測量船的第三艘, 是由中國自主設計研製、具有國際先進水平的大型航天遠洋測量船。它的入列,標誌着中國航天遠洋測控事業發展迎來新機遇新跨越,航天遠洋測控能力將實現新提高新突破,對中國航天測控網建設具有重大意義。遠望7號船是我國最新一代航天遠洋測量船,集當今船舶建造、航天測控、航海氣象、船舶動力等領域的最新技術於一身,圓滿完成天宮二號、嫦娥四號、北斗衞星等多次海上測控任務。
中文名
遠望7號
外文名
YUAN WANG 7
設計單位
中船集團公司第708研究所
建造單位
江南造船廠
開工日期
2014年10月10日
入列日期
2016年7月12日
船    長
224.9米
型    寬
27.2米
船    高
44.2米
滿載排水
27000噸
航    速
>18節
續航力
18000海里
自持力
100天
抗風能力
12級

遠望7號測量船船舶簡介

遠望7號圖冊
遠望7號圖冊(4張)
“遠望7號”測量船是由我國自主設計研製、具有國際先進水平的大型航天遠洋測量船,2012年9月20日批准立項,2014年10月10日在江南造船集團公司開工建造,歷時18個月建成。
“遠望7號”船由船舶通用平台和航天測控通信裝備兩大部分組成,集當今船舶建造、航天測控、航海氣象、船舶動力等領域的最新技術於一身。
遠望7號船建設以航天發射任務需求為牽引,充分繼承以往測量船建設使用經驗,嚴格按照最新國際規範、公約要求,依據國標和行業標準,遵循“適用、可靠、先進、經濟”的原則,採用了很多新技術、新工藝。
遠望7號船是首批按照安全返港要求進行設計的船舶,安全性能得到大幅提升;全新升級的測控系統將推動航天遠洋測控能力實現新突破;動力系統的升級和艙室結構得到進一步優化;氣調保鮮庫、機械化碼頭裝卸系統等使生活保障方面更加有力。 [2] 
歷經18個月建成的遠望7號船是中國最新一代遠洋航天測量船。2016年7月入列遠望號船隊僅12天后就揮師大洋,出色完成長征五號等3次海上測控任務。今年遠望號船隊將執行天舟一號嫦娥五號等重大航天發射海上測控任務和長征五號海上運輸任務 [3] 

遠望7號測量船性能數據

“遠望7號”船,船長224.9米,寬27.2米,高44.2米,滿載排水量27000噸,最高航速不小於18節,續航能力不小於18000海里,自持力100天,可抗12級颱風 [4] 

遠望7號測量船系統組成

“遠望7號”由船舶通用平台和航天測控通信裝備兩大部分組成,融合了船舶建造、航天測控、航海氣象、船舶動力等領域的最新技術。船舶建造嚴格按照SOLAS公約“安全返港”要求,採用了很多新技術、新工藝,安全性能大幅提升,船載測控系統全面升級,動力系統和艙室結構進一步優化,生活保障設施更加完備。
“遠望7號”船上的主要科研班底,大多來自曾立下累累“戰功”的功勳測量船———“遠望2號”船。 [4] 
“遠望7號”船裝載着各類大型設備947套,比“遠望6號”船足足多了一百多套,是整個船隊中技術最複雜、功能最全、設備最多的一條測量船,但它所配置的人數卻比遠望6號船減少了近40人,真正實現了精細化管理和減員增效。於C+C天線、USB天線、天文經緯儀、大衞通天線等幾個巨型雷達。搭載了眾多最新裝備的“遠望7號”船可以執行各類航天器的各種測控任務,接下來的幾年,它勢必將成為我國海上測控領域的主力軍。 [4] 

遠望7號測量船船舶動態

遠望7號測量船 遠望7號測量船
2016年8月17日上午,遠望7號船完成海上測控任務後,順利停靠中國衞星海上測控部碼頭,這標誌着遠望7號船的首航之戰取得圓滿成功。8月6日,我國衞星移動通信系統首發星天通一號01星成功發射,遠在太平洋某海域的遠望7號船發現目標及時、捕獲跟蹤穩定、數據錄取完整、信息處理交換正確,及時發送了相關技術參數和數據信息。這是遠望7號船僅僅入列12天后,首次遠征太平洋執行海上測控任務,整個航程歷時25天,安全航行6700餘海里。 [5] 
2017年4月10日,遠望7號船奔赴大洋,將接過測控接力棒,單船完成入軌段和運行段的海上測控通信任務。 [6]  2019年5月1日,遠望7號船駛離中國衞星海上測控部碼頭,奔赴太平洋預定海域執行海上測控任務。 [7]  。2月28日,新一代航天遠洋測量船遠望7號船27日駛離中國衞星海上測控部碼頭,首次奔赴大西洋某海域執行衞星海上測控任務。 [8] 
2020年6月30日,遠望7號測量船駛離祖國領海線,再次開啓滔天探海新航程。 [9] 
2020年7月23日,長征五號遙四運載火箭發射火星探測器任務圓滿成功,遠望7號船圓滿完成火星探測器發射海上測控任務。 [10] 
2021年1月1日,遠望7號船在中國衞星海上測控部碼頭舉行元旦升旗暨船員編號授予儀式。14名新船員正式領受船員編號。該船將以這次元旦升旗儀式為界標,再次開啓新年度的大洋之旅,正式上線運行3.0高速版本。 [11] 
2020年7月23日,長征五號遙四運載火箭發射火星探測器任務圓滿成功,遠望7號船圓滿完成火星探測器發射海上測控任務。 [10] 
2021年1月15日,遠望7號船赴印度洋預定海域,正式拉開新年度海上測控任務的序幕。針對航程時間長、氣象海況惡劣、疫情防控要求高等特點,遠望7號船提前熟悉電子海圖、更新氣象數據、制定主備用航線,進行人員集中隔離、全船病毒消殺、設備檢修維護、備品備件補充和物資補給等,針對性補給了相關藥品、消毒用品和防護用品等,確保船舶順利出航 [1] 
2022年3月14日下午16時許,遠望7號船圓滿完成了資源一號02星等三次衞星海上測控任務順利停靠碼頭,航程歷時95天,安全航行23800餘海里。 [12] 
2022年5月28日上午9時,遠望7號船解纜起航,赴預定海域執行海上測控任務。此次出航,是遠望7號船今年第二次遠赴大洋執行海上測控任務。 [13] 
2022年7月13日上午9時許,隨着一聲汽笛響徹江面,遠望7號船結束了為期48天的航程,停靠在中國衞星海上測控部碼頭。 [14] 
2022年10月19日上午,遠望7號船解纜起航,赴預定海域執行海上測控任務,正式開啓全新航程。 [15] 
2022年12月13日上午9時許,遠洋歸來的遠望7號船結束了為期55天的航程,停靠在中國衞星海上測控部碼頭。此次出航,遠望7號船穿峽過海跨越14000海里,4個時區。在海域環境陌生、氣象海況惡劣等背景下,接連克服任務技術難度大、工作強度高、選用航線新和單船獨立執行任務等風險挑戰,圓滿完成海上測控任務。 [16-17] 
2023年2月7日,隨着一聲汽笛響徹江畔,遠望7號船緩緩駛離中國衞星海上測控部碼頭,奔赴大洋執行海上測控任務,正式開啓2023年度全新航程。 [18] 
2023年2月23日19時49分,我國在西昌衞星發射中心使用長征三號乙運載火箭,成功將中星26號衞星發射升空。火箭升空約20分鐘後,大洋深處的遠望7號船及時發現目標,穩定捕獲跟蹤,有效獲取數據,圓滿完成了中星26號衞星海上測控任務 [19] 
北京時間2023年3月10日上午9時許,遠望7號船圓滿完成中星26號衞星海上測控任務順利停靠中國衞星海上測控部碼頭,航程歷時32天,安全航行近8600海里。 [20] 
參考資料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