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達世新

鎖定
達世新,男,1956年生。知名節目製作人、作家,上海廣播電視台、SMG集團高級編輯、記者。兼任上海海事大學鄭和研究中心教授。曾當過工人、企業幹部。
中文名
達世新
國    籍
中國
民    族
主要成就
《廣播電視創意奇葩》、《超限突擊——達世新軍事作品與評論選》
編創作品獲中宣部“五個一工程獎”、中國廣播影視大獎等重要獎項 [1] 
全國“百優”廣播電視理論工作者 [1] 
代表作品
長篇小説《玄機無界》
《超限突擊——達世新軍事作品與評論選》
職    務
SMG集團高級編輯
性    別

達世新綜述

1982年大學畢業進入上海廣播電視系統,1995年華東師範大學“文藝學”研究生課程班結業。歷任電台編輯記者、文藝頻率節目監製、SMG集團綜藝部製作人、故事頻率副主任,後在集團重大題材創作辦公室工作,多年擔任上海電視節選片人 [2]  。系中國作家協會會員、中國科普作家協會理事、上海電影家協會及上海曲藝家協會會員。自1977年起發表作品,至今發表有長篇小説、電影劇本等作品數百萬字,出版了小説、紀實文學、劇作、相聲等書籍10多本,有20多部電視劇廣播劇在中央電視台和各地電台播出,並有數十篇論文在《文藝報》、大學學報等報刊發表。在編導大量節目的同時,尤為注重創新創優和以創意取勝。編創的作品和撰寫的論文獲得了中宣部 “五個一工程獎”、中國廣播影視大獎、中國廣播電視獎、全國優秀科普作品獎、上海新聞論文獎等數十個重要獎項。2004年被中國廣播電視學會評為全國“百優”廣播電視理論工作者。
長期以來,達世新還熱情致力于軍事報道、軍事文學創作和評論,經常深入海陸空、二炮部隊及軍工部門採訪,在《文匯報》、《解放日報》、《中國國防報》等報刊發表了大量的軍事作品和評論,出版了多本軍事題材書籍,併為上海人民廣播電台和中央電台製作了許多軍事文學節目,近年兼任着上海電視台軍事節目策劃。他是中國人民解放軍預備役中校軍官。所撰寫的《也為打贏:對新世紀軍事節目的思考和展望》、《新世紀國防科普:問題和探索》等好些評論為《新華文摘》、中國軍網和國防部官方網站等轉載,紀實文學《未知海洋上的鄭和傳人》在《新民晚報》連載。
近期出版的論文有《中國軍事科幻何以追趕“阿凡達”》、《期待中國的科學大片》(載《文匯報》)等、新著有《廣播電視創意奇葩——獲獎作品選及創作手記》(上海人民出版社)、《“葉子”車的奇幻之旅——新概念汽車小説集》(上海教育出版社)、《超限突擊——達世新軍事作品與評論選》(解放軍出版社)、長篇小説《玄機無界》。

達世新近著介紹

《超限突擊》封面等
《超限突擊》封面等(2張)
《超限突擊——達世新軍事作品與評論選》由解放軍出版社2012年1月出版,選入了軍事作家達世新幾十年來所創作發表的軍事佳作,形式多樣而富有內涵,有反映我軍重要戰略行動的電視作品、謳歌新軍事革命中部隊先鋒的廣播文藝、聚焦民兵創新建設的新聞述評、跟隨海軍艦艇及科考船出海創作的紀實文學、深入戰機制造企業採寫的科學小品、還有展望未來戰爭的軍事幻想小説等。他不僅在創作上是“多面手”,而且在軍事問題探討和軍事文藝評論上也富有見地,從政治、歷史、文化、科技、未來等角度全方位審視戰爭,謀制勝之道。他長期熱切關注着人民軍隊的發展建設和世界軍事動態,探究着廣播電視軍事節目及軍事文學的演變和創新,此書會對讀者帶來頗多的思想啓迪和新穎的藝術感受。
推薦書評(載新書封底):
信息戰時代難分戰時與平時,心靈的天空連接着真實的戰場。達世新同志以對國防事業和軍事學長期的熾愛,在軍事報道和創作領域激情探索,搶佔先機,不斷躍向新高度。他的這部軍事作品與評論選形態多樣、引人入勝,其中獲獎作品頗多,所透現出的敏鋭、勇氣、開拓創新在新軍事變革背景下尤為可貴,我很樂意把此書推薦給大家。
韓德彩(中將、南京軍區空軍原副司令、著名戰鬥英雄)
有一句名言:戰爭是政治的最高表現形式,那麼軍事作品即使不是各類作品的頂尖表現形式,也是最難表現形式之一!達世新同志憑藉其對軍事熱點的執著關注,對軍事焦點的深入觀察,對軍事問題的認真研究,長期在軍事作品創作的大海里,獨闢蹊徑,筆耕不輟,終於推出了令人耳目一新的《達世新軍事作品和評論選》。該書涵蓋內容豐富、表現手法多樣、語言精彩生動,特別是關於軍人和海軍方面的內容,閲後無疑將使人盡享多道軍事特色的佳餚美餐!
李 傑(著名軍事專家、全軍外宣常備專家、海軍軍事學術研究所研究員)
軍旅作家達世新先生橫跨新聞、文學創作和影視界,對軍事題材有着特別的關注,他在不同樣式創作中給人以全新的視角和衝擊,他所開掘的戰爭題材,既有對歷史的反思,又有對現實的探討,既有重大事件的展開,又有對人物的關懷,其中不乏史詩般的場景。在軍事與當代審美的結合上,他是個不倦的探索者。他的創作思維深處湧動着追求國防現代化的渴望和激情,從而使他的軍旅作品成為中國軍事現代化這曲時代交響樂中嘹亮的鼓點。
倪樂雄 (著名軍事學者、上海政法學院教授)
現代傳播新視野 作者:達世新
《現代傳播新視野》封面 《現代傳播新視野》封面
中國廣播電視出版社2012年11月出版(內容提要)這是本關於現代傳播的精彩文選,其中論文、創作談、報告文學等形式多樣,包括新近正在熱拍的上海市重大文藝創作項目——電視連續劇《北上海1950》的編創手記《上海題材重大劇探索三題》。作者在電台電視台工作數十年,有擔任編輯記者、節目製作人、頻率領導及電視劇項目負責人等的豐富經歷,並創作生產了長篇小説連播、紀實文學、廣播劇、電視劇、電視紀錄片等眾多作品,獲得了中宣部“五個一”工程獎、中國廣播電視大獎、中廣學會論文評選一等獎、上海新聞論文獎等眾多獎項,並獲得全國“百優”廣播電視理論工作者稱號。此書獲得了上海市廣播電視協會的學術專著出版資助。
作者對媒介與社會、傳播與軍事、影視劇創作、廣播電視節目創新等領域長期關注,立論新穎,理論和實踐結合緊密。不少長文刊載於《文藝報》、《文匯報》、《中國廣播電視學刊》、《新華文摘》、國防部官方網站等重要媒體。富有思辨性和可讀性,會給專業人士和廣大讀者帶來頗多有益啓示。
“破繭”興城——靜安區舊區改造30年全景實錄
圖書信息
作者簡介
《“破繭”興城》封面 《“破繭”興城》封面
《“破繭”興城》扉頁 《“破繭”興城》扉頁
圖書信息
出版者:上海人民出版社 第一版(2008年12月)
作者:達世新
編者:中共上海市靜安區城市建設和交通建設委員會
頁碼:150
價格:CNY280.00
ISBN: 978-7-208-08243-4
關鍵詞:城市建設
品牌:上海世紀
在改革開放30年之際,靜安區建交委組織編寫了本書,由資深記者、實力作家達世新在深入採訪和研究珍貴檔案資料基礎上,以紀實文學的筆墨,生動記述了靜安區改革開放30年來在舊區改造、老建築開發、商業街開拓等方面的歷程與感人故事,回顧總結了靜安區30年舊區改造的成果與經驗,宏揚了靜安建交委系統領導、幹部及各房產公司的開拓創新精神,提供大城市中心城區舊區改造的成功模式與借鑑。該書以圖文並茂的畫冊,按靜安舊區改造30年的5個階段,以縱橫結合的結構,分別概述各階段的特色、改造模式與成功經驗,並有典型案例(標誌性建築等)和動人故事(建設者風彩)、輝煌成就等展示。還勾畫了這一區域已經確定的規劃與在建項目、建築與環境的未來藍圖。
《新民晚報》2009年1月10日用一整版篇幅對該書作了介紹,並加編者按説:“今年是上海解放六十週年,獲獎頗多的作家、記者達世新在其紀實文學新著中,別開生面地展現了發生在上海中心城區的又一場特殊的城市戰,使人們對改革開放之於城市進程的影響有新的感悟。”
作者簡介
達世新,男,1956年生。上海廣播電視台、SMG集團高級編輯、記者。全國“百優”廣播電視理論工作者,解放軍預備役中校。當過工人、企業幹部、編輯記者、節目製作人、頻率負責人等,現在SMG集團重大題材創作辦公室工作。中國作家協會會員、中國科普作家協會理事、上海電影家協會會員。自1977年起發表作品,至今發表有長篇小説、電影劇本等作品三百餘萬字。出版了小説集、劇作選、相聲集等十多本,有二十多部電視劇、廣播劇在中央電視台和地方電視台、電台播出,並有數十餘篇論文在《文藝報》、《文匯報》、《中國廣播電視學刊》、大學學報等報刊發表。作品和評論曾獲得中宣部“五個一工程獎”、“中國廣播影視大獎、“全國優秀科普作品獎”等重要獎項。紀實文學以及廣播報道劇、電視紀錄片是其重要的創作方面,酷愛軍事科學和探險考察,足跡遍及珠穆朗瑪峯、帕米爾高原、神農架、大興安嶺等重要自然地帶,以及酒泉和西昌衞星發射場、水上飛機工廠、運載火箭工廠、“遠望”航天測量船隊、潛艇部隊等軍事單位和科研基地。多次隨海軍艦艇、海洋調查船出海採訪。相關作品眾多,其中,廣播報道劇《採訪外的採訪》(載中國戲劇家協會《劇本》雜誌)曾獲第三屆“白玉蘭杯”全國廣播劇本大賽一等獎;獲獎長篇紀實文學《未知海洋上的鄭和傳人》在《新民晚報》連載、上海和中央人民廣電台配樂連播。
目錄
序一
序二
引子
第一章 新時代的召喚
1.“馬路區長”的熱望
2.不同凡響的“進軍號”
3.“決勝數里之內”的兩次國際研討會
第二章 向危棚簡屋宣戰
4.特殊指揮部
5.十萬居民大動遷
6.靜安新城:開拓興城
7.“要把好事辦好!把實事做實!”
第三章 成套率改造的“非常”之戰
8.市長激勵“闖新路”
9.諸葛亮會與“熱水瓶換膽”
10.奇特的徵名啓事所帶來的……
第四章 “新一輪改造”的新躍升
11.“雙高”中的南京西路
12.舉“國際麗都”,還要舉起特大“啞鈴”
13.凝聚力——戰鬥力
第五章 在“國際靜安”的引領下
14.地圖對摺後的中間點與“出發點”
15.拓寬的不僅僅是道路
16.和諧動遷譜新歌
17.“咬定世界級大都市的中心”
“葉子”車的奇幻之旅——新概念汽車小説集 作者:達世新
《“葉子”車的奇幻之旅》封面 《“葉子”車的奇幻之旅》封面
上海教育出版社2010年8月出版
這是一本別具特色的以新概念車為題材的小説集,融科幻、探險、紀實、新聞、動漫等元素於一爐,富有知識性、可看性、思想性。其中的《“葉子”車的奇幻之旅》是作者應上海汽車集團公司之邀,為2010年上海世博會推出的新概念車而專門創作。作者以富含藝術想象力和思辯力的眼光,來探究和表現汽車這個“改變了世界的機器”,並探索不同的概念汽車如何為我們人類提供可選擇的未來。《傳遞在今夜》、《絕境“超”車》等接連展現非凡的新概念車,給讀者帶來不同以往的絕妙的“乘車經歷”。(摘自該書內容提要)
廣播電視創意奇葩——獲獎作品選及創作手記 作者:達世新
《廣播電視創意奇葩》封面 《廣播電視創意奇葩》封面
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年7月
本書是知名節目製作人、作家達世新的獲獎原創作品和獲獎論文的精選與創作手記。書中所選作品,創意各具特色,節目類型眾多,其中有反映電視台少兒合唱團生活的我國首部音樂電視劇、第一部航空工業題材的長篇小説、隨船採寫我國大型科考船要聞秘聞的紀實文學,還有在電台成功播出的新型相聲——科學相聲、贏得美國前總統里根讚譽的科學幻想作品、引人入勝的軍事氣象小説、接連獲得中國廣播電視學會論文評比一等獎的論文……每篇佳作後附有創作手記、專家點評或評獎意見,從而更具有實際的學習借鑑與指導意義,它們會給廣播電視從業人員和高等院校相關專業師生、以及廣大受眾帶來耳目一新的欣賞樂趣和人生感受。(該書內容提要)
未知海洋上的鄭和傳人 作者:達世新
上海文化出版社2005年7月出版
《新民晚報》連載
《未知海洋上的鄭和傳人》封面 《未知海洋上的鄭和傳人》封面
上海和中央人民廣播電台配樂連播
為紀念鄭和下西洋600週年,謳歌我國海洋科考的輝煌成就和先進人物,上海文化出版社隆重推出了紀實文學《未知海洋上的鄭和傳人》;《新民晚報》隨之連載。同名配樂長篇連播節目也由上海人民廣播電台和中央人民廣播電台播出,由上海戲劇學院播音與主持系主任宋懷強教授和“金話筒獎”獲得者張培傾情演播。作者達世新長年關注我國的海洋事業,多次隨海軍艦艇、海洋調查船出海採訪,在此書中生動展現了遠洋科學考察船“向陽紅10”號、“雪龍”號船長沈阿坤的精彩故事,同時披露了我國海洋科考和執行海上重大任務的不少秘聞奇聞,如首次直升機着船試飛、第一枚洲際運載火箭的海上跟蹤和打撈、首航南極的決策內幕、在南極的首次破冰等。正如中國首航南極總指揮、海軍少將陳德鴻在此書序文中所評價的:“這是一部書寫我們水兵、書寫我們海洋工作者、書寫我們南極破冰考察第一船船長的好作品。”相信它會帶給廣大讀者和聽眾朋友以及青少年們諸多的知識啓迪和人生感悟。(該書內容提要)
空間洞後的猜測——德國科幻小説選 達世亮 達世新編譯
《空間洞後的猜測》封面 《空間洞後的猜測》封面
科學普及出版社 2000年8月出版
這是國內出版的第一部介紹德國當代科幻小説的選集,所選作品代表着德國科幻文學的發展水平。本書融編譯作品、作者簡介和系統研究於一體。(該書內容簡介) [3] 
《“分身術”飛行與超級風暴》封面 《“分身術”飛行與超級風暴》封面
“分身術”飛行與超級風暴 作者:達世新
長江少年兒童出版社 2015年12月出版
該書列入國家“十二五”重點圖書,2017年被中國科普作協評為全國推薦少兒讀物。 [4] 
 
長篇小説《玄機無界》 作者:達世新 文匯出版社2018年2月出版
一架先進無人機深夜在浦江邊悄然試飛後,引發了一系列波譎雲詭、懸念迭出的故事…… [4]  小説《玄機無界》繼2017年在《新民晚報》連載後,又由文匯出版社出版。整部作品信息量大,融科學與藝術、軍事與探險、時尚與哲思於一體。(摘自中國網報道《空天背景上的“制腦權戰爭”》) [4] 
《玄機無界》封面 《玄機無界》封面
《絲路援疆 久久為功》封面 《絲路援疆 久久為功》封面
絲路援疆 久久為功——上海第九批援疆紀實 達世新 等著 上海市第九批對口支援新疆工作前方指揮部 編 出版時間2020/11/1 上海人民出版社。本書描繪上海援疆集體把上海市委市政府落實中央部署治疆援疆新戰略、推進新疆跨越式發展當成自己的使命,在喀什四縣奮鬥的感人故事。主要由兩部分組成,第一部分為中篇報告文學,聚焦上海第九批援疆集體助力脱貧攻堅的援疆故事,全面展示上海第九批援疆集體的工作成績;第二部分為上海第九批援疆幹部自述。全書圖文並茂,含有300幅工作照片。 [5]  達世新的中篇報告文學《絲路接力 壯哉“新”疆》,採寫時間是他在新疆的兩個多月,那時他既是應上海人民出版社之邀的作家,也是援疆志願者。 [6] 

達世新社會任職

上海浦東新區科幻協會理事

達世新獲得榮譽

2004年,被中國廣播電視學會評為全國“百優”廣播電視理論工作者。 [7]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