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過秦樓·芙蓉

鎖定
過秦樓·芙蓉》是宋代詞人吳文英創作的詠物詞。此詞緊扣題目,從葉、花、莖、色、香、形各個方面描述了芙蓉(即)的整體形態及其清高氣質。
作品名稱
過秦樓·芙蓉
作品別名
過秦樓·藻國悽迷
作    者
吳文英
創作年代
南宋
作品出處
《全宋詞》
文學體裁

過秦樓·芙蓉作品原文

過秦樓·芙蓉
藻國悽迷,麴瀾澄映,怨入粉煙藍霧。香籠麝水,膩漲紅波,一鏡萬妝爭妒。湘女歸魂,佩環玉冷無聲,凝情誰訴。又江空月墮,凌波塵起,彩鴛愁舞
還暗憶、鈿合蘭橈,絲牽瓊腕,見菂更憐心苦。玲瓏翠屋,輕薄冰綃,穩稱錦雲留住。生怕哀蟬,暗驚秋被紅衰,啼珠零露。能西風老盡,羞趁東風嫁與 [1] 

過秦樓·芙蓉註釋譯文

詞句註釋
①麴:亦寫作“曲”。瀾:一作“塵”。映:一本作“碧”。
②訴:亦寫作“愬”,一本作“想”,一本作“語”。
③彩鴛:一本作“繡鵷”。
④蘭:一本作“藍”。
⑤屋:一本作“谷”,一本作“幄”。
⑥生怕哀蟬:一本缺“蟬”字。
⑦被:一本作“破”。
⑧能:原注:去聲;一本作“奈”。
⑨羞趁東風嫁與:一本無“羞”字。

過秦樓·芙蓉作品鑑賞

過秦樓·芙蓉文學賞析

此為詠物詞,以荷花來言志。發端一韻,寫荷花生長的環境。“藻國悽迷”言荷花生長在水鄉澤國,雖香氣綱組,但有一種悽迷情韻。“曲瀾澄映”言曲池內水流清澈澄明。“粉煙藍霧”形容荷花荷葉之多,如煙如霧。一個“怨”字暗示全篇主旨。“香籠麝水”一韻寫荷花的香、色、影。“香籠麝水”言水為荷香所籠罩,如麝香融入水中,“膩漲紅波”化用杜牧《阿房宮賦》:“渭流漲膩,棄脂水也。”言水為荷花紅色所染,猶如女子的胭脂棄於水中。“一鏡萬妝爭妒”言千萬朵荷花爭妍鬥豔,倒映在如鏡的水面上,此寫荷花倒影之美。“湘女歸魂”一韻,以湘女凝神,幽怨如訴,作比荷花的神態。“湘女”即堯之女娥皇、女英,嫁與舜為二妃。舜出巡
死於蒼梧山,二妃泣淚灑於竹,後投湘水,為湘水女神。此韻言荷花像湘水女神魂魄歸來,佩戴的玉環悄然無聲,滿懷幽情,凝神注目,要向誰訴説?“湘水歸魂”化用杜甫《詠懷古蹟》:“環佩空歸月夜魂”,描繪湘娥之惆悵。“玉冷無聲”寫其滿懷幽情之狀。歇拍“又江空月墮”一韻,又換一境,寫芙蓉花月夜下的美姿。言夜空如水,明月朗照,荷花像洛神凌波,其百態千姿使鴛鴦都羞於起舞了。“凌波塵起”化用曹植《洛神賦》“凌波微步,羅襪生塵。”
過片“還暗憶”一韻,宕開筆墨,寫人事活動,從採蓮人人筆芙蓉。“蘭橈”採蓮舟。“瓊腕”採蓮女之玉腕。“鈿金”形容荷葉之狀。“絲牽”寫蓮藕。“見的更憐心苦”採蓮人見着蓮心更引起憐惜情思。“憐心苦”三字與上片“怨”字呼應,全詞漸入題旨。“玲瓏翠屋”一韻,又換一意,言如此玲瓏之荷葉,如此薄輕之花瓣,似應被“錦雲”穩妥地留住。“留住”一詞為下韻作勢。“生怕哀蟬”一韻,緊接“留住”展開,寫生怕哀蟬一鳴,秋風勁吹,花葉飄零。“啼珠零露”用露珠落下如啼淚的形象來比喻敗荷的悲哀。“秋被紅衰”化用李商隱《夜冷》:“西亭翠被餘香薄,一夜將愁向敗荷。”詩意。“秋被”指荷葉,“紅衰”指荷花。最後“能西風老盡,羞趁東風嫁與”一韻,“能”讀去聲,是“寧可”之意。此韻言寧可老盡於西風中,也羞於在春風中與桃李爭妍。此化用賀鑄《芳心苦》詠荷詞中的“當年不肯嫁東風”語。此借用秋荷不肯與桃李爭春之事,寄託了自己的高潔品德。楊鐵夫日:此已“自占身份”。(《夢窗詞選箋釋》)劉永濟日:“誦此二句,夢窗蓋自道己志,自占身份語,且可知夢窗雖多貴盛之交,而不被薦引之故,非交友不思薦引,實夢窗‘羞趁東風’也。”(《微睇室説詞》) [4] 

過秦樓·芙蓉名家評論

劉永濟《微睇室説詞》:“此詞首三句為總括之詞。歇拍二句,作此詞之託意。此言芙蓉寧可老盡西風之中,而‘羞趁東風嫁與’也。蓋芙蓉開於秋日,與桃、李之爛漫於春風者,品格自高也。誦此二句,夢窗蓋自道己志,自占身分語。……再證此集中《賦姜石帚漁隱》詞極寫隱逸之人,不知繁榮之可樂,《贈芸隱》詞暗喻梅津留連長安塵土之非計,此詞歇拍之託意愈明矣。” [3] 

過秦樓·芙蓉作者簡介

吳文英,宋代詞人。字君特,號夢窗,晚號覺翁,四明(今浙江寧波)人。原出翁姓,後出嗣吳氏。一生未第,遊幕終身。紹定(宋理宗年號,1228—1233)中入蘇州倉幕。曾任吳濳浙東安撫使幕僚,復為榮王府門客。出入賈似道、史宅之(史彌遠之子)之門。知音律,能自度曲。詞名極重,以綿麗為尚,思深語麗,多從李賀詩中來。有《夢窗甲乙丙丁稿》傳世。 [2] 
參考資料
  • 1.    原文來源:中華詩庫-全宋詞 
  • 2.    《唐宋詞鑑賞辭典》(南宋·遼·金卷).上海辭書出版社,1988年8月版,第2481頁
  • 3.    趙慧文,徐育民編著,吳文英詞新釋輯評 上,中國書店,2007.01,第216頁
  • 4.    趙慧文,徐育民編著,吳文英詞新釋輯評 上,中國書店,2007.01,第214-215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