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過猶不及

(漢語成語)

鎖定
過猶不及是一則成語,成語有關典故最早出自於《論語·先進》。 [1] 
“過猶不及”的原義是做事過分就好比做得不夠一樣,皆不妥當;形容事情要適得其中;在句子中可充當謂語、賓語、定語。 [1] 
中文名
過猶不及
拼    音
guò yóu bù jí
近義詞
過為己甚
反義詞
恰如其分恰到好處
注音字母
ㄍㄨㄛˋ ㄧㄡˊ ㄅㄨˋ ㄐㄧˊ
成語出處
《論語·先進》
語法結構
主謂式
語法屬性
作謂語、賓語、定語

過猶不及釋義

過:過分,過頭
猶:如同,像
不及:沒有達到
過猶不及:事情做得過頭,就像沒有達到一樣,(都是不合適的)。

過猶不及成語出處

子貢問:“師與商也孰賢?“子曰:“師也過,商也不及。”曰:“然則師愈與?”子曰:“過猶不及。”(《論語·先進》) [1] 

過猶不及成語故事

曾子是孔子的學生,他為人處世謹慎恭敬,有孝子的美名。 [2] 
一次,曾子和父親在地裏除草,不小心鋤斷了莊稼。父親很生氣,舉起農具就敲打他的背。曾子被打倒在地,一時不省人事,過了許久才甦醒過來。 [2] 
他甦醒過來後不僅沒有生氣,反而高興地站起來,對父親説:“剛才我得罪了您老人家,您用力教訓我是對的,請不要生我的氣。”接着他回到房內,彈琴歌唱,想讓父親知道自己的身體健康無事。 [2] 
孔子聽説這件事後,認為曾子做得有些過分了,於是告訴學生説:“曾子如果來了,不要讓他進來。” [2] 
曾子自認為沒有過錯,派人來向孔子解釋。孔子説:“你沒有聽説舜的故事嗎,舜侍奉父親瞽叟非常殷勤周到,父親讓舜做事,他很快就會到父親身邊來;但如果父親想找機會殺死他,他就從來沒讓父親找到過。父親拿鞭子打他,他就忍受懲罰,但如果拿枴杖打他,他就逃走。所以瞽叟沒有犯不守父親本分的過錯,舜也沒有失去淳厚、美好的孝德。曾子不顧身體狀況讓父親暴打,死也不躲避。假如自己死去,就把父親陷於不義,與不孝相比,哪個重要呢,你不是天子的臣民嗎,殺害天子的臣民是什麼樣的罪過呢。” [2] 
曾子聽到這話後説:“我犯了大罪啊!”於是到孔子那裏去檢討過錯。 [2] 

過猶不及成語寓意

“過猶不及”的故事告訴人們如何在做事情的過程中,讓各個環節都是做到剛剛好,這的確是個難題,特別是對一些還沒有經驗可借鑑的事或物,需要敢闖敢試,在過與不及中,選擇正確的度和量,按照“方向堅定不移,方法因地制宜”的方法,方能走向成功。 [2] 

過猶不及成語運用

  • 成文用法
“過猶不及”在句子中可充當謂語、賓語、定語;強調言行恰如其分。 [1] 
  • 運用示例
《荀子·王霸》:“既能治近,又務治遠;既能治明,又務見幽;既能當一,又務正百,是過者也,過猶不及也。”
西漢·賈誼《新書.容經》:“故過猶不及,有餘猶不足也。” [3] 
唐·韓愈《改葬服議》:“儉之與奢,則儉固愈於奢矣,雖然,未若合禮之為懿也,過猶不及,其此類之謂乎。” [1] 
清·李汝珍《鏡花緣》第十四回:“據老夫看來:這是‘過猶不及’。大約兩耳過長,反覺沒用。” [1] 
參考資料
  • 1.    過猶不及  .漢典[引用日期2019-12-20]
  • 2.    劉加臨編著. 史記中的智慧名言故事 學生版[M]. 南昌:二十一世紀出版社, 2015.01:63-64
  • 3.    閆秀文編著. 中華成語探源 白金典藏版[M]. 長春:北方婦女兒童出版社, 2014.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