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運動知覺

鎖定
運動知覺(perception of movement)是物體的運動特性直接作用於人腦,為人們所認識 [1]  。運動知覺包括對物體真正運動的知覺似動。真正運動,即物體按特定速度或加速度從一處向另一處作連續的位移。由此引起的知覺就是對真正運動的知覺。似動指在一定的時間和空間條件下,人們把靜止的物體看成運動的。
中文名
運動知覺
外文名
perception of movement
學    科
普通心理學
類    別
知覺的一種
組    成
對物體真正運動的知覺和似動

運動知覺釋義

運動知覺知覺

我們認識事物的整體,並知道它的意義,這就是知覺。例如我們在認識蘋果的時候,知道它的顏色和味道,而且把其作為一個整體和其他蔬果(例如西紅柿等)區別開,並且知道它的營養價值等信息理解它的意義等,這就形成了對蘋果的知覺。

運動知覺運動知覺

運動知覺是知覺的一種,我們周圍的世界是不斷運動變化着的,例如,鳥在飛,魚在遊,火車在奔馳,河水在流動等。物體的運動特性直接作用於人腦,為人們所認識,就是運動知覺( motion perception)。 [1] 

運動知覺意義

運動知覺的意義對於動物和人都非常重要。對於動物來説,比如青蛙能夠觀察到運動的小蟲,而對靜止的小蟲沒有反應;獵豹在捕獵的時候,需要有對獵物的速度、與自己的距離的知覺才可能捕獵成功。對於人來説,我們在過馬路的時候對於要對車速自己與車的距離進行估計;我們在進行網球、乒乓球等運動時,需要對球的速度、方向進行估計等等。這些活動都需要運動知覺的參與才能夠完成。如果失去了運動知覺,我們不僅不能騎自行車或駕駛汽車,甚至連寫字、吃飯和走路都有困難。 [2] 

運動知覺產生原理

運動知覺網象運動系統

當物體運動時,人們從什麼地方得到關於物體運動的信息?一種最簡單的設想是把相鄰視網膜點相繼受到的刺激,看成運動知覺的信息來源。例如,當物體從A處向B處運動時,物體在空間的連續位移,使視網膜上相鄰部位連續地受到刺激,經過視覺系統的信息加工,就產生運動知覺。理查德·格雷戈裏(R. L. Gregory)把這種運動系統稱作“網象運動系統”(圖1網象運動系統)。從20世紀60年代以來,神經生理學關於動物視覺系統的運動覺察器的研究,為解釋運動知覺的生理機制提供了重要的依據。當一個運動着的物體刺激視網膜上對運動敏感的感受野時,便激活視覺系統高級部位的相應神經細胞,從而產生了運動知覺。
但是網象運動系統不足以充分解釋複雜的運動知覺現象,運動知覺的產生還有其他的信息來源。 [3] 

運動知覺中樞動作指令

當物體運動而人眼靜止的時候,視網膜上出現的映象流沒有被中樞發出的動作指令抵消,因而人看到運動着的物體;同樣,當人眼追蹤運動着的物體時,只有中樞發出的動作指令,而無視網膜映象流與它抵消,因而人也能看到物體在運動。可是如果物體靜止,而人移動自己的眼鏡,那麼人不僅得到來自視網膜映象流的視覺信息也得到來自中樞動作指令的非視覺信息。這兩種信息相互抵消,人看到的物體就是靜止的了。

運動知覺閾限

運動知覺直接依賴於對象運行的速度。物體運動的速度太慢或太快,都不能使人產生運動知覺。例如人們不能覺察手錶上時針的運動。剛剛可以覺察的單位時間內物體運動的最小視角範圍角速度)叫運動知覺的下閾。物體運動的速度超過一定限度,人們就看到瀰漫性的閃爍。看到閃爍時的速度是運動知覺的上閾。運動知覺的閾限依賴於目標物在視網膜上的位置、刺激物的照明和持續時間、視野中有無參照點、視野結構的一般特點以及對象離觀察者的距離等。例如,當刺激呈現 在視野中央而且對象與背景間具有較大的反差時,人們能夠察覺的最小速度為每秒1分弧度;如果刺激呈現 在視野的邊緣,速度閾限將顯著上升,達每秒10~20分弧度。在運動知覺中,視覺、動覺平衡覺和觸摸覺都可能參加,其中視覺起着重要的作用。

運動知覺其他

除視網膜映象移動提供的視覺信息外,運動物體的其他一些特性對視網膜的影響也有重要的作用。例如,當物體的運動由遠及近,或由近及遠時,物體在視網膜上視象大小的變化,提供了物體“逼近”或“離去”的信息。再有,當一個物體在空間運動時,它的背景的紋理結構時而被遮擋,時而顯露出來。這樣在視網膜上也出現不同的刺激流。這種現象叫活動的視覺遮擋。它對運動知覺也有重要意義。

運動知覺分類

運動知覺真正運動知覺

物體按照特定的速度或者加速度,從一處向另一處作連續的位移,由此引起的知覺就是真正運動知覺。

運動知覺似動

指在一定的時間和空間條件下,人們在靜止的物體間看到了運動,或者在沒有連續位移的地方看到了連續的運動,就是似動(apparent movement)。
參考資料
  • 1.    彭聃齡.普通心理學 (新世紀高等學校教材,面向21世紀課程教材,心理學基礎課系列教材):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2012年10月:187
  • 2.    戴維·邁爾斯.心理學:人民郵電出版社,2006年12月:202
  • 3.    彭聃齡.普通心理學: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2012年10月:1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