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遊黃山記

(清代袁枚創作的散文)

鎖定
《遊黃山記》是清代文學家袁枚創作的一篇散文。作者遊黃山七日,只重點寫三日之遊。文章先寫登山之艱和立雪台觀古松,其松“穿入石中,裂出石外。石似活,似中空”“似畏天不敢上長”;再寫次日遊覽所至,寫登始信峯,“峯高且險,下臨無底之溪”,險中出趣;後寫登清涼台,見奇峯“如筆、如矢、如筍、如竹林、如刀戟,如船上桅”;觀雲海“熔銀散錦”“青山羣露角尖,類大盤凝脂中有筍脯矗現狀”;觀落日,“紅日將墜,一峯以首承之,似吞似捧”。文章形象生動,情景交融,將黃山奇景和驚險、愉悦的感受展現在讀者面前。
作品名稱
遊黃山記
出    處
《小倉山房文集》
作    者
袁枚
創作年代
清代
作品體裁
散文

遊黃山記作品原文

遊黃山記1
癸卯四月二日2,餘遊白嶽畢3,遂浴黃山之湯泉4。泉甘且冽,在懸厓之下5。夕宿慈光寺6
次早,僧告曰:“從此山徑仄險,雖兜籠不能容7。公步行良苦,幸有土人慣負客者,號‘海馬’,可用也。”引五六壯佼者來8,俱手數丈布。餘自笑羸老乃復作襁褓兒耶!初猶自強,至憊甚,乃縛跨其背。於是且步且負各半。行至雲巢9,路絕矣,躡木梯而上,萬峯刺天,慈光寺已落釜底。是夕至文殊院宿焉10
天雨寒甚,端午猶披重裘擁火。雲走入奪舍11,頃刻混沌12,兩人坐,辨聲而已。散後,步至立雪台13,有古松,根生於東,身僕於西,頭向於南,穿入石中,裂出石外。石似活,似中空,故能伏匿其中,而與之相化;又似畏天,不敢上長,大十圍,高無二尺也。他松類是者多,不可勝記。晚,雲氣更清,諸峯如兒孫俯伏。黃山有前、後海之名14,左右視,兩海並見。
次日,從台左折而下,過百步雲梯15,路又絕矣。忽見一石如大鰲魚16,張其口。不得已走入魚口中,穿腹出背,別是一天。登丹台17,上光明頂18,與蓮花19、天都二峯為三鼎足20,高相峙。天風撼人,不可立。幸松針鋪地二尺厚,甚軟,可坐。晚至獅林寺宿焉21。趁日未落,登始信峯22。峯有三,遠望兩峯夾峙,逼視之,尚有一峯隱身落後。峯高且險,下臨無底之溪。餘立其巔,垂趾二分在外。僧懼挽之。餘笑謂:“墜亦無妨。”問:“何也?”曰:“溪無底,則人墜當亦無底,飄飄然知泊何所?縱有底,亦須許久方到,儘可須臾求活。惜未挈長繩縋精鐵量之,果若千尺耳。”僧大笑。
次日,登大小清涼台23。台下峯如筆,如矢,如筍,如竹林,如刀戟,如船上桅,又如天帝戲將武庫兵仗佈散地上。食頃,有白練繞樹。僧喜告曰:“此雲鋪海也。”初濛濛然,熔銀散綿,良久渾成一片。青山羣露角尖,類大盤凝脂中有筍脯矗現狀24。俄而離散,則萬峯簇簇,仍還原形。餘坐松頂,苦日炙,忽有片雲起為蔭遮。方知雲有高下,迥非一族。薄暮,往西海門觀落日25。草高於人,路又絕矣。喚數十夫芟夷之而後行26。東峯屏列,西峯插地怒起,中間鶻突數十峯27,類天台瓊台28。紅日將墜,一峯以首承之,似吞似捧。餘不能冠29,被風掀落;不能襪30,被水沃透31;不敢杖32,動陷軟沙;不敢仰,慮石崩壓。左顧右睨,前探後矚,恨不能化千億身,逐峯皆到。當“海馬”負時,捷若猱猿,衝突急走,千萬山亦學人奔,狀如潮湧。俯視深坑、怪峯,在腳底相待。倘一失足,不堪置想。然事已至此,惴慄無益。若禁緩之,自覺無勇。不得已,託孤寄命33,憑渠所往34,覺此身便已羽化35。《淮南子》有“膽為雲”之説36,信然。
初九日,從天柱峯後轉下37,過白沙矼38,至雲谷39,家人以肩輿相迎40。計步行五十餘里,入山凡七日。 [1] 

遊黃山記註釋譯文

遊黃山記詞句註釋

  1. 黃山:原稱黟(yī)山,唐代改名為黃山,傳説黃帝曾在此修身煉丹。位於安徽歙縣、太平、休寧、黟縣間,方圓二百五十公里。山中風景獨特,山勢奇險,雲霧縹緲,蒼松枝虯,怪石密佈,温泉噴湧。黃山堪稱中國名山之最,徐霞客稱:“五嶽歸來不看山,黃山歸來不看嶽。”
  2. 癸(guǐ)卯:清乾隆四十八年(公元1783年)。
  3. 白嶽:即白嶽嶺,在今安徽休寧縣西。
  4. 湯泉:古名硃砂泉,在黃山紫雲峯下。相傳黃帝在此浴後白髮變黑,返老還童,被譽為“靈泉”。
  5. 懸厓(yá):即懸崖。此指紫雲峯。
  6. 慈光寺:在黃山南部硃砂峯下,古稱硃砂庵。明萬曆皇帝敕封“護國慈光寺”,盛極一時。
  7. 兜籠:即兜子,一種只有座位而沒有轎廂的便轎。
  8. 壯佼(jiǎo):壯健。
  9. 雲巢:即雲巢洞。
  10. 文殊院:在天都、蓮花二峯之間。傳為明萬曆年間普門和尚所構建。
  11. 奪舍:瀰漫房舍。
  12. 混沌:模糊一團的狀態。
  13. 立雪台:位於文殊院西側。
  14. 前、後海:指光明頂前後兩處雲海絕妙的風景。
  15. 百步雲梯:地名,險峻的山路。《徐霞客遊記》描寫它“梯磴插天,足趾及腮,而磴石傾側,兀兀欲動”。
  16. 大鰲(áo)魚:指鰲魚峯的鰲魚洞。
  17. 丹台:即煉丹台,在黃山中部煉丹峯前。傳説浮丘公為黃帝煉丹於此。
  18. 光明頂:在黃山中部,黃山三大主峯之一,為看日出、觀雲海的最佳處。
  19. 蓮花:蓮花峯,在黃山中部,黃山三大主峯之一,主峯突出,小峯簇擁,宛若怒放的蓮花。
  20. 天都:天都峯,在黃山東南部,黃山三大主峯之一,山勢最為險峻,古稱“羣山所都”,意謂天上都會。
  21. 獅林寺:在黃山北部獅子峯上。
  22. 始信峯:在黃山東部。傳一古人持懷疑態度遊山,到此始信黃山風景奇絕,故名。有石筍峯、上升峯左右陪襯,成鼎足之勢。
  23. 清涼台:原名法台,在獅子峯腰部,是黃山後山觀雲海和日出的最佳處。
  24. 筍脯(fǔ):把竹筍煮熟晾乾加上調料的食物。
  25. 西海門:在獅子峯、石鼓峯西的懸崖峭壁處,在此可憑眺西海羣峯與落日奇觀。
  26. 芟(shān)夷:割除剷平。
  27. 鶻(hú)突:模糊。
  28. 瓊台:在浙江天台縣。形似馬鞍,下臨龍潭,三面絕壁,孤峯卓立。
  29. 冠:做動詞,戴帽子。
  30. 襪:做動詞,穿襪子。
  31. 沃:浸濕。
  32. 杖:做動詞,拄枴杖。
  33. 託孤寄命:以後代與生命相托。《論語·泰伯》:“可以託六尺之孤,可以寄百里之命。”
  34. 渠:他,他們。
  35. 羽化:得道登仙。
  36. 膽為雲:《淮南子·精神訓》:“天有風雨寒暑,人亦有取與喜怒。故膽為雲,肺為氣,肝為風,腎為雨,脾為雷,以與天地相參也,而心為之主。”高誘注:“膽,金也。金石雲之所出,故為雲。”
  37. 天柱峯:在安徽潛山市西北。其形狀如柱倚天,故名。
  38. 白沙矼(gāng):在黃山後海。
  39. 雲谷:在黃山缽盂峯下,溪谷蜿蜒,雲霧吞吐,有云谷寺。
  40. 肩輿(yú):兩人肩扛的便轎。 [1] 

遊黃山記白話譯文

乾隆四十八年農曆四月二日,我游完白嶽山,就來到湯泉沐浴。泉水甘美清澄,來自紫雲峯懸崖之下。晚間投宿慈光寺。
第二天一早,僧人告知説:“從這上去山路又窄又險,就是兜籠也難通過。您若步行會很辛苦。幸虧有習慣揹着客人上下的當地人,叫作‘海馬’,可以僱他們代足。”於是就領來五六個健壯精神的漢子,他們手中都拿着數丈長的布帶。我見了不禁自笑又弱又老的人還要被當成嬰兒包裹在襁褓中。剛登山的時候還挺逞強,後來實在疲憊了,才被綁縛在“海馬”背上。於是走一會兒背一會兒,差不多各佔一半。走到雲巢時,就完全沒有路了。我踏着木梯向上爬,只見萬峯高聳插天,慈光寺就像落到了鍋底似的。當晚住宿在文殊院。
天上下着雨很冷,雖是端午還得要披着皮襖擁着火爐。雲霧湧入,瀰漫房舍中,頃刻之間一片模糊。兩個人對坐,也只能聽到聲音罷了。雲霧散去後,步行到立雪台。只見有一株古松,根部生在東面,松幹卻倒向西方,松冠向南,穿入石頭中間,又從石頭另一端伸出來。石頭好像有生命,中間恰似空的,所以松樹能躲藏在裏面而同石頭合為一體;又像是害怕天而不敢向上生長,雖粗大有十圍,而高不過二尺。其他的松樹都和這差不多,無法一一記述。稍晚一些,雲氣更清,眾多山峯像兒孫一樣俯伏。黃山分為前海、後海,站在這裏兩邊看,兩海都能看見。
次日,從台左折拐而下,經過百步雲梯,又沒有路了。忽然看見一堵巨石像個大鰲魚,張着大口。不得已只有走進鰲魚口,穿過鰲魚腹,從鰲魚背上出來,竟別有一番天地。又登上煉丹台,上到光明頂,這裏和蓮花峯、天都峯三足鼎立,高高地相互對峙。山頂上天風猛烈地吹人,站不住。幸好有落下的松針鋪地有二尺厚,很軟,可以坐下。晚上準備住宿獅林寺。趁着太陽還未落山,先去登臨始信峯。峯頂可見三個山峯,遠望是兩峯相對,用力看還有一峯身藏其後。始信峯高且危險,下面是無底的溪水。我立在峯頂,腳趾有二三分向外踏在空處。僧人害怕來拉我。我笑着説:“掉下去也沒關係。”僧人問:“為什麼?”我説:“下面澗溪無底,那人掉下去也掉不到底,飄飄然知道停在哪裏?即使有底,也要好久才能達到,儘可以在片刻間尋求活路。可惜沒帶來長繩繫上鐵墜測量一下,看到底有沒有千尺深。”僧人聽了大笑。
次日登上大小清涼台。從台上看下面的山峯如筆,如箭,如筍,如竹林,如刀戟,如船上桅杆,又像天帝一時高興把武庫的兵器都散佈到了地上。不過吃頓飯的時間,又看到有東西像白色的絲絹一樣繞纏到樹上。僧人高興地告訴説:“這是雲要湧鋪大海了。”起初,迷迷濛濛的,像熔化的銀流、散開的棉絮,過了很久又渾然連成一片。一羣青山只露出山尖頂,好似一大盤白脂油中有竹筍乾矗在裏面。過了一會兒雲霧就散去,則萬峯又一簇簇地恢復成原來的形狀。我坐在松樹間的崖頂,被太陽曬得難受,忽然有一片雲飄來為我做了遮陽的蔭棚,這才知道,雲朵也分高層下層,不是一樣的。黃昏時又到西海門觀落日。草比人高,又沒有路了。叫來十幾個山民披荊斬棘之後再行進。此處看到東邊山峯像屏風一樣排列,西邊的山峯拔地而起,中間是數十個山峯模糊一片,好似天台山的瓊台景象。紅日將落山,有一座山峯好像用山頭頂着它,又似要吞也像在捧。我不能戴帽,因風大要吹落;也不能穿襪子,因為已被水浸透;不敢拄枴杖,一拄會陷進軟沙;不敢向上看,擔心石頭崩壓下來。左盼右顧,瞻前視後,恨不得此身化為千億,每一個山峯都能登臨。當被“海馬”揹着的時候,他們輕捷像猿猴,直衝急走,看那千萬山峯也像人一樣,如潮水一般洶湧。俯視深坑、怪峯,都在腳底。倘若一失足,後果將不堪設想。然而事情已經到了這一步,害怕也沒有用。如果讓他們慢一些,又顯得自己太膽小了。不得已,只能把自己的後代與性命交託給他們,憑他們安排了。感覺到自己身體彷彿已經羽化昇天了。《淮南子》有“膽為雲”之説,確實如此。
初九這天,從天柱峯後面轉下山來,經過白沙矼,到了雲谷。家人已經僱了小轎正在等待相迎。這一回遊黃山,大約步行了五十多里,在山中待了七日。 [1] 

遊黃山記創作背景

清乾隆四十八年(公元1783年),六十八歲高齡的袁枚不顧年老體邁,專程遊覽黃山,既顯示出黃山巨大的魅力,亦反映了袁枚對大自然的酷愛,為此他寫下這篇文章。 [2] 

遊黃山記作品鑑賞

遊黃山記文學賞析

這篇文章以時間為順序,描敍了作者入黃山七日,步行五十餘里之所見所感,向人們形象地展現了黃山之險徑、古松、怪石、奇峯、雲海等令人歎為觀止的景觀,並真切地描繪了作者當時微妙的心理體驗,使人讀後大有身歷其境、如見其人之感。作者雖然“入山凡七日”,但遊記並未逐日記流水賬,而主要是記敍前四日的活動;前四日中又重在記四月三日至五日三天的觀感,且寫景注意選擇,文字詳略得當,體現了作者“規範本體”“剪截浮詞”的“熔裁”功夫(《文心雕龍·熔裁》)。
文章開頭先交代遊畢白嶽嶺而進入黃山界。這一小節一是點明遊黃山的日期始於“癸卯四月二日”;二是記“浴黃山之湯泉”,湯泉雖屬黃山“四絕”(奇松、怪石、雲海、温泉)之一,但不是作者描敍的“熱點”,故只以“泉甘且冽,在懸厓之下”一筆帶過;三是記“夕宿慈光寺”,亦甚簡潔。總之,四月二日是作者準備向黃山諸峯發起進攻而浴泉夕宿以養精蓄鋭的準備階段,還未正式尋幽探險,因此草草略過。
四月三日開始登山覽勝。遊記第二節以“次早”二字承上啓下。三日之遊,作者着重描寫了兩個空間,一是登硃砂峯的“仄險”山徑,一是於文殊院所見雲、松、石、峯之景。記“山徑”之“仄險”,基本上採用側面描寫的角度:一是通過山僧之口道出“從此山徑仄險,雖兜籠不能容”,需憑“海馬”揹負。二是通過作者主觀態度的變化反映“初猶自強”,但後來走得疲憊不堪,只得“縛跨其背”“且步且負各半”,不得不“作襁褓兒”。三是通過描寫至雲巢躡木梯登峯頂,再回顧萬峯刺天,“慈光寺已落釜底”,以暗示來路的險絕。一葉知秋,從此“山徑”已足以反映黃山山路之一般,故作者對“至文殊院”的山路是如何險絕不再浪費筆墨,而把重點放在描寫於玉屏峯上文殊院所見奇觀,是為第三節。此節以正面描寫為主,出色地運用了擬人手法,賦予雲、松、石、峯等以人一樣的生命力,顯示出活潑的靈性,從而增添了景物的情趣;寫文殊院的景物又以天氣變化分出層次:起初,“天雨寒甚”,此時“雲走入奪舍,頃刻混沌,兩人坐,辯聲而已”。一“走”一“奪”,動作性頗強,顯示出雨雲湧來時速度之快與霧氣之濃,因此才使文殊院頃刻間一片迷濛,咫尺不見人影,只聽到説話聲。這後兩句亦寫得生動傳神。繼之寫雲散後在立雪台上所見“古松”。黃山松是黃山“四絕”之一,更具性靈。它是那麼無拘無束,“根生於東,身僕於西,頭向於南,穿入石中,裂出石外”,又似玩捉迷藏的頑童,伏匿在似活、似中空的怪石中,與石化在一起;可“又似畏天不敢上長,大十圍,高無二尺也”,奇形怪狀,調皮可愛,情趣盎然,人間罕見。然後寫“晚,雲氣更清”,四望則見“諸峯如兒孫俯伏”,前後海“並見”。“兒孫俯伏”的擬人描寫亦頗風趣。因為後面還要詳寫山峯與雲海,故這裏僅附帶提及。
第四節寫“次日”即四月四日,上光明頂與登始信峯所見“峯高且險”的景觀。上光明頂之前於路絕處,須經過鰲魚洞,此亦一奇觀,故先順手比喻其狀:“一石如大鰲魚,張其口”,穿洞而過,則如“走入魚口中,穿腹出背,別是一天”,筆墨雖簡略卻生動有致。然後登丹台,上光明頂,此時成鳥瞰之勢。作者以粗線條勾勒出黃山三大主峯光明頂、蓮花峯、天都峯“三鼎足”的佈局,並突出其“高相峙”的雄姿,而以“天風撼人,不可立”的白描之筆,襯托出光明頂之高峻。“撼”字用得精警之至,風之猛與山之高,由此可見。晚至獅林寺宿,但作者遊興未盡,竟又趁日未落,登始信峯,真是人老心雄。對始信峯三座峯頭只作速描式勾畫:“遠望兩峯夾峙,逼視之尚有一峯隱身落後”,作者的興趣在於描敍自己登上峯頂後的言行,以風趣之筆來抒寫性靈,抒發其內心的豪氣,表達其曠達的個性,而始信峯之“高且險”亦藉以得到表現。第二節曾提到一“僧”,此僧始終陪伴作者窮幽歷險,是個導遊。他在文中出現三次,乃作者匠心獨運的安排,或過渡或陪襯或推進,乃行文不可缺少的人物,亦為遊記增添了生趣,避免了一味寫景之單調。當作者立在峯頂懸崖上,竟把腳趾露出“二分”時,乃寫“僧懼挽之”,以僧的膽怯陪襯對比作者的豪放大膽,又通過僧的“何也”發問,自然引出作者關於墜入無底之溪亦無妨的一番妙語:一是“溪無底”,那麼人墜落也無底,可以任意飄飛有如神仙;二是即使溪有底,由於淵深,也要許久才能到底,儘可在這相對來説較短的時間中求得活命的機會;三是惜無繩鐵量深淵若千尺。説得可謂豁達、樂觀,顧有莊子哲學意味。末了,又以“僧大笑”襯托之,此時作者亦當大笑矣。
四月五日登清涼台觀奇峯雲海及往西海觀落日,為黃山的第四日之遊,所見是黃山最為精彩壯麗的景象,作者的感受亦最為激動,從而形成全文的高潮。作者描寫站在獅子峯的清涼台上觀雲峯,竭盡比喻鋪敍之能事,與第三節寫“諸峯”之簡略形成映襯:“台下峯如筆,如矢,如筍,如竹林,如刀戟,如船上桅,又如天帝戲將武庫兵仗佈散地上。”生動形象的博喻,將奇峯之眾多,奇峯之挺拔,形容得淋漓盡致。如果説,雲鋪海之前的羣峯顯示出一覽無餘的景觀,那麼雲鋪海時雲與峯又被造化呈現出奇妙迷濛的景象。寫羣峯林立之狀是明喻,寫雲鋪海初起之形則是借喻:“白練繞樹”“熔銀散綿”比喻潔白的雲霧像白色的絲綢纏繞青山,又似白銀熔化、絲綿飄散,四處擴展,逐漸地“渾成一片”,瀰漫四空。此時的羣山沉浸在雲海中,只露出角尖,作者又妙語解頤:“類大盤凝脂中有筍脯矗現狀”。“大盤凝脂”喻白色雲海,“筍脯矗現”喻青山挺秀,以小比大,以食品喻雲山,奇特新穎。雲海變幻無常,剛剛還是混沌一片,卻“俄而離散”“萬峯簇簇”又恢復原形。此以簡筆道之。作者寫山為的是襯托雲,寫雲亦是為的襯托山,山與雲相輔相成,才構成“雲鋪海”奇景。寫罷作者又安排一個“小插曲”:雲海雖散,作者頭頂上卻“忽有片雲起為蔭遮”,擋住烈日烤曬,如此善解人意的“片雲”足以與茫茫雲海相映成趣,同樣為作者黃山之遊帶來快感。寫薄暮於西海門觀落日,則將山峯與夕陽相互映襯。由獅子峯至西海門山路荒蕪,草高於人,須數十夫芟夷之而後行,可見此行之艱難,更可見作者對於西海門觀落日之強烈嚮往。於西海門處望去,見“東峯屏列,西峯插地怒起,中間鶻突數十峯”,這種兩邊高、中間凹,形似馬鞍的形態使作者想起浙江天台八景之一的瓊台。一年前作者曾有天台之遊,因此才有此“視通萬里”(《文心雕龍·神思》)的“神思”。此時在羣山的背景下,呈現的是一幅壯麗的落日圖:“紅日將墜,一峯以首承之,似吞似捧”。作者把夕陽銜山、欲落未落時的情景描寫得惟妙惟肖,山峯與落日之間的那種戀戀不捨之狀,藉助“承”“吞”“捧”三個動作寫得那麼有情趣,堪稱妙絕。而為欣賞如此美妙落日的作者則付出了頗大的代價,當從西海門下山時,風猛,泉急,沙軟,石險,以致不能戴帽子,不能穿襪子,不敢拄手杖,不敢抬頭,可謂“活受罪”。但就在這種步履維艱的處境中,作者居然還有閒心“左顧右睨,前探後矚,恨不能化千億身,逐峯皆到”,真是野心勃勃,貪婪之極,作者對黃山的感情可謂無以復加。初三日遊記曾提到“海馬”,但未詳寫,故五日遊記乃補敍之,並與前頭呼應。寫“海馬負時”,一是寫其輕捷的動態,“捷若猱猿,衝突急走”,並以“千萬山亦學人奔,狀如潮湧”之山的動態襯托之;二是寫作者的心態:先是恐懼,“俯視深坑、怪峯,在腳底相待。倘一失足,不堪置想”,可謂驚心動魄;繼而又無所謂,生死由之,託孤寄命,一切交給“海馬”,寫得風趣橫生,令人忍俊不禁。作者膽量一放開,反而有羽化成仙之快感,乃令人信服《淮南子》“膽為雲”之説。性格達觀而又不失赤子之心的作者形象至此呼之欲出。
全文最後一節乃尾聲。作者略去了初六至初八日的遊覽活動,因為黃山奇觀大致已道出。遊記從初五日直接跳到初九日,交代結束遊黃山的日期與地點,並回顧“步行五十餘里,入山凡七日”,以概括的總結結束了這篇遊記。
這篇遊記與作者描寫黃山的許多性靈詩一樣,也體現了主性靈的美學思想,即以新鮮、靈活、風趣的語言抒發真情實感,表現個性及描繪藝術形象。作者筆下的松、石、雲、山等藝術形象都寫得生動風趣,通性靈,富有人情味,其中飽含着作者的感情。這是一種人化的自然,而不是客觀的自然之物。作者寫遊記不在於模山範水,而重在表現自己的審美情趣,體現自己達觀、超俗的性格與酷愛自然的天性。文中穿插“海馬”、山僧等人物,不僅增添了遊黃山的興致、風趣,又起到陪襯作者性格的作用。這篇遊記的語言雖平淺樸素,卻活脱傳神,有字立紙上的藝術效果,這與全文大量採用新穎奇妙的比喻密切相關,它們出色地完成了描寫黃山景物與表現作者性格的任務。 [2] 

遊黃山記名家點評

福建師範大學文學院教授蔣松源《歷代小品山水》:這篇遊記以時間為線索,記寫了縱遊黃山的全過程,詳略得體,情景俱佳。既有日記體的隨宜,又避免了平鋪直敍的弊病。作者寫黃山亦不過寫泉、雲、松、峯,但能別具匠心,別開生面。如寫黃山之松雲:“石似活,似中空,故能伏匿其中,而與之相化;又似畏天不敢上長”。寫雲有曰:“方知雲有高下,迥非一族”。寫落日有云:“紅日將墜,一峯以首承之,似吞似捧”。可謂妙語連珠,非先生不能道也。描摹景物不是以實對實地比擬,而是追摹其靈性,令人拍案稱奇。作者正是立足於自身的感受來記寫景物,記寫登山的全過程,因而不墜凡俗,獨具性靈。記寫海馬負行時的感受,更是生動地説明了這一點。 [3] 

遊黃山記作者簡介

袁枚(1716年—1798年),字子才,號簡齋、隨園老人,錢塘(今浙江杭州)人。乾隆進士,為翰林院庶吉士,出為溧水、沭陽、江寧等縣縣令。年四十即告歸,卜築江寧小倉山,號隨園,以讀書著述為事。性通脱,好賓客,負盛名數十年。其文古雅,長於言情。著有《小倉山房文集》《隨園詩話》等。 [4] 
參考資料
  • 1.    (清)袁枚著;王英志註譯.袁枚詩文註譯.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19年10月:第151—157頁
  • 2.    上海辭書出版社文學鑑賞辭典編纂中心.古文鑑賞辭典·明代·清代·附錄.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2021年1月:第1857-1860頁
  • 3.    蔣松源主編.歷代小品山水.武漢:崇文書局,2010年1月:第176頁
  • 4.    夏鹹淳,陳如江主編.歷代小品文觀止.西安:陝西人民教育出版社,2019年1月:第495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