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遊艾青

鎖定
遊艾青,男,漢族,1965年11月出生,湖北天門人,中共黨員,博士,院首席科學家,研究員。
現任湖北省農業科學院黨委副書記、院長 [6] 
中文名
遊艾青
國    籍
中國
民    族
漢族
籍    貫
湖北天門
出生日期
1965年11月 [6] 
政治面貌
中共黨員

遊艾青人物履歷

1990年07月,江蘇農學院碩士研究生畢業後在省農科院糧食作物研究所工作;
1990年07月,任湖北省農科院糧食作物研究所科技幹部;
2001年03月,任湖北省農科院糧食作物研究所雜交水稻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副主任,其間:2001年7月至2007年6月在武漢大學攻讀博士研究生;
2005年03月,任湖北省農科院糧食作物研究所副所長、黨委委員,其間:2011年11月至2012年1月在湖北省黨政幹部華中師範大學培訓部處級幹部第48期進修班學習;
2013年01月,任湖北省農科院糧食作物研究所所長、黨委委員,其間:2016年5月至2016年7月在省委黨校縣處級幹部進修班學習,2017年6月當選中共湖北省第十一屆委員會候補委員,黨的十九大代 [1-2] 
2018年12月,任湖北省農科院副院長、黨委委員,其間:2019年5月增補為中共湖北省第十一屆委員會委員,2021年5月至2021年7月在省委黨校廳級幹部進修班學習;
2022年02月,任湖北省農院黨委副書記、院長。 [6] 

遊艾青職務任免

2022年2月11日消息,遊艾青擬任省直正廳級事業單位正職。 [5] 

遊艾青參選院士

遊艾青是2023年中國工程院院士增選有效候選人,中國科協提名 [8] 

遊艾青專業成就

長期從事水稻雜種優勢利用研究,具有較紮實的遺傳育種專業基礎理論知識和較熟練的水稻育種技術及組織能力。
曾先後主持和參與多項研究及開發課題,主持“八五”、“九五”國家863項目兩系雜交稻中試開發研究;國家“十五”國家863計劃長江流域超級雜交稻新組合選育課題第二主持人;主持湖北省“十一五”科技攻關重大項目優質、高產水稻新品種選育;主持國家農業科技成果轉化項目“超級雜交稻兩優932試驗示範及配套技術”;擔任國家優質糧食產業工程項目“湖北省農科院水稻區域技術創新中心”(總投資940萬元)和湖北省工程技術項目“湖北省水稻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總投資100萬元)技術負責人。“鄂粳雜1號開發及應用”獲2001年度省科技成果推廣三等獎(排名第一);“兩優培九的引進與應用”獲2004年省科技成果推廣二等獎(排名第一)。
2021年11月3日,遊艾青主持的項目“長江中游優質中秈稻新品種培育與應用”獲2020年度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二等獎。 [4] 

遊艾青人物榮譽

2004年被農業部授予“全國農業科技推廣先進個人”榮譽稱號。
先後在《中國農業科學》、《雜交水稻》、《湖北農業科學》、《科學通報》和《Theoretical and Applied Genetics》上發表論文20多篇,合著專著《雜交水稻制種與栽培技術》,博士論文Identification of QTLs across Recombinant Inbred Lines and Testcross Populations for Traits of Agronomic Importance in Rice已在美國遺傳學會的專業雜誌《Genetics》172: 1287–1300 (February 2006) 上發表。
2023年5月26日,榮獲第三屆全國創新爭先獎章。 [7] 

遊艾青社會兼職

湖北省農作物品種審定委員會委員,湖北省高級專家協會會員,湖北省農學會常務理事。 [3] 

遊艾青研究領域

水稻雜種優勢利用及相關技術 [3] 

遊艾青科技項目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水稻產量QTL熱點區間和褐飛蝨抗性基因快速聚合”;
國家轉基因重大專項重點課題“抗褐飛蝨轉基因水稻培育”;
國家水稻產業技術體系武漢綜合試驗站
農業科研傑出人才及其創新團隊“水稻分子與細胞工程育種創新團隊”
湖北省重大科技創新計劃“優質、高產、多抗水稻新品種選育”
湖北省自然科學基金創新羣體 [3] 

遊艾青科技獎勵

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長江中游優質中秈稻新品種培育與應用” [4] 
國家科技進步特等獎“兩系法雜交水技術研究與應用”
湖北省科技進步一等獎“高檔優質中秈鄂中5號選育與產業化開發”
湖北省科技成果推廣一等獎“高檔優質中秈新品種鄂中5號推廣應用及產業化開發”
農業部農牧漁業豐收獎二等獎“高檔優質稻鄂中5號配套技術應用與產業化” [3] 

遊艾青專利技術

“一種優質多抗水稻光温敏不育系的快速培育方法”獲國家專利
“一種粳型光温敏核不育系的繁殖方法”
“一種篩選抗褐飛蝨水稻的方法及其專用引物” [3] 

遊艾青代表著作

1.Identification of Quantitative Trait Loci Across Recombinant Inbred Lines and Testcross Populations for Traits of Agronomic Importance in Rice ,"Aiqing You , Xinggui Lu , Huajun Jin , Xiang Ren , Kai Liu , Guocai Yang , Haiyuan Yang , Lili Zhu , Guangcun He
2.High-resolution genetic mapping at the Bph15 locus for brown planthopper resistance in rice (Oryza sativa L.) ,Haiyuan Yang, Aiqing You, Zhifan Yang, Futie Zhang, Ruifeng He, Lili Zhu, Guangcun He,"
3.Activation of gibberellin 2-oxidase 6 decreases active gibberellin levels and creates a dominant semi-dwarf phenotype in rice (Oryza sativa L.), Jian Huang, Ding Tang, Yi Shen, Baoxiang Qin, Lilan Hong, Aiqing You, Ming Li, Xin Wang, Hengxiu Yu, Minghong Gu, Zhukuan Cheng
4.Development and validation of a PCR-based functional marker system for the 2 brown planthopper resistance gene Bph14 in rice,Lei Zhou, Zhijun Chen, Xuyong Lang, Bo Du,Kai Liu,Guocai Yang,Gang Hu, Sanhe Li, Guangcun He
5.水稻品種廣親和基因等位關係遺傳分析,中國農業科學 1993
6.合著《雜交水稻制種與栽培技術》,湖北科技出版社,1997 [3]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