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遊手好閒

(漢語成語)

鎖定
遊手好閒是一個漢語成語,拼音:yóu shǒu hào xián。釋義:指人遊蕩懶散,不願參加勞動。出自《後漢書·章帝紀·元和三年詔》。 [1] 
中文名
遊手好閒
拼    音
yóu shǒu hào xián
近義詞
好吃懶做、吊兒郎當等
反義詞
廢寢忘食、夜以繼日、不捨晝夜 [4] 
出    處
《後漢書·章帝紀·元和三年詔》
注    音
ㄧㄡˊ ㄕㄡˇ ㄏㄠˋ ㄒㄧㄢˊ
釋    義
指人遊蕩懶散,不願勞動

遊手好閒釋義

[live by being idle;loaf around;eat the bread of idleness] 遊蕩懶散,不好勞動 [1] 

遊手好閒出處

南朝·宋·范曄《後漢書·章帝紀·元和三年詔》:“今肥田尚多,未有墾闢。其悉與賦貧民,給與糧種,務盡地力,勿令遊手。” [4] 

遊手好閒例句

元 高文秀 《遇上皇》第一折:“打罵你孩兒,有甚勾當,又不曾遊手好閒,惹下禍殃。” [3] 
元·無名氏《殺狗勸夫》:“我打你個遊手好閒,不務生理的弟子孩兒。 [1] 
曹雪芹紅樓夢》第九十五回:賈政知是老太太的主意,又不敢違拗,只抱怨王夫人幾句。又走出來,叫瞞着老太太,背地裏揭了這個帖兒下來。豈知早有那些遊手好閒的人揭了去了。
清·吳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七三回:“遊手好閒,終日不務正業。”
清·吳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七十八回 [1]  :這位督辦,那時候正在上海遊手好閒,無所事事,正好有功夫做那些不相干的閒事。
文明小史》第二回:且説那班應考的武童,大都遊手好閒,少年喜事之人居多。 [2] 
清 王韜 《代上廣州馮太守書》:“遊手好閒之徒,得有所歸。” [3] 

遊手好閒成語辨析

近義詞】:好吃懶做、吊兒郎當、好逸惡勞、不務正業、
反義詞】:奮發有為、吃苦耐勞、奮發圖強、勤勤懇懇 [1] 

遊手好閒成語用法

聯合式;作謂語、定語;含貶義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