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軍事單位)

鎖定
由若干個編成的軍隊一級組織。通常隸屬於。為基本戰術分隊和教育訓練、行政管理單位。一般在營的編成內遂行戰鬥任務。
中文名
外文名
Company(常規連)/Battery(炮兵連)
拼    音
lián
定    義
由若干個排編成的軍隊一級組織
上級單位
下級單位
排或班

歷史背景

由若干排(或班)編組的軍隊一級組織。隸屬營。為基本戰術分隊。一般在營的編成內遂行任務。直屬以上單位的連,稱獨立連,多擔負技術和勤務保障任務。依任務和裝備,分為步兵連(裝甲步兵連、摩托化步兵連、機械化步兵連)、坦克連、炮兵連、導彈連、工兵連通信連、防化連、偵察連、雷達連、電子對抗連、汽車連和勤務連等。

國內沿革

坦克連 坦克連
在中國,清末新軍中設隊(相當於連),隸屬營,轄2~3個排。
1912年,中華民國政府統一軍隊組織名稱時,將隊改稱連。中國人民解放軍自建軍起就有連一級組織。初期主要有步兵連,轄3~4個排,為100~125人。以後,相繼組建了炮兵連、騎兵連工兵連通信連、坦克連、高炮連、鐵道兵連等。連設有連長、政治指導員,建有中國共產黨的基層組織──支部委員會,是行政管理、教育訓練的基層單位。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連的種類不斷增多,專業化程度不斷提高,步兵連的火力和機動力不斷增強。15世紀末至16世紀初,西歐一些國家的僱傭軍隊組建了連。

國外沿革

17世紀30年代,俄軍建立“新制團”後,在步兵、騎兵、炮兵中編有連。
18世紀至19世紀初,歐洲各國普遍編組了步兵連、騎兵連和炮兵連,隸屬團或旅。19世紀下半葉,步兵團內編組了營,下轄連。第一次世界大戰前,一些國家軍隊步兵連的人數為200~250人。第二次世界大戰時,步兵連編配了自動武器和輕型火炮、反坦克武器,一般編120~150人,轄2~3個步兵排、1個炮兵排、1個機槍排。隨着武器裝備的發展,連的種類逐漸增多,編制不斷改進。
進入21世紀,美軍機械化步兵連編120~130人,轄3個步兵排、1個反裝甲分排。俄軍摩步連編110餘人,轄3個摩步排。
發佈者:中國軍事百科全書編審室 [1] 
參考資料
  • 1.    中國軍事百科全書編審室.中國大百科全書·軍事:中國大百科出版社,2007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