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逗笑

(相聲演員)

鎖定
逗笑,原名揭熙,原廣州軍區戰士文工團,中國曲藝家協會理事 [8]  ,廣東省曲藝家協會副主席 [7]  ,廣東省青聯委員, [6]  全國青年曲藝工作者聯盟理事,廣州市曲藝家協會副主席,廣東省文聯第八屆委員會委員,中國曲藝最高獎牡丹獎獲得者 [1]  ,全國相聲大賽最佳逗哏獎獲得者 [2]  ,2013年與趙炎等合作的羣口相聲《東西南北大拜年》登上了中央電視台蛇年春節聯歡晚會。2014年與張國立等合作的曲韻串串燒《年味兒》登上了中央電視台馬年春節聯歡晚會。
本    名
逗笑
民    族
漢族
國    籍
中國
出生地
北京
出生日期
1985年2月27日
畢業院校
解放軍藝術學院
星    座
雙魚座
代表作品
生財無道》《N年以後》《猴島趣聞》《冰雪大巴》
職    業
相聲演員
主要成就
中國曲藝牡丹獎 [1] 

逗笑人物簡介

揭熙,常年參加送文藝進基層系列慰問演出活動,擔任中央電視台《同一首歌》《心連心》《我愛滿堂彩》《一路歡笑》《中國文藝》《回聲嘹亮》等和各大衞視的演出嘉賓。

逗笑個人經歷

1994年跟隨曲藝表演藝術家楊子春老師學習曲藝創作和表演。
1997年在廣州軍區戰士歌舞團入伍。
2004年參加中央電視台春節聯歡晚會特別節目。
2005年加入中國共產黨。
2008年參加中央電視台心連心文藝演出。
2010年獲得中國曲藝最高獎“牡丹獎” [1] 
2012年參加中央軍委春節慰問駐京老幹部文藝晚會。
2012年獲得“南開杯”全國相聲大賽作品、表演雙一等獎 [3] 
2013年表演的羣口相聲《東西南北大拜年》登上中央電視台春節聯歡晚會
2014年表演的曲韻串串燒《年味兒》登上中央電視台春節聯歡晚會
2014年獲得中央電視台全國相聲大賽“五佳演員獎” [4] 
2014年參加中央電視台七頻道“我是一個兵”八一晚會。
2015年和搭檔主持的,以自己的藝名命名的12期大型娛樂電視欄目《逗笑與逗樂》在廣東衞視每週播出。
2016年當選廣東省曲藝家協會理事。
2017年和搭檔的專輯在中央電視台國際頻道播出。
2017年作為解放軍代表團代表赴北京參加全國曲藝代表工作會議。
2018年當選全國青年曲藝工作者協會理事。
2018年當選廣東省文藝志願者協會理事。
2018年當選廣州市曲藝家協會副主席。
2019年5月創作並表演的西河大鼓書《大營救》赴上海蔘加第十八屆羣星獎決賽,並獲得“羣星大獎” [5] 
2019年5月被廣東省文化和旅遊廳聘為“廣東省劇作家”
2019年8月當選廣東省文聯第八屆委員會委員。

逗笑人物特寫

在第五屆中國曲藝牡丹獎“三亞大小洞天杯”全國曲藝大賽三亞賽區的比賽中,有一對相聲選手一出場就能把你逗笑逗樂,他們就是代表廣州軍區參賽的相聲新秀逗笑和逗樂。逗笑與逗樂是兩位勢頭正勁的年輕相聲新秀,他們當初還是小男孩時,就跟着曲藝表演藝術家楊子春夫妻倆,用快板、相聲等曲藝逗歡了全國觀眾。他們在2007年中國侯馬相聲小品年度優秀節目推選大賽中,憑新節目《生財無道》一舉榮獲最佳表演獎、最佳創作獎、最佳逗哏獎、最佳捧哏獎、優秀組織獎等五項大獎。他們又帶着《生財無道》到三亞參加第五屆中國曲藝牡丹獎“三亞大小洞天杯”全國曲藝大賽三亞賽區的比賽,讓三亞觀眾在現場見識了逗笑、逗樂的歡樂,同時也欣賞到《生財無道》幽默和諷刺的精髓。
逗笑比逗樂小半歲,兩人9歲就拜在廣州軍區戰士文工團的表演藝術家楊子春與史琳夫婦門下,學習曲藝表演。拜師一年後,兩人就以出色的舞台表現,憑單絃表演《為了娃娃》捧走廣東省小品大賽一等獎。“逗笑逗樂”的名號也由此一炮打響。1997年,12歲的逗笑與逗樂正式參軍入伍,成為廣州軍區戰士文工團的文藝兵。隨着年紀增長,他們經歷了變聲、變樣的過程,也面臨着表演方式的徹底顛覆。現在,逗笑逗樂最頭疼的就是“作品創作”。如今逗樂、逗笑有了自己創作的相聲作品了,作品《生財無道》,正是逗樂、逗笑和老師楊子春一起創作的。
逗笑的唱,很厲害,詞曲的匹配天衣無縫,聽起來很舒服,更主要的是他能唱出包袱,這個的確是難能可貴。
逗笑與逗樂的作品《冰雪大巴》獲第五屆CCTV相聲大賽(職業組)“二等獎”,逗笑榮獲第五屆CCTV相聲大賽(職業組)“最佳逗哏獎”。

逗笑逗笑、逗樂

逗笑原名揭熙,出生於1985年2月27日,是楊子春妹妹的兒子;逗樂原名王磊,出生於1984年7月22日,是史琳妹妹的兒子。他們倆,一個性子慢,一個性子急,兩人搭配在一起,異質互補,一唱一和,那真是“天生的一對兒”。曲藝界的老前輩看完兄弟倆的表演,都説他們在一起説相聲那真是絕配。
逗笑、逗樂,1994年春節不約而同來到楊子春史琳身邊拜師學藝,到現在已經12年了。兩棵昔日的小幼苗,如今已成台柱子。不過,行裏有句話:“三年出一學徒,十年未必成一戲子。”言外之意,就是學戲不易。為了培養這倆孩子,楊子春史琳夫婦這些年真可謂是煞費苦心。
剛來的時候,來自武漢的小逗樂連普通話都不會説,楊子春史琳就讓來自北京的逗笑給他當語音老師,糾正不準確發音。為此,還專門做過一項硬性規定:在家裏,只要聽見逗樂説一句武漢話,就用木板打掌心。結果,不到半年,逗樂的普通話説得倍兒棒,武漢話卻忘得一乾二淨。
除了手把手向逗笑、逗樂傳授技藝,楊子春史琳夫婦還把南來北往的曲藝名家邀請到家中做客,為兩個孩子面授真傳。軍旅曲藝家劉學智相聲表演藝術家常寶華及弟子牛羣、中國曲協名譽主席羅揚、中國曲協主席劉蘭芳等,都給逗笑、逗樂當面指導過。
“台上一分鐘,台下十年功。”天資一品,又得名家嫡傳,逗笑、逗樂的演技與日俱增。1996年7月,學藝不滿3年的兄弟倆和他們的老師一起合演的四人單絃《井崗美味》,在全軍曲藝比賽中獲得第一名。兄弟倆被吸收為“一團火”演出隊的編外演員。
兄弟倆一邊上學,一邊演出,在其後的幾年中,佳作迭出,聲名遠播。越來越多的觀眾喜歡上了他們,迷戀上了他們。兄弟倆有時到菜市場買菜,人家總是半買半送;有時出門打的,人家不收錢或少收錢;甚至到理髮店理髮,都有人圍觀,藉機問長問短。
為了不影響他們在校學習,那一時期,一般性的商業演出都被老師擋了回去。可有一次,肇慶舉辦一場大型演出,點名非要逗笑、逗樂參加。因為第二天要參加期中考試,老師沒有答應。這下,舉辦方不幹了,説如果逗氏兄弟不來,你們其他演員就不用來了。看到沒,要説牛,這才是真的牛!
常言説:“沒有舌頭不磨牙的。”可人家逗笑、逗樂,留着同樣的髮型,穿着同樣的服裝,揹着同樣的書包,就連走路都邁着同樣的步伐,簡直就是一對兒孿生兄弟。他們台上是一對兒好搭檔,生活中是一對兒好夥伴,從小到大沒有治過氣。不過,排練和演出的時候,要是誰不認真出了錯兒,給對方逮住,批評起來那是相當嚴厲。如果不認錯,就是説破天也不行。
作為專門人才,兄弟倆中學畢業即被特招入伍,前年又被轉為文職幹部,他們的幹勁更足了。現在,只要聽説下部隊演出,總是走在最前頭。兄弟倆現在既能編又能演,可是身後的眼線仍然死死盯住,只要稍微有所放鬆,休想躲過老師的火眼金睛。這不,前不久,駐粵某師要搞一次慶典,楊子春帶逗笑、逗樂隨軍區文工團到該師參加排練。當時,烈日當空,露天劇場熱浪襲人,演員們從排練場上下來,就往停在一旁的空調大巴里跑。大汗淋漓的逗笑、逗樂隨着大家上了車,被楊子春發現,當下無話,等排練完回到家中,一場批鬥會開始了。當着全家人的面,楊子春毫不留情地説:“學藝和做人到什麼時候都不能分開。要説演技,很多地方,你們倆已經很不錯了,在全國全軍也都獲過獎。如果要發個文憑,我看在演技方面你們可以畢業了。但是,做人這門課,你們還差得遠,還得向台下的官兵學習。我們在台上演出,又蹦又跳,曬會兒太陽就想往空調車裏跑,那些坐在台下的戰友們,他們跟我們一樣曬太陽,並且一動也不能動,他們不熱嗎?他們往哪裏跑呢?你們這樣子,台下的官兵看了會怎麼想?你們也許會説,別人能做,我們為什麼不能做?那我問你們,好的你們為什麼不學,偏要跟不好的學?”
嚴厲的批評,讓兄弟倆無地自容,他們當即做出了深刻的自我反省。第二天,還把老師常説的一句話寫成警示牌掛在卧室的門上——“只有把官兵往眼裏放,官兵才能把我們往心上放!”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