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送薛存義之任序

鎖定
《送薛存義之任序》是唐代文學家柳宗元任永州司馬員外置同正員時創作的一篇文章。文章宣揚官吏是公僕,人民是主人的思想,這是以元和初期永州零陵縣發生官吏瀆職,農民暴動這一事件為依據提出的思想觀點,對圓滿處理事件的薛存義的政績予以評價。這是柳宗元“明道”文學的代表作。全文首尾呼應,緊扣主題,前抑後褒,盡規勸警戒之意。
作品名稱
送薛存義之任序
作    者
柳宗元
創作年代
中唐
作品出處
唐宋八大家文鈔
作品體裁
散文

送薛存義之任序作品原文

送薛存義之任序
河東薛存義將行,柳子載肉於俎,崇酒於觴,追而送之江之滸,飲食之。
且告曰:“凡吏於土者,若知其職乎?蓋民之役,非以役民而已也。凡民之食於土者,出其什一傭乎吏,使司平於我也。今我受其直,怠其事者,天下皆然。豈惟怠之,又從而盜之。向使傭一夫於家,受若直,怠若事,又盜若貨器,則必甚怒而黜罰之矣。以今天下多類此,而民莫敢肆其怒與黜罰者,何哉?勢不同也。勢不同而理同,如吾民何?有達於理者,得不恐而畏乎!”
存義假令零陵二年矣。蚤作而夜思,勤力而勞心,訟者平,賦者均,老弱無懷詐暴憎,其為不虛取值也的矣,其知恐而畏也審矣。
吾賤且辱,不得與考績幽明之説;於其往也,故賞以酒肉而重之以辭。 [1] 

送薛存義之任序註釋譯文

送薛存義之任序詞句註釋

①薛存義:亦河東人,與作者同裏。
②河東:今山西境內黃河以東之地。
③滸:水涯。
④役:驅使。
⑤傭:僱傭。
⑥直:同“值”,謂傭工價值。
⑦蚤:同“早”。
⑧的:確實。
⑨考績幽明:《書》:“三載考績。三考,陟幽明。”謂三載一考,三考,則能否幽明有別。黜退其幽者,而升進其明者。 [1]  [2] 

送薛存義之任序白話譯文

河東人薛存義將要離開這裏了,我用盆盛這肉,用酒杯盛着酒,追薛存義到水邊,和他一塊喝酒吃肉。
並且告訴薛存義説:“你知道地方官的職責嗎?他們是百姓的僕役,而不是奴役百姓的。凡是靠種地生活的人,拿出他們收入的十分一來僱傭官吏,目的是要官吏公平地為自己辦事。現在的官吏拿了百姓的錢,而不好好給百姓辦事的,普天之下到處那是。他們哪裏只是不好好辦事,而且還要貪污、敲詐百姓的財物。假若家裏僱一個僕人,他接受了你的報酬,卻不好好幹活,而且還盜竊你的財物,那麼你必然很惱怒而要趕走他,處罰他。現在的官吏大多是像這樣的,而百姓卻不敢像對待怠工又偷東西的僕人那樣,盡情發泄自己的憤怒和驅逐責罰他們,這是什麼原因呢?這是因為民與官同主與僕的情況和地位不同啊。雖然情況和地位不同,道理都一樣,究竟應該怎樣對待我們百姓?懂得這個道理的人,能不感到害怕而有所警惕嗎!
薛存義代理零陵縣令兩年了。在這期間,他清早就起來辦事,夜裏還在考慮問題,勤勤懇是,盡心竭力。使打官司的得到公平處理;使納税的人得到公允的負擔。無論老少都對他心不懷欺詐,面不露憎恨,這證明他確實沒有白拿百姓的錢,他是懂得不好好給百姓辦事還要敲榨百姓財物的可怕而有所警惕的。
我現在是受貶謫、地位低下的人,不能參與考核官吏政績的優劣而提出應該升降的意見;因此,當薛存義將要離開的時候,我為他餞行,並寫了這篇贈序。

送薛存義之任序創作背景

《送薛存義之任序》是柳宗元任永州司馬員外置同正員時所作,是送永州零陵縣令薛存義到別處赴任時寫下的作品。 [3] 

送薛存義之任序作品鑑賞

送薛存義之任序整體賞析

這篇贈序體的議論文開頭是以送別開始,結尾是以送別結束,其中間跟着來論“吏治”,首尾呼應,結構完整,雖然只有短短的一百三十二字,但是文章本身也就是一段具備起、承、轉、合的完整論述。
全文共有三段,先敍江邊餞別,然後引入正題,前規後頌,與正反相形中,表達了柳宗元對於官理民生的精闢見解,以及對當時政治現實的批判。
以論吏職一段尤為精彩,柳宗元本是在送別之際對薛存義諄諄相告官吏的職責,但是卻不把所告對象侷限在薛存義一人之上。先由“凡吏於土者,若知其職乎”發問,使所論之文具有普遍意義,隨後提出了“蓋民之役,非以役民而已也”,這個 着閃耀民主進步思想的“官為民役”的命題。隨之引出由此而來民對官的要求,即農民將自己收入的十分之一用來僱傭官吏,是為了讓官吏為自己處理事情。但為官者多不能盡其職。於是柳宗元筆鋒一轉,斥責當時官吏“受其直”“怠其事”,違背了民“傭乎吏的本義”,又“天下皆然”,展現出當時官場的普遍腐敗。“豈惟”二句,又更推進一層,不僅“怠之”,更是“盜之”,對當時吏治的揭露尖鋭深刻。接着,又用“傭一夫於家”的比喻將人民黜罰不稱職的官吏的合法性説得明白透徹。但隨之柳宗元又筆鋒一轉,一句頓跌,指出儘管當今的官吏皆是這一類人,但人民卻不能充分表達自己的憤怒和行使黜罰之權,原因在於“勢不同”。其後四句再轉“勢不同而理同,如吾民何?”“有達於理者,得不恐而畏乎!”筆筆跳躍,句句變化,層層深入,毫無拘章之態。在簡單的前置後引出主題,得出結論,再説明理由,而讓人有更深的瞭解,舉卑近之例,並提出質疑,而又作出解答。正如清人孫琮所言此篇“妙在筆筆跳躍,如生龍活虎,不可逼視”。
最後,柳宗元將論述官吏的職責,又落回到題目,頌揚薛存義的政績,並把對朋友熱情的勉勵歸為送別一事。
整篇文章由送別開始,又由送別結束,中間借送別論述吏職,首尾呼應,於平易中見功力,於端直中見曲折,簡樸而有深情後移,因而謂之“精能”之至,而又變化多姿。
此文是柳宗元最富於民主性色彩的作品之一。在這裏作者十分明顯地提出了“官為民役”的進步觀點,用“民之役非以役民”的句子,明瞭正常的官民關係,用“蚤作而夜思,勤力而勞心”,使“訟者平,賦者均,老弱無懷詐暴憎”的字樣,表述了他所設計的理想的封建社會的統治秩序。在文中還對現世中貪官污吏魚肉百姓、殘害人民的行徑進行了猛烈的抨擊,“天下皆然”四個字便道出了社會的黑暗,他暗示人民有黜罰這些官吏的權力,所以不能使用這種權力是因為形勢不同,他告試官吏要有所警覺。這表明他已看到人民的力量,也在某種程度上反映了人民的願望和要求。文章從送別始,以送別終,中間借送別論吏治,首尾呼應,緊扣主題,前抑後褒,盡規勸警戒之意,且見解卓越,民主味濃,非一般作者所能企及他的“吏者人役”的觀點,更是那個時代極其難能可貴的思想。 [2]  [5] 

送薛存義之任序名家點評

明代鍾惺:此篇文勢圓轉,如珠走盤,略無滯礙。(《山曉閣選唐大家柳柳州全集》卷一)
清代何焯:此序詞稍偏激,《孟子》雖發露,猶自得其平也。(《義門讀書記》)
清代劉熙載:柳州《送薛存義之任序》,可謂精能之至。(《藝概·文概》) [2] 

送薛存義之任序作者簡介

柳宗元(773—819),唐代文學家、哲學家。字子厚,河東解(今山西運城西)人。世稱“柳河東”。貞元九年(793),二十一歲的柳宗元進士及第,授校書郎。二十六歲又中博學宏詞科,調藍田尉,升監察御史裏行。與劉禹錫等參加主張改革的王叔文集團,任禮部員外郎。“永貞革新”失敗後,被貶為永州司馬。後遷柳州刺史,故又稱“柳柳州”。與韓愈倡導古文運動,同被列入“唐宋八大家”,並稱“韓柳”。散文峭拔矯健,説理透徹。山水遊記多有寄託,尤為有名。寓言筆鋒犀利,詩風清峭幽遠。著有《河東先生集》。 [4] 
參考資料
  • 1.    沈德潛 選.唐宋八大家文.長沙:嶽麓書社,1995:214-215
  • 2.    張學忠.唐宋八大家文觀止.西安:陝西人民教育出版社,2019:94-96
  • 3.    盧崎哲彥 陸建林.論柳宗元《送薛存義之任序》[J].柳州師專學報,2001(2):7-13
  • 4.    蕭滌非 等.唐詩鑑賞辭典.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1983:1406
  • 5.    錢荃.文莫貴精能變化——柳宗元《送薛存義之任序》與韓愈《送董邵南遊河北序》之比較[j].現代語文(學術綜合),2017(1):1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