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退思補過

鎖定
退思補過(拼音:tuì sī bǔ guò)是一個成語,最早出自於春秋·左丘明左傳·宣公十二年》。 [1] 
退思補過(退思:官吏退朝後檢查自己的言行)指事後反省過錯,有沒有錯誤必須補正的地方。連動式結構,在句中一般作謂語、賓語。 [1]  [4] 
中文名
退思補過
拼    音
tuì sī bǔ guò
近義詞
撫躬自問
反義詞
不知悔改
出    處
《左傳·宣公十二年》
注音字母
ㄊㄨㄟˋ ㄙ ㄅㄨˇ ㄍㄨㄛˋ
語法結構
連動式
語法屬性
作謂語、賓語

退思補過成語出處

春秋·左丘明左傳·宣公十二年》:“林父之事君也,進思盡忠,退思補過,社稷之衞也,若之何殺之?” [1] 
後世據此典故引申出成語“退思補過”。 [1] 

退思補過成語典故

晉景公即位後的第三年(公元前597年),楚莊王因鄭國時叛時服,親率大軍圍攻鄭國國都新鄭(今屬河南),六月攻破都城,迫使鄭歸降於楚。 [2]  [3] 
鄭國之前曾派人向晉國求救,晉景公便派出將領率軍救援,於是分別任命荀林父、士會和趙朔為三軍元帥,讓先谷、郤克和欒書輔助他們,又以趙括、趙嬰齊為中軍大夫,鞏朔、韓穿為上軍大夫,荀首、趙同為下軍大夫,韓厥為司馬,另外還有數十位將軍率領着擁有六百輛兵車的大軍,浩浩蕩蕩地從都城絳州向鄭國進發。 [2]  [3] 
晉軍來到黃河口,前哨打探到由於鄭國都城久被楚軍圍困,救援又遲遲不到,已經向楚國投降了,楚軍也正要回國,中軍元帥荀林父召諸將商議對策。上軍元帥士會説:“既然楚軍已退,那我們現在就沒有理由和楚軍作戰了,我看還是撤軍吧!”荀林父也表示贊同,於是命令班師回國。這時軍中一員將軍上前説道:“我們晉國之所以能稱霸諸侯就是因為我國能扶危救難,而今鄭國是迫不得已才投降楚國的,如果我們能打敗楚國,鄭國必定會歸附我國;反之,現在撤兵的話,那些小國便會瞧不起我晉國了。如果元帥決意要班師,我願意率領本部人馬同楚軍決一死戰!”荀林父一看是中軍副將先谷,説道:“楚軍兵強將廣,而且是楚王親自帶領,你這樣去就如同以卵擊石啊!”先谷咆哮着説:“與其讓別人説晉國人膽小如鼠,還不如讓我死於陣前!”説完便衝出了軍營。趙同,趙括兩人,佩服先谷的勇氣,也帶着部下隨他一同渡過了黃河。 [2]  [3] 
荀首聽説三人的部隊過了黃河,大吃一驚,趕緊把這事告訴了司馬韓厥。韓厥來到中軍問荀林父:“元帥不知道先谷他們過河的消息嗎?他們三人必敗無疑。現在是您總領着中軍,如果喪師,主要的責任是在您啊!”荀林父大驚,不知如何是好。韓厥説:“既然事已至此,現在只好與楚軍交戰,打勝了您還有功,萬一失敗了,責任由六個人均分,也不至於您獨自承擔了。”荀林父只好傳令三軍渡黃河。 [2]  [3] 
隨後,楚莊王掌握荀林父不能有效制約軍權這一弱點戰勝晉軍。這年秋天,剩下的晉軍慘敗回國。荀林父請求晉景公處死自己。晉景公準備答應時,士貞子力諫晉景公,聲稱:“荀林父侍奉國君,進,想着竭盡忠誠,退,想着彌補過錯,是捍衞國家的人。”最後,晉景公聽從了諫言,不但沒殺荀林父,還讓他官復原位。 [2]  [3] 

退思補過成語寓意

在人生的過程中,成功固然可喜可賀,但失敗也未必就顯得倉皇落寞。對於以品德修身的人來説,失敗看上去儘管讓人傷感,但它不過是人生的一種表現,沒有可悲之處。可悲的是,不知道從失敗中找出導致失敗的人格和道德方面的缺陷。所以,對待失敗,要學會“退思補過”,也就是先賢們所要求的修身“自省”。 [3] 

退思補過成語運用

  • 成文用法
“退思補過”指事後反省過錯,有沒有錯誤必須補正的地方。連動式結構,在句中一般作謂語、賓語。 [1]  [4] 
  • 運用示例
漢·司馬遷《史記·晏列傳》:“至其諫説,犯君之顏,此所謂‘進思盡忠,退思補過’者哉!” [1] 
宋·王禹傭《為兵部向侍郎謝恩表》:“幸犬馬之力未甚衰殘,謹當知無不為退思補過。” [1] 
清·無名氏《杜詩言志》卷五:“故必進思盡忠,退思補過,庶幾無愧於夙夜在公之義。” [4] 
參考資料
  • 1.    王濤等編著. 中國成語大辭典 新一版·辭海版[M]. 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上海世紀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2007.03:1101
  • 2.    (明)馮夢龍原著;宋開金改寫. 東周列國志[M]. 北京:北京少年兒童出版社, 2009.06:109-110
  • 3.    顏明德編著. 中華儒學課 三千年中國智慧精華讀本[M]. 北京:現代出版社, 2016.03:106-108
  • 4.    退思補過的解釋|退思補過的意思|漢典“退思補過”詞語的解釋  .漢典[引用日期2024-0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