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近交衰退

鎖定
近交衰退產生的原因是近交增加了有害等位基因純合幾率,導致個體適應能力下降,同時這也是近親交配產生致病基因的原因之一。種羣變小是導致近交衰退的主要原因,在實際研究中發現近交衰退並非一定明顯表現出來,這可能有以下幾個主要的原因遺傳負荷的淘汰、在較好的環境下近交衰退會表現不明顯、並非能在所有性狀中檢測到近交衰退、近交衰退只出現在某些發育階段和不同家系、種羣、個體中的近交衰退程度不同。這提示我們近交衰退與生態及遺傳密切相關。
中文名
近交衰退
外文名
Inbreeding depression
產生原因
近交增加了有害等位基因純合幾率
出現方向
發育階段和不同家系、種羣、個體
相    關
與生態及遺傳密切相關

近交衰退什麼是近交衰退

近交衰退:有親緣關係的親本進行交配,可使原本是雜交繁殖的生物增加純合性,從而提高基因的穩定性,但往往伴同出現後代減少、後代弱小或後代不育的現象.
近交衰退發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從遺傳學的角度解釋主要有兩點:
有害的隱性基因的暴露。一般病態的突變基因絕大多數都是隱性的,處於雜合狀態時是不表現出病態或不利的性狀。這些有害基因的作用可被顯性的雜合子等位基因所掩蓋,經過一段近親繁殖純合的基因(純合子)比例漸漸增多,於是有害的隱性基因相遇成為純合子而顯出作用,出現了不利的性狀,對個體的生長髮育、生活和生育等產生明顯的不利影響。例如雜種動物所帶有的不育的隱性基因往往被其顯性的等位基因所掩蓋,而不表達其不育的性狀,但由於純育,動物的純合性逐漸增高,不育的現象也就表現出來了。
多基因平衡的破壞。個體的發育受多個基因共同作用的影響,雖然其中每個基因的作用效應微小。對環境適應較好的野生或雜交動物,由於自然選擇的作用有利於保存那些生物適應能力較強的基因組合具有平衡的多基因系統,近交繁殖往往會破壞這個平衡,造成個體發育的不穩定。

近交衰退近交衰退的影響

從一個供繁殖的種羣培育和建立一個近交系時,往往需要從雜交羣或幾個近交系開始才能成功 [1] 
近交幾代後,有些分離基因系可以因生育或生活率低而斷絕;留下的受近交衰退影響較小的後代,有些可以維持下來,而另外的也可能最後被淘汰。
也由於同樣的原因,過去建立的某些近交系,現在只有某些亞系還仍然存在,有些不能全部存活,甚至難以維持。
近交衰退發生的世代規律: [1] 
近交衰退,在近交培育過程中的最初若干世代中表現出來,以後經過一定的人工選擇,帶有純合有害基因的動物被逐漸淘汰,或者由於無意識地保留了一小部分的雜合性,經過5~10代左右的培育繁殖,後代中生育與生活力可以逐漸穩定,不再下降。許多20代以上的近交系,其活性和普通系已經沒有差別。
近交傳代至5—7代時,往往會出現生命力下降,生長繁殖退化,或者出現產仔畸形等情況。
近交傳代至6—7代時,可能出現致死有害基因,並且,這種致死基因隨着近交代數增加,不但不減少反而會升高。(這個基因,必須嚴格防止。)
近交衰退的避免: [1] 
1.防止種羣傳代的終斷,父(母)可參與近交,不計算近交代數。
2.增加飼料營養保證子代生長髮育正常。
3.選擇體質健康、生殖力旺盛的後代。
4.為防止近交繁育過程中出現致死基因,不必用同窩兄妹交配,用同父異母或者同母異父交配。

近交衰退展望

動物的繁育是有規律可循的,否則,更談不上定向培育。品系培育不是一件簡單的工作,否則,科研工作者們不會畢生為之奮鬥 [1] 
基本規律可以用公式或公理、推論來描述,當公式公理推論的組合方式眾多的時候,其複雜度之大,是可以想象得到的。更何況,對於遺傳學的認識,還有許多尚未搞清的地方。於是,我不能輕易的否定一種做法,當然也不能輕易的肯定一種做法。
近交系的培育,要到20世代以上才能育成,若以八個月一代計算,也需要十幾年的時間,這還不算中間出現的純化阻力。要有一定規模的數量才能達到選優汰劣,留下優良純合子的目的。對鴿的培育來説,這兩個條件于都難以實現。
不過幸好,前輩們已經做了大量的工作。也許要做的只是保持其純合度就可以了,而面對近交帶來的衰退,也許,可以適時引入一隻同源異羣優秀雄鴿,既恢復家中近交羣的活力,又不致於淡化種羣的純合度。或者,適當的時候,回頭做做姑侄交。
對近親繁殖的學習,“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有些東西不求甚解,也不無不可。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