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農業部野外科學觀測試驗站

鎖定
農業部重點野外科學觀測試驗站是國家農業科技創新的重要組成部分,與國家和農業部重點開放實驗室、國家農業科技創新中心、產業技術體系等共同構成了農業研究基地,是農業科學研究依賴的重要基礎平台。重點野外科學觀測試驗站實行“開放、流動、競爭、聯合”的運行機制。
中文名
農業部野外科學觀測試驗站
基本情況
農業部野外科學觀測試驗站
主要任務
農業部重點野外科學觀測試驗站
運行機制
立足現有,優化佈局

農業部野外科學觀測試驗站基本情況

農業部野外科學觀測試驗站是農業科技創新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為加快農業科學技術創新,建立我國農業野外科學觀測試驗站體系,獲取長期、穩定、直接、綜合的原始資料和基礎數據,進一步完善農業野外科學觀測網絡體系,更好地為農業資源環境管理工作和新農村建設服務,2005年,我部在全國開展了農業野外科學觀測試驗站評估命名工作。在全國農業科研單位和農業大學申報的基礎上,農業部組織有關專家進行了評審,共命名了58個農業部野外科學觀測試驗站(農科教發[2005]14號),並下發了農業部重點野外科學觀測試驗站管理辦法(試行)。
2008年,農業部辦公廳下發了關於開展重點野外科學觀測試驗站中期評估的通知,我部組織專家對58個野外科學觀測試驗站進行了評估,全部合格,並又補充命名了10個農業部野外科學觀測試驗站,至此,全國共有68個農業部野外科學觀測試驗站。其中農業部屬三院32個、教育部大學7個、省屬科研及教學單位29個。另外,科技部在全國遴選、建設了105個國家野外觀測研究站,其中我部中國農科院有5個,他們是區劃所的湖南祁陽農田生態系統國家野外科學觀測研究站、國家土壤肥力與肥料效益監測站網、內蒙古呼倫貝爾盟草原生態國家野外科學觀測研究站;作物所的國家農作物種質資源野外觀測研究圃網;灌溉所的河南商丘農田生態系統國家野外科學觀測研究站等。

農業部野外科學觀測試驗站主要任務

其作用是:
1、長期、定點、系統地監測全國主要類型農區的農業土壤、自然資源、生態環境因子、農作物種質資源等演變、變化狀況等。
2、對各種農業資源和生態環境現狀、變化及其發展趨勢進行評價,找出制約農業資源與生態環境的關鍵因子,尋求自然、經濟和人為壓力下的農業資源與生態環境條件變化下的聯繫。
3、進行農業災害(病蟲、低温霜凍、旱澇等)的監測預報與損失評價;農作物產量預報與管理決策;提供衞星遙感重要地面參數,開展温室氣體源排放及其影響評價。
4、對主要水域生態系統的生態環境和生產性能進行長期監測,為維護水生生物的生態安全和可持續發展提供研究平台。

農業部野外科學觀測試驗站運行機制

(一)立足現有,優化佈局。根據我國處於社會主義初級階段、面臨資源與環境的雙重製約等基本國情,把握我國科技發展水平的現狀與經濟實力,在現有農業野外科學觀測試驗站的基礎上,採取重組、合併、添加、改善和創建相結合的方法,統籌規劃,佈局合理,形成覆蓋全國的農業野外科學觀測試驗站體系。
(二)理清層次,重點支持。根據“有所為、有所不為”的原則,重點突破,整體推進,建立不同層次結構的農業野外科學觀測試驗站管理體系。對於基礎條件好、研究力量強、有代表性和全局性的野外試驗觀測站,給予優先考慮和重點支持。並將國家野外科學觀測站的建設與地方建設相結合,以調動地方、企業和社會的積極性。
(三)整體銜接、功能互補。農業野外科學觀測試驗站的建設要與農業科技的組織機構、院所佈局、學科研究方向調整相結合,推動新的組織體系、管理體制、運行機制的建設,使整個體系成為結構合理、層次分明、互為補充的合作網絡。
(四)強化開放、動態管理。建立開放、流動、競爭、聯合的運行機制和科學、客觀、公平、有利於創新的試驗站評估體系,實行優勝劣汰的動態管理。

農業部野外科學觀測試驗站申報條件

(一)研究方向要符合國家農業科學發展需要,有鮮明的研究特色,有明確的近、中、遠期研究目標;
(二)具有學科和區域代表性,具有先進的儀器設備,完備的觀測場地和積累5年以上本領域較為完善的基礎數據和研究成果;
(三)具有高水平學科帶頭人和結構合理、穩定的科技隊伍;
(四)具有敬業、團結和組織能力強的領導班子以及健全的各項管理制度並得到貫徹落實;
(五)野外科學觀測試驗站與依託單位有良好的相互依存關係。在事業費、研究費和後勤保障上能夠得到支持。野外科學觀測試驗站與依託單位在研究開發上形成良性循環,有固定運轉經費。

農業部野外科學觀測試驗站數據名單

序號
台站名稱
依託單位
1
農業部公主嶺黑土生態環境重點野外科學觀測試驗站
吉林省農業科學院
2
農業部遷西燕山生態環境重點野外科學觀測試驗站
中國農業科學院
3
農業部洛陽旱地農業重點野外科學觀測試驗站
中國農業科學院
4
農業部廣州熱帶南亞熱帶果樹資源重點野外科學觀測試驗站
廣東省農業科學院
5
農業部長白山野生生物資源重點野外科學觀測試驗站
中國農業科學院
6
農業部南海漁業資源環境重點野外科學觀測試驗站
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
7
中國農業科學院
8
農業部壽陽旱地農業重點野外科學觀測試驗站
中國農業科學院
9
農業部曲周農業資源與生態環境重點野外科學觀測試驗站
中國農業大學
10
農業部公主嶺寒地果樹資源重點野外科學觀測試驗站
吉林省農業科學院
11
農業部呼倫貝爾草甸草原生態環境重點野外科學觀測試驗站
中國農業科學院
12
農業部杭州水稻土生態環境重點野外科學觀測試驗站
浙江省農業科學院
13
農業部鄂爾多斯沙地草原生態環境重點野外科學觀測試驗站
中國農業科學院
14
北京農業信息技術中心
15
農業部廣州赤紅壤生態環境重點野外科學觀測試驗站
廣東省農業科學院
16
農業部祁陽紅壤生態環境重點野外科學觀測試驗站
中國農業科學院
17
農業部昌平潮褐土生態環境重點野外科學觀測試驗站
中國農業科學院
18
中國農業科學院
19
農業部楊凌黃土生態環境重點野外科學觀測試驗站
西北農林科技大學
20
農業部黃渤海漁業資源環境重點野外科學觀測試驗站
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
21
農業部珠江中下游漁業資源環境重點野外科學觀測試驗站
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
22
農業部蘇州水稻土生態環境重點野外科學觀測試驗站
江蘇省農業科學院
23
農業部重慶紫色土生態環境重點野外科學觀測試驗站
西南農業大學
24
農業部泰安温帶果樹資源重點野外科學觀測試驗站
山東省果樹研究所
25
農業部鄭州潮土生態環境重點野外科學觀測試驗站
河南省農業科學院
26
農業部儋州熱帶農業資源與生態環境重點野外科學觀測試驗站
中國熱帶農業科學院
27
農業部張北農業資源與生態環境重點野外科學觀測試驗站
河北農業大學
28
農業部資陽長江上游農業資源與生態環境重點野外科學觀測試驗站
四川省農業科學院
29
農業部呼和浩特農牧交錯帶生態環境重點野外科學觀測試驗站
中國農業大學
30
中國農業大學
31
農業部烏魯木齊乾旱綠洲生態環境重點野外科學觀測試驗站
新疆農業科學院
32
農業部蒙城砂姜黑土生態環境重點野外科學觀測試驗站
安徽省農業科學院
33
中國農業科學院
34
農業部長江中上游漁業資源環境重點野外科學觀測試驗站
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
35
中國農業科學院
36
農業部德州農業資源與生態環境重點野外科學觀測試驗站
中國農業科學院
37
農業部安仁有害生物防治重點野外科學觀測試驗站
湖南省水稻研究所
38
農業部會川馬鈴薯資源重點野外科學觀測試驗站
甘肅省農業科學院
39
農業部廊坊有害生物防治重點野外科學觀測試驗站
中國農業科學院
40
農業部黑龍江流域漁業資源環境重點野外科學觀測試驗站
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
41
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
42
中國農業科學院
43
農業部壽光環渤海農業資源與生態環境重點野外科學觀測試驗站
山東省農業科學院
44
農業部武昌花生資源重點野外科學觀測試驗站
中國農業科學院
45
農業部鎮原黃土旱塬生態環境重點野外科學觀測試驗站
甘肅省農業科學院
46
農業部南昌紅黃壤生態環境重點野外科學觀測試驗站
江西省農業科學院
47
農業部新疆果樹資源重點野外科學觀測試驗站
新疆農業科學院
48
農業部徐州甘薯資源重點野外科學觀測試驗站
中國農業科學院
49
中國農業科學院
50
農業部長江下游漁業資源環境重點野外科學觀測試驗站
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
51
農業部昌平畜禽資源重點野外科學觀測試驗站
中國農業科學院
52
農業部沙爾泌牧草資源重點野外科學觀測試驗站
中國農業科學院
53
農業部廣州有害生物防治重點野外科學觀測試驗站
廣東省農業科學院
54
農業部衡水潮土生態環境重點野外科學觀測試驗站
河北省農林科學院
55
農業部望城紅壤水稻土生態環境重點野外科學觀測試驗站
湖南省土壤肥料研究所
56
農業部福安茶樹資源重點野外科學觀測試驗站
福建省農業科學院
57
農業部哈爾濱黑土生態環境重點野外科學觀測試驗站
黑龍江省農業科學院
58
湖北省農業科學院
59
農業部吳橋農業水資源及其高效利用重點野外科學觀測試驗站
中國農業大學
60
農業部北京漁業資源與環境重點野外科學觀測試驗站
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
61
農業部太白小麥條鏽病菌重點野外科學觀測試驗站
西北農林科技大學
62
農業部張掖綠洲灌區農業生態環境重點野外科學觀測試驗站
甘肅省農業科學院
63
農業部新鄉矮敗小麥重點野外科學觀測試驗站
中國農業科學院
64
農業部環境保護科監所
65
農業部玉樹高寒草原資源與生態環境重點野外科學觀測試驗站
中國農業科學院
66
中國農業科學院
67
農業部章古台沙地種質資源優化及生態環境修復重點野外科學觀測試驗站
遼寧風沙地改良利用所
68
農業部鄱陽湖區紅壤耕地質量與環境重點野外科學觀測試驗站
江西省紅壤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