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農業部蘭州黃土高原生態環境重點野外科學觀測試驗站

鎖定
中國農業科學院蘭州畜牧與獸藥研究所區域試驗站佔地面積2400畝,始建於1984年,已有20餘年的歷史,擁有國有土地使用證,地理座標為東經103°45′,北緯36°01′。該站位於甘肅省蘭州市七里河區彭家坪鄉龔家灣村,距研究所本部(小西湖)8公里,地處我國黃河上游,黃土高原西部半乾旱丘陵溝壑渠峁區,屬蘭州盆地黃河南岸的三級階地。
中文名
農業部蘭州黃土高原生態環境重點野外科學觀測試驗站
佔地面積
2400 畝
位    置
甘肅省蘭州市七里河
始建時間
1984年
該地區黃土層厚度達150m,是我國西部黃土高原的典型地帶,具有重要科學地位。已開發利用的水、電、路、渠、林網配套的試驗用地500畝,配套機井3眼(單井出水量60~75m/h),水渠4000m,輸水管線1200m,30kV高壓輸電線路3000m,瀝青道路2000m,田間道路5000m。擁有各類種植、收穫、加工農業機械29台套,實驗分析儀器設備30餘台件。各類建築總面積6820㎡,其中辦公用房1390㎡,各類實驗室400㎡,學術報告廳150㎡,會議室80㎡,職工宿舍135㎡,各種庫房674㎡,生產性用房3400㎡,機井泵房225㎡,雞、兔、牛、羊養殖場996㎡。固定資產總額2412.82萬元(不計土地增值)。除此之外,建有投資1200萬元的獸藥GMP標準化生產車間,250萬元的標準化動物實驗房,500萬元的“農業部蘭州黃土高原生態環境重點野外科學觀測試驗站” [1]  、“中國農業科學院蘭州黃土高原生態環境野外科學觀測試驗站”、“中國農業科學院蘭州農業環境野外科學觀測試驗站”等三個野外觀測試驗站。野外觀測站的觀測項目包括氣候、土壤和太陽輻射等15個要素。與甘肅省氣象局、甘肅省氣象研究所和蘭州市氣象局合作建成了蘭州市氣象局大窪山試驗觀測站,觀測站編號W3424,主要觀測要素6個,已進入國家氣象台網觀測網絡,為本地區的經濟發展和人民生活發揮了重要作用,實現了野外觀測數據的共建、共享、共用。隨着研究所科學事業的發展,進入區域試驗站的科研項目將不斷增加。
區域試驗站現有固定人員16名,非固定人員4名,客座研究人員3名。目前承擔的科學研究項目7個,科研總經費390萬元,建設項目2個,經費621萬元。建成了定位觀測數據庫、試驗研究數據庫、視頻資料數據庫和試驗站本底資料庫等四個數據庫。種植國內外優質牧草40餘種,包括有中蘭一號和甘農系列苜蓿新品種、隴東苜蓿、Spread 2 苜蓿、藍莖冰草、沙拐棗、檸條等。“十一五”期間,出版專著3部,公開發表科技論文97篇,獲甘肅省科學技術進步二等獎1項,中國農業科學院科學技術成果一等獎1項,培養了2名博士和6名碩士。與中國氣象局蘭州乾旱氣象研究所、中國科學院蘭州分院、蘭州大學、甘肅農業大學、甘肅省草原生態研究所、甘肅省中醫學院等科研院所及美國、法國、加拿大、德國等國建立了良好的學術交流和合作研究關係。依託中國農業科學院蘭州畜牧與獸藥研究所的“農業部蘭州黃土高原生態環境重點野外科學觀測試驗站”已成為我國草業、畜牧、中獸醫及獸藥研究的綜合性試驗基地,承擔了本區域相關科研、教學、生產單位的科學研究及中試任務。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