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轉嫁税

鎖定
轉嫁税是指在商品流通過程中,納税人通過提高商品銷售價格或壓低商品購進價格的方法,將税收負擔轉嫁給商品購買者或商品供應者的行為。轉嫁税意味着税負的實際承擔者不是直接繳納税款的人,納税人通過轉嫁税,自己並不承擔實際税負
中文名
轉嫁税
類    別
税種
所屬領域
經濟學
類    型
經濟學術語

轉嫁税基本定義

商品經濟社會中,納税人在商品交換過程中通過轉嫁税來尋求自身經濟利益最大化是一種客觀經濟現象,具有相當普遍的特徵。由於轉嫁税是税收負擔在納税人與負税人之間實現的再分配,對於整個社會來説,既不會增加税收總量,也不會減少國家的税收總量,沒有傷及國家利益,也不違反税法,因此納税人可以結合商品市場供求變化,把握轉嫁税規律,給自身帶來税收籌劃空間。轉嫁税的過程主要受價格、商品供需彈性係數税種等因素的影響,並藉助它們加以實現。

轉嫁税影響因素

供求彈性對轉嫁税的影響
轉嫁税的方法很多,一般包括前轉後轉、混合轉、消轉、税收資本化等。前轉,即在經濟交易中,納税人通過提高其商品或服務的價格,將所納税款加在價格上,轉移給商品或勞務的購買者。比如,生產廠家將其產品課徵的税款,通過提高出廠價格,把税負轉移給批發商,批發商再把轉嫁税給零售商,最後零售商再把轉嫁税給消費者。這樣,消費者必須付出包括部分或全部税收在內的價格購買商品和勞務,名義上納税人是商品或勞務的出售者,實際上税收負擔的最終承擔者是商品或勞務的購買者。後轉,通過壓低進貨購進價格將税負轉移給貨物供應者負擔。混合轉,納税人將應納税額一部分向前轉嫁給商品購買者,另一部分則向後轉嫁給商品供應者。税收資本化,納税人購買資本商品時,將資本可預見的未來應交税款從所購資本的價格中作一次性扣除,從而將資本未來的應交税款全部或部分轉嫁給出售者。由此可見,納税人應根據市場的特點和自身所處的地位及納税身份,尋找適合自己的籌劃方法和途徑。
轉嫁税過程是通過價格變動來傳導的。在廠商自主決定價格的情況下,政府向廠商徵税,廠商將採取變動商品價格的辦法來轉移其繳納的税額,轉嫁的程度取決於價格變動程度。在市場經濟中,廠商的價格很大程度上受供求規律支配,需求變動影響價格,供給的變動反作用於需求,商品的價格隨着供給和需求的變動上下波動。商品價格的高低,取決於商品的供需彈性。供過於求時,價格難以提高,供小於求時,價格上升。價格低,人們購買得就多,收益就大;價格高,人們購買得就少,進而影響經營收益。因此,從根本上説,商品供需彈性(商品或勞務的供應或需求量對於價格升降作出的反應)決定着轉嫁税的實現程度。税負能否轉嫁,納税人能否據此進行税收籌劃,主要看其怎樣掌握市場供求變化,以及怎樣引導這種變化。
當需求無彈性時,對商品或勞務徵税而提高價格時,購買者對價格變動沒有反應,商品完全不可替代,無論價格高低,購買者可以承受,這時,納税人可以提高商品價格來增加收益,同時將税收負擔全部轉移給消費者;當需求完全有彈性的情況下,因徵税而提高價格則會降低購買者對該商品的需求喜好,尋求其他商品替代,税負也無法轉移出去,這時,納税人較難通過價格來進行税收籌劃,而要通過降低消耗、提高勞動生產率、降低生產成本等手段來提高經濟效益;在供給和需求均有彈性的情況下,供應方可以通過提高價格將税款向前轉移給購買方負擔,但價格的上升會引起需求量的下降,從而使供應方所繳税款既不全部由供應商負擔,也不能全部歸購買方負擔,只能由供應商和購買方共同負擔,轉嫁税多少取決於供求彈性的對比狀況(供求彈性之比=買方負擔份額÷賣方負擔份額)。可以看出,商品需求彈性越大、供給彈性越小,則税負越難向前轉,只能由自己負擔或向後轉,反之亦然。也就是説,買賣雙方在價格變化時產量的調整能力越強,越處於有利地位,可以承擔較少的税負。
市場結構對轉嫁税的影響
在完全競爭市場結構條件下,任何單個廠商都無法影響價格。市場價格是由整個行業供求關係所決定的,價格一旦決定之後,對於每一個生產者而言,這一價格便是既定的。政府徵税後,任何個別廠商都無法在短期內單獨提高相應的商品價格,把税負向前轉移給消費者;在壟斷競爭條件下,單個廠商可以利用自己產品的差異性對價格進行適當調整,税負可向前轉嫁給消費者,但由於沒有形成壟斷市場,税負不能完全轉嫁而保留壟斷利潤。完全壟斷市場結構條件下,整個行業的市場完全被一家廠商所控制,廠商可自行定價,徵税後,壟斷生產廠商很容易將轉嫁税給消費者。
課税範圍對轉嫁税的影響
如果課税範圍較窄,課税商品的需求彈性較大,商品的替代性也較大,消費者可減少對該商品的喜好而增加對其他商品的需求,税負難以轉嫁,將由自己負擔或轉嫁給賣方。反之,税負較易轉嫁給消費者承擔。對生產資料特別是資本密集型產品或生產週期較長的產品課税,其供給彈性小,生產者將很難將轉嫁税出去;對生活資料課税,其需求彈性較小,廠商較容易將轉嫁税給消費者,而奢侈品正好相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