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輪葉馬先蒿輪葉亞種

鎖定
輪葉馬先蒿輪葉亞種〔拉丁學名:Pedicularis verticillata L. subsp. verticillata玄蔘科馬先蒿屬多年生矮本植物,高可達35釐米,主根一般短細,須狀側根不發達;葉基出者發達而長存,柄被疏密不等的白色長毛;葉片長圓形至線狀披針形,莖生葉下部者偶對生,花序總狀,常稠密,苞片葉狀,膜質,有白色長毛;萼常變紅色,花冠紫紅色,花絲前方一對有毛;花柱稍稍伸出。蒴果形狀大小多變,種子黑色,半圓形,7-8月開花。
因為分佈面積很廣,所以該種在體態及花果的大小上頗多變化。
中文學名
輪葉馬先蒿輪葉亞種
拉丁學名
PedicularisverticillataL. subsp.verticillata
植物界
被子植物門
雙子葉植物綱
亞    綱
合瓣花亞綱
管狀花目
玄蔘科
馬先蒿屬
輪葉馬先蒿
亞    種
輪葉馬先蒿輪葉亞種

輪葉馬先蒿輪葉亞種形態特徵

多年生草本,干時不變黑,高達15-35釐米,有時極低矮。主根多少紡捶形,一般短細,極偶然在多年的植株中肉質變粗,徑達6.5毫米,須狀側根不發達;根莖端有三角狀卵形至長圓狀卵形的膜質鱗片數對。莖直立,在當年生植株中常單條,多年者常自根頸成叢發出,多達7條以上,中央者直立,外方者彎曲上升,下部圓形,上部多少四稜形,具毛線4條。葉基出者發達而長存,柄長達3釐米左右,被疏密不等的白色長毛;葉片長圓形至線狀披針形,下面微有短柔毛,羽狀深裂至全裂,長2.5-3釐米,裂片線狀長圓形至三角狀卵形,具不規則缺刻狀齒,齒端常有多少白色胼胝,莖生葉下部者偶對生,一般4枚成輪,具較短之柄或幾無柄,葉片較基生葉為寬短。花序總狀,常稠密,惟最下一二花輪多少疏遠,僅極偶然有全部花輪均有間歇;苞片葉狀,下部者甚長於花,有時變為長三角狀卵形,上部者基部變寬,膜質,向前有鋸齒,有白色長毛;萼球狀卵圓形,常變紅色,口多少狹縮,膜質,具10條暗色脈紋,外面密被長柔毛,長6毫米,前方深開裂,齒常不很明顯而偏聚於後方,後方1枚多獨立,較小,其前側方者與後側方者多合併成一個三角形的大齒,頂有淺缺或無,緣無清晰的鋸齒而多為全緣;花冠紫紅色,長13毫米,管紅在距基部3毫米處以直角向前膝屈,使其上段由萼的裂口中伸出,上段長5-6毫米,中部稍稍向下弓曲,喉部寬約3毫米,下唇約與盔等長或稍長,中裂圓形而有柄,甚小於側裂,裂片上有時紅脈極顯著,盔略略鐮狀弓曲,長5毫米左右,額圓形,無明顯的雞冠狀凸起,下緣之端似微有凸尖,但不顯著;雄蕊藥對離開而不併生,花絲前方一對有毛;花柱稍稍伸出。蒴果形狀大小多變,多少披針形,端漸尖,不弓曲,或偶然有全長向下弓曲者,或上線至近端處突然彎下成一鈍尖,而後再在下基線前端成一小凸尖,長10-15毫米,寬4-5毫米;種子黑色,半圓形,長1.8毫米,有極細而不顯明的縱紋。花期7-8月。 [1] 

輪葉馬先蒿輪葉亞種生長環境

生於海拔2100-3350米的濕潤處,在北極則生於海岸及凍原中。 [1] 

輪葉馬先蒿輪葉亞種地理分佈

該種廣佈於北温帶較寒地帶,北極、歐亞大陸北部及北美西北部。東亞分佈於蘇聯、蒙古人民共和國、日本及我國東北、內蒙古與河北等處,向西至四川北部及西部。 [2] 

輪葉馬先蒿輪葉亞種該種提示

因為分佈面積很廣,所以本種在體態及花果的大小上頗多變化。 [2]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