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軍事地質學

鎖定
本學科是研究與軍事活動有關的地質問題的學科是地質學的一個分支,是地質學與軍事學的交叉學科。它包括:礦產資源、地形地勢、軍事工程、軍事信息等,現代軍事地質學是一門新興的交叉學科,是地質學和軍事學的應用性的緊密結合。
中文名
軍事地質學
外文名
military geology

軍事地質學基本介紹

隨着能源的減少,武器裝備的精良,高科技越來越多應用到軍事上,軍事地質學必將受到各國軍事家的廣泛關注,它必定有個良好的發展前景!從冷武器到熱武器以及熱核武器,戰爭就沒有離開金銀銅鐵等礦產,戰爭從它的誕生便和礦產結下了不解之緣,也就是沒有那些金屬和非金屬礦產,便煉不出武器,戰爭又從何打起。

軍事地質學當今地位

軍事地質學在當今世界軍事理論與實際應用方面都佔有一定的分量,已經引起各個國家的高度重視,這也是大勢所趨。隨着高科技和網絡技術的高度發展,軍事地質學也取得了前所未有的發展。
戰爭其實是對資源的爭奪,隨着資源的短缺、不可再生,未來的戰爭目的將更加的明確。戰爭爭奪資源,戰爭又要由資源來支撐,武器是由鋼鐵堆就的!而能源又是武器軀體內的血液,離開了能源,戰爭武器就移動不了軀體。
近現代的戰爭起因多數是因為能源,而石油更是這些軍事家發動戰爭的潛在動力。二十世紀後半期以來隨着蘇聯的解體以及冷戰的結束,世界上的大國在陸地邊界都已經趨於穩定之後都已開始了一些軍事預言家早已預料到的能源之戰。對礦產資源的爭奪,過去是、現在是、將來仍將是國際間衝突的重要導火索之一。對過去的戰爭史,無需做更多的回顧,就會發現對礦產資源的爭奪是戰爭的重要導火索之一,即使不是直接的導火索,也是主要的背景因素。

軍事地質學地質與軍事

地質與軍事關係密切,前者是後者勝利的保障。在過去若干次大大小小的戰爭中,人們都能深切地感受到。《孫子兵法》有云:“善守者,藏於九地之下,善攻者動於九天之上”,説的是地質地貌對排兵佈陣的影響。“兵馬未動,糧草先行”,表面上談的是後勤供應問題,實質則講的是地質地貌之於後勤補給線暢通,礦產資源之於兵車槍彈研製補給、水等資源之於兵士的生活生存的重要性。
現代軍事地質學
就傳統戰爭而言,一場戰爭無非要經歷如下過程:首先是情報收集:有待奪取或守衞的目標在何處?敵人可能來自何方?或者何處可能有敵人抵抗?何地有障礙物和機動路線?何處可以駐紮人馬?接着是後勤補給:軍隊能否順利投入交戰,決定於後勤是否切實可行,亦即可否進行作戰,要受制於何地能補充兵員、補給物資、配置火力及補給線能否暢通可行。然後是作戰:在情報部門提供了有關的地質地貌資料和後勤部門提出了最佳的後勤保障區域後,有待作出的決定是:何地投入何部隊?向何方機動?在何處展開?向何處發起進攻?何地應防禦?應向何方推進?何處應撤退?何地應開闢通路,架設橋樑,開設登陸點,構築防禦工事?等等。從中可以感受到地質地貌資料和後勤對於作戰主動權及堅守防禦或進攻取勝的制約。
二十世紀二十年代起,日本在侵佔中國東北後,其滿鐵和石油兩大公司就在我東北地區從事地質探礦工作,試圖尋找石油和其它礦產資源,但因種種緣故,未能發現大慶油田。有些歷史學家認為,如果當初日本發現了大慶油田,那麼二戰的歷史就有可能改寫。

軍事地質學現代運用

現代戰爭由於GPS遙感衞星、長程導彈、聰明導彈等的運用,已將地球變成各向同性球體,使各種測地線變為了長程圓,無所謂前線與後方,使得地質地貌的前提條件似乎變得無關緊要了。然而,真正的勝利在於對人民對領土的控制,無論是傳統戰還是現代戰,這是始終不會改變的。而要對人民對領土的實質控制,地球的表面是必須身臨其境的。如美國2003年3月20日發動了伊拉克戰爭,以絕對壓倒優勢迅速佔領了伊拉克全境。至今三年多過去了,伊拉克並未平靜。效忠於薩達姆及反美的人士憑藉對伊拉克地質地貌的熟悉,頻繁地使用低劣的和自制的武器襲擊美軍及現行政府。
由此看來,地質與軍事是密不可分的。因此孕育出了一門交叉學科—軍事地質學。軍事地質學是將地質學原理、工程地質和水文地質知識應用於軍事工程構築及後勤保障的學科,主要任務是調查、研究預定戰區的地質結構和水文地質條件,論證築城工事、築城障礙物、軍用道路、軍用橋樑、軍用機場和水工建築物(包括港口、碼頭、防波堤、潛艇和水面艦艇的掩蔽所、護岸建築物等)及其他軍事工程設施構築的適宜性;為各種軍事工程設施的定位、設計和施工提供地質資料;調查礦產資源、天然建築材料、水源和溶洞的分佈情況,提出開採和利用的意見等,日益受到各國軍事家的廣泛關注。
自古至今,從冷武器到熱武器以及熱核武器,戰爭就沒有離開過礦產資源。戰爭一打響,戰略礦產資源如石油、鎢、銅、鉛、鐵、鈦、鉬、鈾等礦產的價格就飛速上漲。戰爭從它一誕生開始,便和礦產資源結下了不解之緣。若沒有這些礦產資源,便造不出武器,開不了戰車、軍艦和軍機,戰爭又從何打起呢?眾所周知,製造槍炮、炮彈、軍機、軍車、坦克、軍艦等所用的特種鋼鐵;交通電信、電機用導線等,大多是多種金屬的合金;各種動力設備,發動機之發動需要燃料,煤炭和石油;軍用建築、軍用設備,包括部分軍用物資如軍用服裝等,需用非金屬材料;製造核彈,少不了鈾礦等放射性礦產品;水同樣是一種礦產資源,軍隊活動或集結,人馬車輛需要大量水源供給。所以,離開了資源,軍事活動就不可能展開。

軍事地質學海洋之爭

當今世界對於海洋資源的爭奪日益加劇,中國與日本深層次的矛盾便是東海南海。有人預計在不遠的將來,中日將為爭奪海洋的礦產資源爆發第二次“甲午海戰”。日本在海洋地質調查方面先我一步,中國亦在急起直追,大力加強海洋地質調查工作。比如:測制海底地形地貌圖和地質結構圖,勘查海洋礦產資源如石油、天然氣、“可燃冰”、鈷結殼、鐵錳結核、海底硫化物礦等,構築海底潛艇隱蔽工程等。
因此,地質之於軍事關係重要。戰略性礦產資源的爭奪,將是及未來戰爭爆發的起因,並引導着戰爭的走向。對這一點,人們應該有着清醒的認識。

軍事地質學礦產與中國

中國位於亞洲東部,太平洋的西岸,疆域遼闊,沃野千里,山川縱橫,景色秀麗,湖沼盆地星羅棋佈,地貌極為雄偉壯觀。西部多高山峻嶺,東部多丘陵、平原。這廣袤無垠的大地和複雜多樣的地質地貌為儲存豐富多彩的礦產資源提供了廣闊的空間形成不同類型的礦產。疆域遼闊、成礦地質條件優越、礦種齊全配套、資源總量豐富的中國,是具有自己資源特色的一個礦產資源大國。中國礦產資源既有優勢,也有劣勢。優劣並存的基本態勢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1、礦產資源總量豐富,人均資源相對不足;2、礦產品種齊全配套,資源風度不一;3、礦產質量貧富不均,貧礦多,富礦少;4、超大型礦牀少,中小型礦牀多;5、共生伴生礦多,單礦種礦牀少。 由於中國礦產中的優質不多,那麼就不可能造出性能優良的武器裝備,提供更多的能源,因而在突然爆發的戰爭面前,中國不站距優勢,人們應當在和平時期探得優質礦產,並保護起來以備戰爭之用。
先看看中國的石油資源現狀:油消費量世界第三中國是世界石油生產大國,到2002年累計探明石油地質儲量230億噸,原油年產量為1.67億噸。國土資源部的資料顯示,近10年來,中國原油消費量以年均5.77%的速度增加,國內石油消費量2001年就超過了2億噸,僅次於美國、日本,居世界第三位。而同期,國內原油供應增長速度僅為1.67%。由於經濟快速增長,形成了巨大的能源需求,使中國的原油進口持續增加。1993年,中國成為石油淨進口國。據中國海關最新公佈的統計數字,2002年中國原油進口量又比上年增長15%,達到6941萬噸,相當於每天進口140萬桶,這其中近一半來自中東地區。去年中國還進口了2034萬噸成品油。為了進口原油和成品油,中國去年一共花了約166億美元。有關方面預計,到2005年,中國的石油進口每年將達到1億噸,佔整個需求量的45%。加快能源來源多樣性。這是很可怕的事情,中國的石油資源多依賴於進口,海上是中國石油運輸的生命線,要是戰爭打響之後,敵人把人們的海上運輸線切斷,就有關專家估計中國的石油儲量只夠用三天的時間,美國是十五天,也就是三天之後,所有的飛機、坦克、汽車等都要趴下,沒有了機械化部隊,在現代戰爭中簡直是不可想象的一件事,好在人們國家已經意識到了這一點,在福建、浙江、江蘇等地大修石油儲備地,預計到2010年中國的戰備石油儲量將達到二十天左右。只有能源跟的上才能更好的打贏戰爭。
再談談淡水資源,用戰略性眼光看淡水資源也是一種戰略性礦產,因為隨着社會的發展,工業農業對水資源的大量需求,以及現在人們對水資源的污染來看,淡水資源必定會不斷的減少。水是生命之源,在以後的若干年裏,中東、中亞、非洲等這些乾旱和半乾旱國家必定會圍繞着淡水而展開戰爭! 中國的水資源也不容樂觀:中國淡水資源不算太少,全國河川徑流總量有2.7115萬億立方米,居世界第六位。但就水資源與國土面積、耕地面積對比而言,則處於世界中等偏下水平,耕地畝均水量只及世界水平的3/4,遠低於印尼、巴西、日本和加拿大
而人均水量僅及世界人均水平的1/4強,是美國的1/5,前蘇聯、印尼的1/7,加拿大的1/50,屬於貧水國家之列。根據世界公認的標準,凡人均淡水資源擁有量低於5000米3的國家就被視為貧水國,低於2000米3則為嚴重缺水國。在世界近百個缺水國家中,中國是公認的貧水國,人均淡水資源擁有量不到2200米3,排在世界人均數第100位之後,已被聯合國糧農組織列入世界12個最貧水國家的“黑名單”;而30年後,中國人均淡水資源擁有量將不到1700米3。從這個側面,不難看出人口的過度增長對中國造成的壓力何其巨大!人均水量小是中國淡水資源狀況最顯著的特點。降水時間集中,又使得中國有限的淡水資源中可被利用的水量大大減少,這是中國淡水資源狀況的另一個特點。降水空間分佈均勻是中國淡水資源狀況的又一個特點,大體是東南多西北少。中國的淡水資源令人擔憂,水是生命之源,在戰爭中要是一方的淡水被對方所控制住,或者淡水無法滿足戰爭的需要,那麼它就只能失敗。保護水資源,節約用水是人們每個公民的責任,也是為突發的戰爭的最終勝利做儲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