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車中見新林分別甚盛

鎖定
這是詩人行車途中不期而遇的一幕送別場景。地點在建康(今南京)西南的新林,正是暮春時節。在短暫的人生旅程中,親友朋侶間的離別,大約最能牽動人們的愁思和衷情。所以,與詩人同時代的江淹,就曾發出過“黯然銷魂者,唯別而已矣”(《別賦》)的慨嘆。不過,“別雖一緒,事乃萬族”。由於人們地位、處境的不同,分別緣由的相異,送別的場景,也就會帶有或繁盛熱烈、或孤寂悽清的不同色彩。
作品名稱
《車中見新林分別甚盛》
作    者
何遜
創作年代
南朝梁
文學體裁
五言詩
作者榮譽
與劉孝綽齊名,號稱“何劉”

車中見新林分別甚盛作品原文

車中見新林分別甚盛
金谷賓遊盛,青門冠蓋多。
隔林望行幰,下坂聽鳴珂。
於時春未歇,麥氣始清和。
還入平原徑,窮巷可張羅。 [1] 

車中見新林分別甚盛作品鑑賞

詩人此次邂逅的,是富貴場中的官宦之別。其場面之盛,頓使詩人聯想到了歷史上的幾次著名送別:“金谷賓遊盛,青門冠蓋多”。“金谷”指西晉石崇在洛陽西北金谷澗中所築的園苑。史載石崇拜太僕,出為徵虜將軍,假節監徐州諸軍事。一時際“送者傾都,帳飲於此”,場面殊為壯盛。“青門”指長安東南門,又稱“東都門”。據《漢書》記,漢太子太傅疏廣“年老乞歸”,公卿大夫、故人邑子“供帳東都門外”,“送者車數百輛”,真是蔚為大觀。這兩句用典,從詩人來説,無非是要誇飾所見送別“賓遊”、“冠蓋”之繁盛。但從藝術效果看,似還表現了一種剎那間的幻覺感受:恍惚之中,詩人似乎不是在新林車中,而已置身於繁麗的金谷園中、東都門外;時間也似乎不在梁代,而是倒轉到了數百年前的漢、晉,又見到了疏廣辭京、石崇出鎮的送別景象。時空的顛倒錯綜,今古的交相迭印,就這樣造出了一個似真似幻的奇妙境界。
倘若詩人也是此次送別的參與者,應該也會激起離親別友的情感波動的。好在他只是“車中”的旁觀者,而且與送別之眾隔着一段距離,故能保持一種超然的冷眼觀望態度。“隔林望行幰,下坂聽鳴珂”兩句,正從詩人眼中,進一步描摹送行車騎之雍容富麗。幰,指車前的帳幔。據《隋書·禮儀志》記,這種施幰的車,只有“王公以下,至五品以上,並給乘之”。六品以下,則“任自乘犢車,弗許設幰”。“珂”,,指飾於馬籠頭上的玉石、白蜃、金銀一類。不是富貴中人,恐怕就未必能有“鳴珂”之馬的騎乘了。而此次送別者,則大多是地位顯赫的角色。故詩人雖隔樹林,卻能望見其帷幔相接的軒車之影;已經遠去,還能聽到車馬“下坂”的鳴珂之聲。前人曾稱讚白居易《宴散》“笙歌歸院落,鐙火下樓台”之句,以為狀富貴氣象而一無堆金砌銀的俗字。何遜此詩,亦只從“行幰”、“鳴珂”上稍作點染,不僅使送行者車騎的雍容、富麗景象立現,而且暗示了一種“車中”“望”、“聽”的距離感。既切題意,運筆亦極輕靈。
全詩至此,已將“分別甚盛”景況寫盡。詩人猶嫌不足,接着又把鏡頭推開,從更廣大的時空上,烘托這一“送別”:“於時春未歇,麥氣始清和”。如果是在煩悶的暑日,那人馬汗流的難耐景象,就不見得能引起人們的多少意興。恰恰此次送別,時令正交暮春,而且又是在風光旖旎的綠野。四望是一片青葱的田園,空氣中飄浮着新麥的清和氣息。令人不禁要企羨,這批送行的王公貴人們,何其優遊自在,簡直就把春辰美景佔盡了!相比之下,居處在窮巷陋閭的平民、布衣,既無權勢,又少錢財,就不可能有多少送朋迎友的交遊往還。“還入平原徑,窮巷可張羅”(“張羅”,指門庭冷落、無人上門,簡直可張網逮雀)。詩之結尾,正以深沉的嘆息,抒寫詩人驅車進入尋常巷陌時,所見到的門可張羅的冷清景象。在繁盛、富麗的送別場景之後,突然結以“窮巷”冷落之景,似乎令人不解。但從詩中有一含“還”字看,這窮巷陋閭大約正是詩人的寓居之處。這樣説來,詩人的嘆息,就不是無所為而發,而是包含了世態炎涼、身世飄泊的無言的悲憤在內了。然後再吟詠全詩,讀者便可從“車中所見分別甚盛”的濃筆渲染中,依稀見到詩人自己那四顧煢然的孤清身影的佇立。
也就是説,這首詩其實是抒寫詩人身處窮巷的悲涼感慨的。但落筆處,卻純從所見“新林分別甚盛”上映襯、渲染,直到最後才歸結到自身。這在抒情詩中,可謂別具一格。從詩中透露的處境看,這首詩可能作於何遜寓居建康的早年失意之際。 [2] 

車中見新林分別甚盛作者簡介

何遜(?—518)南朝梁詩人。梁東海郯(今山東郯城)人。何承天曾孫。少為範雲沈約所稱賞。梁武帝天監中,曾任建安王蕭偉的記室,並隨蕭偉去江州。後來回建康,又任安成王蕭秀的幕僚,還兼任過尚書水部郎。晚年在廬陵王蕭續幕下任職,再度去江州,未幾病逝。事蹟具《梁書》卷四九本傳,又附見《南史》卷三三《何承天傳》後。何遜詩與劉孝綽齊名,號稱“何劉”,詩風明暢,多清麗佳句,聲律上已接近於唐代近體詩,其詩對後世詩人有較大影響。有集八卷,已佚。明人輯有《何記室集》,今又有《何遜集》。 [3] 
參考資料
  • 1.    《漢魏六朝詩鑑賞辭典》.上海辭書出版社,1992年9月版,第1073頁
  • 2.    《漢魏六朝詩鑑賞辭典》.上海辭書出版社,1992年9月版,第1073-1075頁
  • 3.    《漢魏六朝詩鑑賞辭典》.上海辭書出版社,1992年9月版,第1592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