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躬親

(漢語詞語)

鎖定
躬親,漢語詞語,拼音:gōng qīn,指親自;親身從事。語本《詩·小雅·節南山》:“弗躬弗親,庶民弗信。”
中文名
躬親
拼    音
gōng qīn
注    音
ㄍㄨㄙ ㄑㄧㄣ
出    處
《詩·小雅·節南山》

目錄

躬親釋義

指親自;親身從事。

躬親出處

《詩·小雅·節南山》:“弗躬弗親,庶民弗信。” [3] 

躬親例句

漢 董仲舒《春秋繁露·為人者天》:“躬親職此於上,而萬民聽生善於下矣。” [2] 
晉 李密 《陳情表》:“生孩六月,慈父見背;行年四歲,舅奪母志。祖母 劉 ,愍臣孤弱,躬親撫養。”
葛洪《抱朴子·用刑》:“逮於軒轅,聖德尤高,而躬親征伐,至於百戰。”
唐·張九齡《謝賜大麥面狀》:“伏以周人之禮;唯有籍田;漢氏之薦;但聞時果;則未有如陛下嚴祗於宗廟勤儉於生人;事必躬親;動合天德。” [5] 
唐 韓愈 《潮州刺史謝上表》:“陛下即位以來,躬親聽斷,旋乾轉坤,關機闔開,雷厲風飛,日月清照。” [4] 
《東周列國志》第八十回:“躬親撫民,吊死存疾,食不二味,蓄陳儲新,臣之事也。” [3] 
清·李寶嘉《官場現形記》第五十九回:於舅太爺卻勤勤懇懇,事必躬親,於這位外甥的事格外當心。 [5] 
孫中山《孫文學説》第七章:“君不必事事躬親。”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