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踢蹬

鎖定
踢蹬,讀音是tī deng,漢語詞語,意思是用腳亂踩、亂動。
中文名
踢蹬 
拼    音
tī deng
注    音
ㄊㄧ ㄉㄥ
釋    義
用腳亂踩、亂動
出    處
《東堂老》

目錄

踢蹬出處

元·宋方壺《醉花陰·走蘇卿》套曲:“請禪師細説叮嚀,他道有一箇女娉婷寺裏閒踢蹬。”
歐陽山《三家巷》十六:“把牀板踢蹬得通通地響。”
老舍《牛天賜傳》十五:“蛙的腮掛在鈎上,眼弩出多高,腿在空中踢蹬着。”
《醒世姻緣傳》第五九回:“至於喪間,素姐怎生踢蹬,相家怎生説話,事體怎樣消繳,再聽後回接説。”
《解放日報》1944.2.14:“他奶奶的為吃一口洋麪,連跑三天,從早晨到黃昏,腿肚子酸的抽了筋一樣。鬼子真把人踢蹬死了,領面真比登天還難。”
劉亞舟《男婚女嫁》第十四章:“二壯見大為一掉下來就趴地上沒動彈,以為這下子他的好朋友準是摔踢蹬了。”
楊朔《三千里江山》第十七段:“直到這時,武震才發現姚長庚的後襖襟崩的稀碎,血濕透了一大片,掖在後腰那支七星子手槍都崩壞了。要不是這支槍,姚長庚早踢蹬了。”
柳青《創業史》第一部第七章:“我不吃做啥?還想發家嗎?發不成家囉!我也幫着你踢蹬吧!”
楊朔《桃樹園》:“這是我祖上傳下的家業,臨到我手裏踢蹬了,也是對不起祖宗。”
魏巍《東方》第一部第六章:“不久,他腰裏又生了一個瘡。請醫抓藥,剩下的幾畝地不到半年就踢蹬光了。”
周立波《暴風驟雨》第二部一:“爹媽去世後,他又喝大酒,又逛道兒,家當都踢登光了。”

踢蹬解釋

  1. 用腳亂踩、亂動。
  2. 遊蕩、閒逛。
  3. 處理、清理。
  4. 揮霍,胡亂花錢。
  5. 吵鬧。 [1] 

踢蹬用法

示例
小孩子一天到晚老踢蹬。
用了一個晚上才把這些瑣碎事踢蹬完。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