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路西法效應:好人是如何變成惡魔的

鎖定
《路西法效應:好人是如何變成惡魔的》是2010年3月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出版的圖書,作者是菲利普·津巴多,孫佩妏 , 陳雅馨譯。本書是全球最具傳奇的真人實境實驗,瞭解人性最需要看的經典著作。
書    名
路西法效應:好人是如何變成惡魔的
作    者
[美] 菲利普·津巴多
原作品
THE LUCIFER EFFECT Understanding How Good People Turn Evil
譯    者
孫佩妏 , 陳雅馨
出版社
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
出版時間
2010年3月
頁    數
544 頁
定    價
48 元
開    本
16 開
裝    幀
平裝
ISBN
9787108033109

路西法效應:好人是如何變成惡魔的內容簡介

一批彼此並不相識的年輕人——身心健康、情緒穩定的大學生,走進了“斯坦福監獄”。他們並沒有犯罪,只是受募到“監獄”——斯坦福大學的一個精心佈置的地下室,接受一項試驗。大學生們被隨機地分為“獄卒”和“犯人”,然後開始了為期兩週的試驗。然而,試驗僅僅進行了一週,原本單純的大學生,已變成了殘暴的獄卒和崩潰的犯人,試驗不得不終止了。受試者強烈感受到角色規範的影響,使作者得以深度剖析複雜的人性,透析“情境力量”對個人行為的影響,並分析造成監獄虐囚和種族屠殺的情境影響。日常生活中的種種社會角色劇本的規範與約束,會不會使我們像上帝最鍾愛的天使路西法那樣不知不覺中對他人做出難以置信的事,從而墮落成為魔鬼?我們如何抗拒情境影響力?作為心理學教授的作者也對此進行了研究,並做出了極有説服力的分析。 [1] 
《路西法效應:好人是如何變成惡魔的》書摘 《路西法效應:好人是如何變成惡魔的》書摘
1971年,美國社會心理學家菲利普·津巴多主持了“斯坦福監獄實驗”,引發了全球心理學界重新審視以往對於人性的天真看法。實驗中,通過專門測試挑選了徵募來的受試者,即身心健康、情緒穩定的大學生,這些人被隨機分為獄卒和犯人兩組,接着被置身於模擬的監獄環境。實驗一開始,受試者便強烈感受到角色規範的影響,努力去扮演既定的角色。到了第六天,情況演變得過度逼真,原本單純的大學生已經變成殘暴不仁的獄卒和心理崩潰的犯人,一套制服一個身份,就輕易讓一個人性情大變,原定兩週的實驗不得不宣告終止。
2007年,津巴多教授首度撰書詳述其事,並結合從該實驗到伊拉克監獄虐囚案三十多年來發現的社會現象,深度剖析複雜的人性,透徹解釋“情境力量”對個人行為的影響。為什麼優秀的美國女兵會對伊拉克戰俘做出虐囚的性遊戲?為什麼護士明知醫生處方超劑量,卻仍遵從指示開藥?為什麼上司只是暗示和默許,屬下卻惟命是從甚至變本加厲?在日常生活中種種社會角色劇本的規範與約束下,我們是否會像上帝最愛的天使路西法一樣,不知不覺地對他人做出難以置信之事,從而墮落成魔鬼撒旦。善惡的界限在哪裏,人性的脆弱超乎你的想象! [2] 

路西法效應:好人是如何變成惡魔的圖書目錄

第1章 邪惡心理學:情境中的性格轉換
第2章 星期日:突襲逮捕行動
第3章 墮落儀式正式開始
第4章 星期一:犯人叛亂
路西法效應 路西法效應
第5章 雙重麻煩的星期二:訪客和鬧事者第6章 星期三:逐漸失控
第7章 假釋的權力
第8章 星期四:對峙時刻
第9章 星期五:淡出黑暗
第10章 斯坦福監獄實驗的意涵Ⅰ:性格轉換的鍊金術
第11章 斯坦福監獄實驗的意涵Ⅱ:倫理學及拓展研究
第12章 社會動力學調查Ⅰ:權威、奉守與順從
第13章 社會動力學調查Ⅱ:去個人化、去人性化以及姑息之惡
第14章 阿布格萊布監獄虐囚事件
第15章 讓系統接受審判:領導層的共謀
第16章 抗拒情境影響力,讚頌英雄人物
致謝

路西法效應:好人是如何變成惡魔的作者簡介

菲利普·津巴多 菲利普·津巴多
菲利普·津巴多(Philip Zimbardo,1933-),畢業於耶魯大學,曾先後執教於耶魯大學、紐約大學哥倫比亞大學斯坦福大學,現為斯坦福大學心理學系榮退教授。他的《害羞》(Shyness)、《心理學與生活》(Psychology and Life,與 Richard Gerrig合著)兩書總銷量已逾250萬本。津巴多曾任美國心理學會主席,現任斯坦福大學恐怖主義跨領域政策、教育與研究中心主任。他編創了美國公共電視台的獲獎節目《探索心理學》(Discovering Psychology),並在片中擔任主持人。2004年,他應邀擔任伊拉克阿布格萊布監獄美軍虐囚案的專家證人。由於津巴多教授四十多年來在心理學研究和教學領域的傑出貢獻,美國心理學會特向他頒發了希爾加德(Ernest R.Hilgard)普通心理學終身成就。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