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路永

鎖定
路永,東晉將領。官任龍驤將軍、豫州刺史、廬江太守。初為歷陽太守蘇峻部將,咸和二年(327年)隨蘇峻叛軍起兵佔領建康,後陶侃温嶠自江州東下圍剿蘇峻,路永在司徒王導策動下,與蘇峻部將匡術、賈寧等重新歸附聯軍 [5]  。咸和五年(330年)隨平西將軍庾亮西征郭默 [3]  。鹹康元年(335年)後趙南侵,路永以龍驤將軍領兵駐守牛渚 [1] 鹹康八年(342年)路永接替庾懌擔任豫州刺史兼廬江太守,並獻上玉鼎 [6]  。建元元年(343年)東晉為響應庾翼北伐,命路永移駐合肥 [4] 永和元年(345年)三月,又向朝廷獻上神金 [7]  ;同年五月叛晉,依附後趙,駐壽春 [2] 
全    名
路永
所處時代
東晉
最高官職
龍驤將軍 豫州刺史
參考資料
  • 1.    《晉書·帝紀第七·成帝》夏四月癸卯,石季龍寇歷陽,加司徒王導大司馬、假黃鉞、都督征討諸軍事,以御之。癸丑,帝觀兵於廣莫門,分命諸將,遣將軍劉仕救歷陽,平西將軍趙胤屯慈湖,龍驤將軍路永戍牛渚,建武將軍王允之戍蕪湖。
  • 2.    《晉書·帝紀第八·穆帝》八月,豫州刺史路永叛奔於石季龍。庚辰,以輔國將軍、徐州刺史桓温為安西將軍、持節、都督荊司雍益梁寧六州諸軍事,領護南蠻校尉、荊州刺史。石季龍將路永屯於壽春。
  • 3.    《晉書·列傳第四十三·庾亮》後將軍郭默據湓口以叛,亮表求親征,於是以本官加征討都督,率將軍路永、毛寶、趙胤、匡術、劉仕等步騎二萬,會太尉陶侃俱討破之
  • 4.    《晉書·列傳第四十三·庾亮弟庾翼》康帝即位,翼欲率眾北伐,上疏曰:"賊季龍年已六十,奢淫理盡,醜類怨叛,又欲決死遼東。皝雖驍果,未必能固。若北無掣手之虜,則江南將不異遼左矣。臣所以輒發良人,不顧忿咎。然東西形援未必齊舉,且欲北進,移鎮安陸,人沔五百,溳水通流。輒率南郡太守王愆期、江夏相謝尚、尋陽太守袁真、西陽太守曹據等精鋭三萬,風馳上道,並勒平北將軍桓宣撲取黃季,欲並丹水,搖盪秦雍。御以長轡,用逸待勞,比及數年,興復可冀。臣既臨許洛,竊謂桓温可渡戍廣陵,何充可移據淮灑赭圻,路永進屯合肥。伏願表御之日便決聖聽,不可廣詢同異,以乖事會。兵聞拙速,不聞工之久也。
  • 5.    《晉書·列傳第五十三·袁耽》初,路永、匡術、寧等皆峻心腹,聞祖約奔敗,懼事不立,迭説峻誅大臣。峻既不納,永等慮必敗,陰結於導。導使耽潛説路永,使歸順。
  • 6.    《宋書·卷二十九·符瑞志下》晉成帝鹹康八年九月,廬江舂穀縣留珪夜見門內有光,取得玉鼎一枚,外圍四寸。豫州刺史路永以獻。
  • 7.    《宋書·卷二十九·符瑞志下》永和元年三月,廬江太守路永上言,於舂穀城北,見水岸邊有紫赤光,取得金狀如印,遣主簿李邁表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