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路易·波拿巴的霧月十八日

(馬克思創作政治著作)

鎖定
《路易·波拿巴的霧月十八日》是德國思想家馬克思創作的政治著作,首次出版於1852年。
該書對1848年二月革命到1851年路易·波拿巴的政變作了生動描述,對法國階級鬥爭的局勢、條件與波拿巴的政變進行分析,對二月革命到波拿巴政變時期法國階級鬥爭歷史經驗作了深刻總結。 [4] 
作品名稱
路易·波拿巴的霧月十八日
外文名
The Eighteenth Brumaire of Louis Bonaparte
作    者
卡爾·馬克思
首版時間
1852年
字    數
264000
類    別
政治著作

路易·波拿巴的霧月十八日內容簡介

《路易·波拿巴的霧月十八日》全文共分為七章,第一章是綜述,介紹無產階級與資產階級之爭;第二章講資產階級共和派與“秩序黨”之爭;第三章講聯合保皇黨與小資產階級民主派之爭;第四至第六章是描述路易·波拿巴與“秩序黨”之爭,第七章是對全文的總結。 [5] 

路易·波拿巴的霧月十八日作品目錄

總序
第四章 擊敗小資產階級民主派
馬克思在1869年第二版的序言
第五章 波拿巴和制憲議會的鬥爭
恩格斯在1885年第三版的序言
第六章 波拿巴的勝利
導讀
第七章 總結
第一章 二月革命到1851年12月
附錄一 1848年-1850年的法蘭西階級鬥爭
第二章 共和黨人的垮台
1848年的六月失敗
第三章 波拿巴的崛起
1849年6月13日 [3] 

路易·波拿巴的霧月十八日創作背景

1848年二月革命後,法國政局風雲變幻,社會主義者和小資產階級民主派(山嶽黨)等有着明確利益背景的各種政治力量圍繞各自的階級利益而展開了錯綜複雜的鬥爭,其間的鬥爭、背叛、聯合、妥協、屈服等一幕幕接踵而來。1851年12月2日,拿破崙的侄子路易·波拿巴發動政變並掌握全部權力,1852年12月2日,他廢除了共和國的形式,正式稱帝。這一政變猶如晴天霹靂,人民在驚異之餘高談闊論,莫衷一是,“沒有一個人能理解”這件事情。在這種情況下,馬克思應約·魏德邁的《革命》期刊約稿而寫下這篇著作。 [2] 

路易·波拿巴的霧月十八日作品思想

《路易·波拿巴的霧月十八日》的主要內容有:第一,剖析了法國1848年的二月革命的性質、特徵和失敗的根源。社會經濟狀況的惡化和基於經濟利益階級衝突與鬥爭的加劇是二月革命爆發的原因。二月革命推翻了代表着大金融資本家利益的七月王朝,建立了代表工商業資產階級利益的第二共和國,為資本主義的進一步發展掃清了障礙。因此,這次革命的性質是資產階級革命。但當時法國社會內部錯綜複雜的階級鬥爭、階級力量的對比狀況和無產階級的不成熟,從一開始就決定了它不像1789年大革命那樣沿着上升線發展,而是“開起倒車來了”。
第二,揭露了資產階級懼怕羣眾的階級侷限性和虛偽性。在反對封建專制主義的資產階級革命中,資產階級需要獲得工農羣眾的支持而害怕羣眾愚昧;然而,資產階級和工農羣眾沒有共同的根本性的利益。因此,當革命鬥爭喚醒工農羣眾獨立的革命和權利意識後,資產階級就轉而會採取血腥的剝奪和鎮壓手段來對付他們。
第三,闡述了馬克思主義的國家學説和無產階級專政理論,提出了無產階級必須打碎資產階級國家機器這一“馬克思主義國家學説中主要的基本的東西”。通過對近代以來法國中央集權的國家機器發展歷程的分析,指出歷次資產階級革命都沒有動搖在專制君主時代形成的軍事官僚機器,反而把軍事官僚機器當作主要的戰利品。“一切變革都是使這個機器更加完備,而不是把它摧毀。”而這種軍事國家官僚機器正是政變得以發生的重要條件。所以,未來的無產階級革命必須要“集中自己的全部破壞力量”來砸碎舊的國家機器,必須徹底“推翻資產階級!”和實現“工人階級專政!”
第四,考察了農民階級的兩重性。認為作為被壓迫和剝削對象的農民同作為剝削者和壓迫者的資產階級存在着根本的利益衝突與對抗,因此,反抗剝削與壓迫是農民天然的革命本性。但作為小私有者的法國農民持有的根深蒂固的“拿破崙”觀念,又決定了他們具有一種與生俱來的保守性。
第五,論證了無產階級必須與農民結成聯盟和成為聯盟領導者的重要性。指出農民必須成為無產階級的天然同盟軍,無產階級革命才能“得到一種合唱,若沒有這種合唱,它在一切農民國度中的獨唱是不免要變成孤鴻哀鳴的”。同時,作為最徹底的革命者和社會化大生產產物的無產階級必須成為工農聯盟的領導者。 [2] 

路易·波拿巴的霧月十八日出版信息

該書寫於1851年12月中至1852年3月25日期間,1852年作為不定期雜誌《革命》的第1期(也是唯一的一期)在紐約出版。中譯文被收入《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一版第8卷、《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2卷。 [2] 

路易·波拿巴的霧月十八日作者簡介

卡爾·海因裏希·馬克思(Karl Heinrich Marx,1818~1883),猶太裔德國人,馬克思主義的創始人,哲學家、政治家、經濟學家、社會學家、革命理論家。馬克思知識淵博,留下了很多著作,他的知識領域涉及哲學、宗教學、邏輯學、美學、經濟學、政治學、文學、史學、法學以及自然科學。代表作有《1844年經濟學哲學手稿》《共產黨宣言》《資本論》等。 [1] 
參考資料
  • 1.    紫平著,當代科學與管理實用手冊 上,中國經濟出版社,1997.07,第409頁
  • 2.    徐光春.馬克思主義大辭典.武漢:崇文書局,2018:300-301
  • 3.    馬克思著;中共中央馬克思恩格斯列寧斯大林著作編譯局編譯. 路易·波拿巴的霧月十八日[M]. 北京:人民出版社, 2018.04.
  • 4.    陳陸達.《路易·波拿巴的霧月十八日》是馬克思的重要著作[J].文史哲,1982(04):85-90.
  • 5.    張澤森.馬克思的著作《路易·波拿巴的霧月十八日》[J].教學與研究,1963(04):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