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路德維希四世

鎖定
路德維希四世(弗里德里希·威廉·路德維希·卡爾;德語:Friedrich Wilhelm Ludwig Karl;英語: Frederick William Louis Charles;1837年9月12日-1892年3月13日)是1877年至1892年期間的黑森和萊茵河畔大公 [1]  。通過他自己以及其子女的婚姻,其家族與英國王室,俄羅斯帝國和其他的歐洲王室都有聯繫。
中文名
弗里德里希·威廉·路德維希·卡爾
外文名
德語:Friedrich Wilhelm Ludwig Karl 英語:Frederick William Louis Charles
別    名
路易四世
出生日期
1837年9月12日
逝世日期
1892年3月13日
出生地
德意志邦聯,黑森大公國,達姆施塔特
信    仰
路德教
家    族
黑森-達姆施塔特
父    親
卡爾王子
母    親
普魯士的伊麗莎白公主

路德維希四世早年經歷

黑森和萊茵河畔大公的全家福
黑森和萊茵河畔大公的全家福(3張)
1837年9月12日,路德維希在德意志邦聯內的黑森和萊茵河畔大公國的首都達姆施塔特出生,是黑森和萊茵河畔的卡爾王子與普魯士國王弗里德里希·威廉二世的孫女伊麗莎白公主的長子。他的父親是黑森和萊茵河畔大公路德維希三世最大的弟弟,自從1833年路德維希三世與巴伐利亞的馬蒂爾德·卡洛琳公主結婚到1868年又與瑪格達萊妮·阿佩爾貴賤通婚以來,他與他的第一任妻子一直沒有生下合法子嗣 [1]  。從童年起,路德維希王子就成為了大公位最可能的最終繼承人。

路德維希四世統治時期

路德維希四世與英國公主愛麗絲的婚禮 路德維希四世與英國公主愛麗絲的婚禮
1862年7月1日,路德維希與英國維多利亞女王的第三個孩子愛麗絲公主懷特島奧斯博恩莊園結婚 [1]  。婚禮當天,女王授予了她的新女婿王室殿下(His Royal Highness)的頭銜,隨後又被授予嘉德勳章
儘管這是一場由新娘的父親阿爾伯特親王一手策劃的包辦婚姻,但這對夫婦在訂婚和欣然結婚之前經歷了一斷短暫的求愛期,並且這場婚禮也因維多利亞女王在阿爾伯特親王去世後悲痛欲絕而籠罩在悲傷的氛圍中 [1]  。在婚後不到一年,他們便為人父母,這對年輕的皇室夫婦發現他們的財政狀況不足以維持他們預期的生活狀態 [1]  。愛麗絲公主致力於社會福利事業,科學發展,親自撫養孩子,慈善機構和智力激發。但這些並沒有得到路德維希的大力支持,儘管他恪守本分並且樂善好施,但他虛張聲勢且追求傳統 [1]  。1873年,他們患有血友病的幼子弗里德里希在他三歲生日前從宮殿的窗户上摔下,這致命的一摔再加上1807年愛麗絲在戰爭中日以繼日的從事救濟工作,使公主的精神信念受到了巨大的打擊,而他的丈夫在這時似乎也沒有對她進行安慰與鼓勵 [1] 
愛麗絲公主
愛麗絲公主(2張)
1866年,奧地利在普奧戰爭中失敗,處於危險之中的黑森大公國成為了普魯士的戰利品,與奧地利的一些其他盟國(漢諾威,黑森-卡塞爾,拿騷)一樣被普魯士併吞。但是由於俄羅斯帝國與統治者親密的親屬關係(亞歷山大二世的妻子瑪麗亞·亞歷山德羅芙娜皇后是黑森大公路德維希三世和卡爾王子的妹妹),幸運的使黑森-達姆施塔特成為了一個沒有割讓領土的國家 [1] 
在1870年因俾斯麥的操縱埃姆斯電報而引發的普法戰爭中,黑森和萊茵河畔大公國發現自己贏得了普魯士這一盟友。特別是在格拉沃洛特戰役中的出色表現 ,路德維希王子被認為是英勇無畏的軍人 [1]  ,這也使他有機會通過與他站在同一戰線的姐夫和未來的德皇弗里德里希三世修補早前與霍亨索倫王朝因戰爭引起的不滿。
1877年3月,當他的父親去世後,路德維希成為了黑森大公位的假定繼承人。就在他父親去世不到三個月之後,他的叔叔路德維希三世去世,他繼承了黑森大公位 [1] 
然而,一年半以後,路德維希大公與他大部分直系親屬一起遭到了白喉的侵襲。儘管他最終恢復了健康但他四歲的女兒瑪麗和陪伴了他16年的妻子卻因白喉去世 [1]  。從那時起,他作為大公獨自撫養着倖存下來的五個孩子。
1878年大公夫人愛麗絲因白喉去世,1884年4月30日,路德維希四世與俄羅斯駐達姆施塔特臨時代辦亞歷山大·克雷明(Alexander Kolémine)的前妻亞歷山德里娜·胡騰-恰普斯卡女伯爵(Alexandrina Hutten-Czapska;1854年9月3日—1941年5月8日)在達姆施塔特結婚(在他長女婚禮的前夕,維多利亞女王與愛麗絲公主的親屬都聚集到黑森首都) [1]  。他的第二任妻子獲得了羅姆羅德女伯爵(Countess von Romrod)的頭銜,但是這對夫婦受到了大公姻親的反對,他們被迫在一週內分開並且三個月的婚姻被宣告無效 [1] 

路德維希四世家庭成員

家庭成員
關係
肖像
名字
生卒年
介紹
第一任
妻子
英國的愛麗絲公主 英國的愛麗絲公主
英國的
1843年4月25日-
1878年12月14日
英國的維多利亞女王阿爾伯特親王的第三個孩子,兩人在1862年7月1日結婚,路德維希四世與愛麗絲公主育有七名子女 [1] 
子女
維多利亞公主 維多利亞公主
維多利亞·阿爾貝塔·伊麗莎白·瑪蒂爾德·瑪麗,Viktoria Alberta Elisabeth Mathilde Marie)
1863年4月5日-
1950年9月24日
1884年4月30日與堂叔巴騰堡的路易·蒙巴頓王子結婚,有二子二女(包括路易斯·蒙巴頓
伊麗莎白·費奧多羅芙娜 伊麗莎白·費奧多羅芙娜
伊麗莎白·亞歷山德拉·路易絲·阿莉塞,Elisabeth Alexandra Luise Alice)
1864年11月1日-
1918年7月17日
1884年與俄羅斯沙皇亞歷山大二世的第五子謝爾蓋·亞歷山德羅維奇大公結婚,無後代。
1918年被布爾什維克分子屠殺
伊雷妮公主 伊雷妮公主
伊雷妮·路易絲·瑪麗亞·安娜,Irene Luise Maria Anna)
1866年7月11日-
1953年11月11日
1888年與德國皇帝、普魯士國王弗里德里希三世的次子表兄海因裏希王子結婚,有三子
恩斯特·路德維希 恩斯特·路德維希
恩斯特·路德維希·卡爾·阿爾布雷希特·威廉,Ernst Ludwig Karl Albrecht Wilhelm)
1868年11月25日-
1937年10月9日 [1] 
黑森和萊茵河畔末代大公。
1894年4月19日,恩斯特·路德維希與他的第一代表妹薩克森-科堡-哥達的維多利亞·梅麗塔公主在科堡結婚,無倖存後代;
1905年2月2日,與索爾姆斯-霍亨索爾姆斯-利希的埃萊奧諾雷公主結婚,有後代
弗里德里希王子 弗里德里希王子
弗里德里希王子
弗里德里希·威廉·奧古斯特·維克托·利奧波德·路德維希,Friedrich Wilhelm August Victor Leopold Ludwig)
1870年-1873年
因血友病早夭
亞歷山德拉·費奧多蘿芙娜 亞歷山德拉·費奧多蘿芙娜
阿利克斯·維多利亞·海倫妮·路易絲·貝婭特麗克絲,Alix Viktoria Helene Luise Beatrix)
1872年6月6日-
1918年7月17日
1894年與俄羅斯沙皇尼古拉二世結婚。1918年被布爾什維克分子屠殺。
2000年被俄羅斯東正教會封為殉道聖人
瑪麗公主 瑪麗公主
瑪麗公主
瑪麗·維多利亞·費奧多爾·萊奧波爾迪娜,Marie Viktoria Feodore Leopoldine)
1874年-1878年
因白喉早夭
第二任
妻子
亞歷山德里娜·胡騰-恰普斯卡女伯爵 亞歷山德里娜·胡騰-恰普斯卡女伯爵
亞歷山德里娜·胡騰-恰普斯卡
女伯爵
1854年9月3日-
1941年5月8日
1884年4月30日在達姆施塔特與亞歷山德里娜·胡騰-恰普斯卡女伯爵結婚(在他長女婚禮的前夕,維多利亞女王愛麗絲公主的親屬都聚集到黑森首都) [1]  。他的第二任妻子獲得了羅姆羅德女伯爵(Countess von Romrod)的頭銜,但是這對夫婦受到了大公姻親的反對,他們被迫在一週內分開並且三個月的婚姻被宣告無效 [1] 

路德維希四世去世

路德維希四世雕像 路德維希四世雕像
1892年3月13日,路德維希四世在達姆施塔特的新宮去世,他的兒子恩斯特·路德維希繼承了大公之位 [1]  。他的遺體被葬在達姆施塔特外的大公家族陵墓玫瑰高地內。

路德維希四世頭銜和榮譽

路德維希四世頭銜

  • 1837年9月12日-1877年6月13日:黑森和萊茵河畔的路德維希王子殿下(His Grand Ducal Highness Prince Louis of Hesse and by Rhine)
  • 1862年7月1日-1877年6月13日:黑森和萊茵河畔的路德維希王子殿下(His Royal Highness Prince Louis of Hesse and by Rhine)
  • 1877年6月13日-1892年3月13日:黑森和萊茵河畔大公殿下(His Royal Highness The Grand Duke of Hesse and by Rhine)
1862年7月1日,在他婚禮當天,維多利亞女王發佈了一道王室授權令,授予他的新女婿王室殿下(His Royal Highness)的頭銜。但事實上這個頭銜只能在英國使用,在黑森他依然是大公國殿下(His Grand Ducal Highness)。在1877年6月13日他成為大公後,他也在黑森獲得了王室殿下(His Royal Highness)的頭銜。

路德維希四世榮譽

參考資料
  • 1.    Willis, Daniel A..The Descendants of King George I of Great Britain:Clearfield Company,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