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跨界音樂

鎖定
“跨界音樂”譯自英文的“Crossover”。在歐美樂壇,使用“Crossover”的説法比“Crossover Music”多一些,正式一些;在我們的語境裏,“跨界”與“跨界音樂”會有動詞與名詞的差別。就形式而言,“跨界音樂”大多為古典樂流行音樂的互相串聯:如用流行音樂的表現方法演繹古典音樂,或用古典音樂的表現方法演繹流行音樂,或自創一些融合古典與流行音樂素材的曲子。但無論怎麼説,這都不難看出,跨界音樂融貫古今,比起流行音樂更內斂,較之古典音樂又更為活潑。
中文名
跨界音樂
外文名
crossover music
開始時間
20世紀中期
代表人物
約翰·麥高麥克、莎拉·布萊曼馬友友約翰·威廉姆斯 [1] 

跨界音樂背景介紹

跨界音樂(Crossover)大約有半個世紀的歷史了。它總是以一種音樂風格的身份出現,人們也接受了這個概念。起初,跨界音樂是唱片工業的一個“門牌”,不同類型的唱片都可以打上這個牌子。莎拉·布萊曼在接受採訪時曾説,“跨界音樂其實是出於商業目的而被製造出來的叫法”,但這個叫法在不同時期已經有了不同的意義 [2] 

跨界音樂排行榜

在誕生之初,跨界音樂在美國跟排行榜密不可分。而排行榜不僅是唱片業的銷量指針,也是文化生態的一種體現。在上世紀五、六十年代,跨界音樂指某些在不同類別的排行榜上登榜的唱片。例如一張唱片既上了迪斯科榜,又上了節奏布魯斯榜。而流行榜(pop chart)本身就是一個大的跨界音樂排行榜,因為那上面根本就是一個大雜燴,不管是爵士、古典、還是搖滾,只要熱門起來,就都擠上了這個榜單。而那時候的排行榜類別,還體現出黑與白的種族劃分。當一位黑人歌手的唱片打入白人唱片排行榜時,即便音樂風格差不多,也被認為是“跨界” [2] 

跨界音樂演變與發展

到了70年代,融合爵士(Fusion Jazz)的商業成功啓發了很多唱片製作者,他們紛紛把爵士樂與其他各類音樂進行“融合”,開發出很多新種類。而唱片公司則精明地把它們統一標稱為“跨界爵士樂(Crossover Jazz)”。這類唱片聽覺上非常討好普通聽眾。後來事實證明,跨界爵士樂是爵士唱片市場復興的一劑良方 [2] 
再後來又出現了“古典跨界(Classical Crossover)“之説,而且成為排行榜中的一類,非常熱門。格萊美也在1998年設立了”最佳古典跨界專輯(Best Classical Crossover Album)“的專屬獎項,因而古典跨界已經成了最受矚目的跨界。有時候人們説到跨界,就是指古典跨界。而眾多音樂家和表演家的參與也使這個領域變得精彩紛呈,並不能簡單地評價為商業噱頭 [2] 
在涉及古典音樂時,跨界不再單單表示多個告示榜的稱霸,而是逐步演變為具有三層含義的概念。所謂“古典跨界(Classical Crossover)”,或者是指古典音樂家演奏(唱)流行樂曲或流行音樂工作者演出古典作品,或者是指古典和流行音樂工作者的合作演出,或者是指在創作方面的融合,包括借用流行音樂元素的古典音樂和借用古典音樂元素的流行音樂等等。 [1-2] 
古典跨界音樂讓人們在一定距離內欣賞其形式美感。像莎拉·布萊曼,她代表了廣為大眾接受的一種古典跨界模式:曼妙的美聲加上流行的編曲。這個模式幾乎成了她的專用手法,以致很多歌手競相套用。實際上,在音樂之外,莎拉·布萊曼代表的跨界音樂很多時候還是一種表演方式:音樂跨界,視覺也跨界。 [2] 
馬友友則代表了另一類古典跨界,一種文化旅行式的音樂。正像那張 Appalachian Journey (《阿巴拉契亞之旅》)的名字一樣,它用聲音描繪阿巴拉契亞山地的美國風情,講述移民故事,我們聽着,正像是做了一次文化根源的尋訪。這種音樂不會太讓人注意到“模式”,“模式”已經在音樂深度面前隱匿了。這種跨界還可以讓我們領略到古典音樂家多面的魅力, 正如在Soul of the Tango(《探戈之靈》)中,含蓄優雅的馬友友釋放出了拉丁的狂放與市井的欣喜。 [2] 
比起專注於古典的音樂家或流行的歌手來説,跨界音樂工作者得到正面評價的機會相對是少的,因為他們總被視為“無法遵守古典音樂和其他娛樂性質音樂的嚴格界線”的背叛者。但是,對跨界鋼琴家歐雷利(Christopher O'Riley)來説,李斯特巴托克作品中的匈牙利舞曲都算是跨界音樂,他也不認為自己以鋼琴演奏電台司令(Radiohead)的作品是一種屈就。他説:“如果你是從打心裏歌唱並賦予音樂誠實的詮釋,很有可能因此讓一個聽眾聽見一些他們從沒聽過的東西。” [1] 
或許分類音樂對唱片公司或經紀公司來説,是區隔市場和消費者之必要手段,但音樂家們相信的卻是,無論如何分類,音樂本身的影響力是不會變的——很多時候聽眾受到感動並不是因為他們認出特定的音樂風格或演出方式,而是音樂本身的感染力。 [1] 

跨界音樂代表人物

莎拉·布萊曼安德烈·波切利、馬友友、Josh Groban等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