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趙鴻鐵

鎖定
趙鴻鐵,江蘇省常州人。 西安建築科技大學特聘教授,博士生導師,國家一級註冊結構工程師。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
中文名
趙鴻鐵
畢業院校
西安冶金建築學院(現西安建築科技大學
職    業
教師
出生地
江蘇省常州
性    別
職    稱
西安建築科技大學教授

趙鴻鐵人物經歷

1961年畢業於西安冶金建築學院(現西安建築科技大學),工民建專業,畢業後留校任教。1964年至1967年在西安冶金建築學院結構工程專業就讀研究生,研究生畢業後繼續任教。1969年至1980年期間曾在冶金部金堆城鉬業公司設計處、基建處任工程師,積累了一定的工程設計與工程實踐經驗。1980年調回西安建築科技大學建工系從事教學、科研工作。曾任鋼筋混凝土結構教研室主任。現為西安建築科技大學結構工程專業博士生導師、組合結構研究室主任。《西安建築科技大學學報》主編。為國際組合結構協會會員、中國組合結構協會理事、副秘書長。陝西省結構委員會主任、陝西省學科評審組組長、冶金部科技進步獎學科評審組委員。廣州華南建設學院客座教授。他長期從事教學、科研工作,並具豐富的工程實踐經驗,治學嚴謹、作風刻苦、樸實。為西安建築科技大學結構工程以及地震工程與防護工程二學科的學術帶頭人,1994年曾赴德國講學6個月。

趙鴻鐵主講課程

(1) 近五年來講授的主要課程
鋼與混凝土組合結構,專業基礎課,4學時/周,2屆,80人;
砌體結構,專業課,4學時/周,1屆,65人;
鋼筋混凝土力學,專業課,4學時/周,3屆,40人。
(2) 承擔的實踐性教學
樓蓋及砌體結構課程設計,5屆,75人;
單層廠房課程設計,5屆,75人;
畢業設計,5屆,50人。
(3) 獲得的教學表彰/獎勵
主編的《組合結構設計原理》獲得2007年陝西普通高等學校優秀教材二等獎。
(4) 編寫的教材
趙鴻鐵著.鋼與混凝土組合結構,北京:科學出版社,2001
趙鴻鐵主編.高層建築結構與高聳結構,北京:中國建築工業出版社,2003
趙鴻鐵,張素梅等編. 組合結構設計原理,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國家“十一五”規劃教材)
薛建陽,趙鴻鐵.型鋼混凝土粘結滑移理論及其工程應用,北京:科學出版社,2007
張鵬程,趙鴻鐵著.中國古建築抗震,北京:地震出版社,2007

趙鴻鐵研究方向

他長期從事結構工程與地震工程方面的研究,在鋼筋混凝土結構、組合結構與工程抗震等方面的研究頗有建樹。

趙鴻鐵主要貢獻

至今培養博士10名,碩士30名。出版《鋼筋混凝土基本構件》(參編)和《鋼與混凝士組合結構設計與施工手冊》(參著)。在國內外學術刊物、國內外學術會議發表論文80餘篇。承擔多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課題、省部課題、“九五”重點課題及攻關課題的研究。
(1) 近五年來承擔的學術研究課題
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中國古建築抗震研究”(項目批准號:59878043);
主持陝西省自然科學計劃項目:“與速度相關型阻尼結構體系的減震研究”(項目批准號:99C02);
參加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型鋼混凝土粘結滑移理論及其應用基礎研究”(項目批准號:50108013),第二參加人;
參加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鋼-混凝土組合結構粘結滑移統一理論及其破壞準則的研究”(項目批准號:50478044),第二參加人。
(2) 在國內外公開發行刊物上發表的學術論文
型鋼混凝土粘結滑移研究現狀及基本問題,力學進展,2003年3月,排名第一;
半主動調諧減震體系模糊控制器的理論研究,北京科技大學學報,2003.8,排名第二;
Optimal analysis and experimental study on structures with viscoelastic dampers Journal of Sound and Vibration,2004年3月,排名第二;
粘結滑移問題的界面應力元模型.河海大學學報,2004年4月,排名第二;
型鋼混凝土異形柱混凝土保護層厚度,哈爾濱工業大學學報,2005.8 ,排名第二;
型鋼高強混凝土柱軸壓比限值的研究,建築結構,2006.1,排名第二;
Research on bearing capacity of steel reinforced concrete special-shaped columns, Proceedings of the Ninth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Structural Engineering for Young Experts, 2006,排名第二。

趙鴻鐵獲獎記錄

1992年、1993年兩次獲冶金部科技進步獎。
底部框剪砌體房屋抗震性能及設計方法的研究,陝西省高等學校科技進步一等獎,陝西省教育廳,2002年,排名第一;
底部框剪磚混房屋抗震性能及設計方法的研究,陝西省科學技術三等獎,陝西省政府,2003年,排名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