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趙飛克

鎖定
趙飛克(1909年12月15日-1976年2月4日),湖北鄂城人。結構力學專家,中國科學院學部委員(院士)。生前是中國科學院技術科學部專職副主任。 [1] 
趙飛克1932年獲得利物浦大學工程碩士學位;1936年先後任教於河北省立工學院、北平東北大學工學院、天津工商大學;1937年任晉西南汾南抗日四支隊政治處主任;1938年—1942年任教於延安馬列學院;1945年任嫩江省政府秘書長;1949年曆任武漢市政府秘書長、武漢市建設局局長、湖南株洲鐵路工廠廠長、鐵道部設計局局長;1955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學部委員(院士);1976年2月4日逝世,享年67歲。 [1]  [5]  [7] 
趙飛克長期從事高等院校、工廠企業和中國科學院學部的組織管理和科學技術工作。 [7] 
中文名
趙飛克
國    籍
中國
民    族
出生地
湖北鄂城
出生日期
1909年12月15日
逝世日期
1976年2月4日
畢業院校
利物浦大學
職    業
教育科研工作者
主要成就
1955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學部委員(院士)

趙飛克人物生平

青年趙飛克 青年趙飛克
1909年12月15日,趙飛克出生於湖北鄂城。
1925年,入讀於武昌楚才中學。
1926年,轉入湖北省立第一中學就讀。
1927年,考入武漢大學
1930年,赴英國愛丁堡大學工學院攻讀結構力學。
1932年,獲得利物浦大學工程碩士學位。
1936年,先後任教於河北省立工學院、北平東北大學工學院、天津工商大學。
1937年,任晉西南汾南抗日四支隊政治處主任。
1938年—1942年,任教於延安馬列學院。
1945年,任嫩江省政府秘書長。
1949年,歷任武漢市政府秘書長、市建設局局長、湖南株洲鐵路工廠廠長、鐵道部設計局局長。
1955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學部委員(院士)。
1976年2月4日逝世,享年67歲。 [1]  [5]  [7] 

趙飛克主要成就

趙飛克科研成就

  • 科研綜述
20世紀50年代,趙飛克(左2)和吳有訓(中)等在一起 20世紀50年代,趙飛克(左2)和吳有訓(中)等在一起
趙飛克長期從事中國教育事業的發展,工廠企業建設與技術發展,中國科學院的建設與發展等相關科研與技術工作。編寫了一系列規程、條例、技術方案、規劃文件等科研與技術方面的資料。 [7] 
  • 學術論著
截至1976年2月,趙飛克編著的代表論著有《橋樑設計應力分析的新方法》《武漢市碼頭改革資料彙編》等 [1]  ,合作編譯著作有《馬克思恩格斯叢書》《列寧選集》《共產黨宣言》《法蘭西內戰》《哥達綱領批判》《法蘭西階級鬥爭》《德國的革命和反革命》《剩餘價值學説史》《什麼是馬克思主義》《什麼是列寧主義》《馬恩與馬克思主義》《社會主義從空想到科學的發展》等。 [5] 
  • 科研獎勵
時間
獲獎項目
獎勵名稱
1985年
南京長江大橋建橋新技術 [8] 
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特等獎

趙飛克人才培養

  • 院所建設
1956年,世界動力會議國家委員會成立合影 1956年,世界動力會議國家委員會成立合影
趙飛克受中央指派,參與籌建了延安大學延安自然科學院 [5] 
  • 講授課程
1936年,趙飛克在東北大學工學院任教期間,講授《工程力學》課程。 [6] 
  • 培養成果
國務院原副總理姚依林是趙飛克的學生。 [5] 

趙飛克榮譽表彰

時間
榮譽表彰
1955年
中國科學院學部委員(院士) [1] 

趙飛克社會任職

時間
擔任職務
1955年6月—1957年5月
中國科學院技術科學部第一屆常務委員會委員、副主任 [2] 
1957年5月—1960年4月
中國科學院技術科學部第二常務委員會委員、副主任 [3] 
1960年4月—1967年1月
中國科學院技術科學部第三常務委員會委員、副主任 [4] 

武漢市第一屆人民代表會議代表 [9] 

趙飛克個人生活

  • 家世背景
趙飛克、楊慶南夫婦和兒女的全家福 趙飛克、楊慶南夫婦和兒女的全家福
趙飛克的老家在鄂城,家境殷實,他在家中排行最小,從小在江邊長大,水性極好。趙飛克自幼聰穎,耕讀私塾。 [5] 
  • 婚姻家庭
趙飛克的妻子是楊慶南,兩人育有四個子女,又南、南飛、南生、燕京。 [5] 

趙飛克人物評價

趙飛克與國際友人在一起 趙飛克與國際友人在一起
“趙飛克為了中華人民共和國的科技復興,一生無悔,以身許國。”(《中華魂》評) [5] 
“慈父駕鶴會馬翁,笑談縱論中國夢。復興中華薪火傳,屹立世界中國強。”(趙飛克子女賦詩評) [5] 
“趙飛克為南京長江大橋的建設付出了大量的心血,大橋的成功建成是中國經濟建設的重要成就,是中國橋樑建設史上的重要里程碑。”中國新聞網評) [8] 
“趙飛克有着高尚的情操,愛國的風範,他用自己的一生詮釋了中國共產黨人堅定的信念。”中國科學院院士文庫評 [10]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