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趙雪雁

(西北師範大學地理與環境科學學院教授)

鎖定
趙雪雁,西北師範大學地理與環境科學學院教授、碩士生導師博士研究生學歷,從事生態與經濟研究。
中文名
趙雪雁
國    籍
中國
民    族
畢業院校
西北師範大學
出生地
甘肅武都

趙雪雁個人簡歷

趙雪雁,女,甘肅武都人。現為西北師範大學地理與環境科學學院教授、碩士生導師,兼任中國地理學會青年工作者委員會委員,入選甘肅省領軍人才。主要從事人文地理學、生態經濟學方面的研究工作。1996年6月於西北師範大學地理係獲理學碩士學位,主修自然地理專業;2003年蘭州大學經濟管理學院獲經濟學博士學位,主修區域經濟專業;2007年~2010年在中國科學院寒區旱區工程研究博士後流動站工作,2010-2011年在北京大學城市與環境學院作“西部之光”訪問學者。

趙雪雁研究方向

1.乾旱區資源環境與區域發展研究:
本研究方向在內陸河流域水資源可持續利用、生態環境脆弱性評價、內陸河流域生態建設及產業轉型、內陸河流域城市化等理論和實踐研究方面具有明顯特色,相關研究成果發表在《中國人口·資源與環境》、《中國沙漠》等刊物上,並出版專著2部。
2.高寒牧區人文因素與區域發展研究:
該研究方向在高寒牧區人文因素對生態環境影響、高寒牧區農户生計與生態環境的耦合關係、高寒牧區農户對生態環境退化的響應等理論與實踐研究方面具有明顯特色,相關研究成果發表在《生態學報》、《草業學報》、《地理研究》等刊物上。
3.生態補償機制研究:
該研究方向在生態補償對象空間選擇、生態服務供給曲線模擬、生態補償方式設計、生態補償的社會經濟效應評價等方面具有明顯特色,相關研究成果在《地理學報》、《自然資源學報》、《應用生態學報》、《地理科學》、《中國人口·資源與環境》等刊物上。

趙雪雁主講課程

1.本科生課程:《資源科學導論》、《資源與環境經濟學》
2.研究生課程:《環境經濟學》、《生態經濟學》

趙雪雁科研項目

1.主持國家自然基金項目“西北少數民族地區社會資本與環境影響、經濟增長的關係研究——以甘肅省甘南、臨夏、張掖為例 (批准號:41061051)”
2.主持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甘南黃河水源補給區生態補償機制研究(10CYJ014)”.
3.主持教育部科學技術重點項目“甘南黃河水源補給區生態補償機制研究(210231)”.
4.主持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少數民族地區建設社會主義新牧區研究——以甘南藏族自治州為例(06XM028)”
5.主持甘肅省社科規劃重點項目“甘肅省產業轉型及生態效應研究”
6.主持霍英東基金會高等院校青年教師基金“基於生態承載力的西北地區城市化研究(91086)”
7.參與國家自然基金“黑河流域生態補償機制研究(40971291)”
8.參與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加快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研究(10zd&016)”
9.參與教育部人文社科重大課題“青藏高原草原保護與特色經濟發展研究(02JA790004)”
10.參與國家社會科學基金“西北地區少數民族人口流動理論與實踐研究(98BMZ018)”

趙雪雁學術專著

1.甘肅綠洲.北京:中國林業出版社,1994.
2.綠洲生態環境建設與可持續發展(第一著者).北京:科學出版社.2003
3.西北地區城市化與區域發展.北京:經濟管理出版社,2005.
4.區域經濟與區域發展——對甘肅區域經濟的實證研究(參編).北京:人民出版社
5.青藏高原甘南生態經濟示範區研究(參編).蘭州:甘肅科學技術出版社,2005.
6.甘肅省人口發展戰略研究(參編).北京:中國人口出版社,2006.

趙雪雁主要論文

1.趙雪雁,李巍,楊培濤,等.生計資本對甘南高原農牧民生計活動的影響.中國人口、資源與環境,2011,21(4):111-118
2.趙雪雁.生計資本對農牧民生活滿意度的影響——以甘南高原為例.地理研究. 2011 ,30(4):687-698.
3.趙雪雁,江進德,張麗,侯成成.皖江城市帶經濟聯繫與城市中心輻射範圍分析.經濟地理,2011,31(2):218-223.
4.趙雪雁,董霞.最小數據方法在生態補償中的應用——以甘南黃河水源補給區為例.地理科學,2010,30(5):748-754.
5.趙雪雁.甘南牧區人文因素對環境的影響.地理學報,2010,65(11):1411-1420.
6.趙雪雁,董霞,範君君,戴其文.甘南黃河水源補給區生態補償方式選擇.冰川凍土,2010,32(1):204-210.
7.趙雪雁.社會資本與經濟增長及環境影響的關係研究.中國人口、資源與環境,2010,20(2):68-73.
8.趙雪雁,董霞等.基於最小數據方法的甘南藏族自治州生態補償標準.應用生態學報,2009,20(11):2730-2735.
9.趙雪雁,巴建軍.高寒牧區牧民生產經營行為研究——以甘南牧區為例.地域開發與研究,2009,28(2):15-20.
10.趙雪雁,徐中民.生態系統服務付費的研究框架與應用進展——中國人口、資源與環境,2009,19(3):112-118。
11.趙雪雁.牧民對高寒牧區生態環境的感知研究——以甘南牧區為例.生態學報,2009,29(5):2427-2436.
12.趙雪雁,巴建軍.牧民自我發展能力評價——以甘南牧區為例.乾旱區地理,2009,32(1):130-138.
13.趙雪雁,張鋭.高寒牧區產業競爭力——以甘南牧區為例.山地學報,2008,26(4):425-432.
14.趙雪雁.高寒牧區草地退化的人文因素研究——以甘南牧區瑪曲縣為例.草業學報,2007,16(6):113-120.
15.趙雪雁.甘南高寒牧區牧民參與合作經濟組織的意願及影響因素.山地學報,2007,25(4):505-512.
16.趙雪雁.高寒牧區生態移民、牧民定居的調查與思考——以甘南牧區為例.中國草地學報,2007,29(2):94-101.
17.趙雪雁.產業結構生態預警研究——以甘肅省為例.乾旱區地理,2007,30(1):128-134.
18.趙雪雁.甘肅省產業轉型及其生態效應研究.地域開發與研究,2007,26(2):102-106.
19.趙雪雁.甘肅省生態承載力評價.乾旱區研究,2006,23(3):506-512.
20.趙雪雁.城市化與西北地區經濟發展的互動關係分析.乾旱區地理,2006,29(1):150-156.
21.趙雪雁、周健、王錄倉.黑河流域產業結構與生態環境耦合關係辨識.中國人口、資源與環境,2005,15(4):69-73
22.趙雪雁、巴建軍.甘肅黃土高原區生態建設與可持續農業發展對策.乾旱區地理.2002,25(4):346-349.
23.趙雪雁,巴建軍.河西地區生態環境脆弱性評價與生態建設對策研究.中國人口、資源和環境.2002,12(6):79-82.
24.趙雪雁、張志良.創新與河西走廊農村經濟可持續發展.中國沙漠.2002,22(2):192-196.
25.趙雪雁.綠洲持續利用評價.乾旱區地理,2001,24(1):86-90

趙雪雁獲獎情況

1.主持完成的“高寒牧區生態環境與區域發展研究——以甘南牧區為例(系列論文)”獲甘肅省第十二屆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三等獎.
2.主持完成的“高寒牧區生態移民、牧民定居的調查與思考——以甘南牧區為例(等系列論文)”獲第十一屆甘肅省社科成果三等獎.
3.主持完成的“甘南生態經濟建設支撐體系研究”獲甘肅省第九屆社科成果三等獎.
4.參與完成的“綠洲生態環境建設與可持續發展”獲甘肅省第九屆社科成果三等獎.
5.主持完成的“甘南牧區生態環境與區域發展研究”獲2010年甘肅省高校社科成果二等獎.
6.主持完成的“甘肅省產業轉型與新牧區建設研究”獲2008年度甘肅省高校社科成果二等獎.
7.參與完成的“教育發展與人力資源開發、優化人才結構的思路與對策”獲2006年度甘肅省高校社科成果三等獎.
8.主持完成的“西北地區城市化與區域可持續發展研究”獲2006年度甘肅省高校社科成果二等獎.
9.參與完成的“西北綠洲生態環境建設與可持續發展研究”獲2004年度甘肅省高校社科成果三等獎.
10.主持完成的“西北乾旱區生態建設與經濟課持續發展”獲2004年度甘肅省高校社科成果三等獎.
11.2011年獲西北師範大學“優秀共產黨員”稱號.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