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趙良淳

鎖定
趙良淳(?—1275年),字景程,居饒之餘幹(今上饒市餘干縣),宋太宗子恭憲王之後,丞相趙汝愚曾孫,宋太宗11世孫。累世以學行名,號賢宗子。歷任泰寧主簿、淮西運轄、分寧知縣、江西安撫司、諸司審計院大理司直、安吉知州、直秘閣。范文虎遣使持書招降,趙良淳焚書斬使;元兵至,趙良淳率部守城,吳國定開城門降,城破,自縊死。 [3] 
全    名
趙良淳
景程
所處時代
南宋
民族族羣
漢族
出生地
餘干(今上饒市餘干縣)
逝世日期
1275年

趙良淳人物生平

趙良淳少學於其鄉先生饒魯,知立身大節。及仕,所至以幹治稱,而未嘗幹人薦舉。初以蔭為泰寧主簿,三遷至淮西運轄,浮湛冗官二十餘年。馬光祖李伯玉、範丁孫交薦闢之,卒不振拔。考舉及格,改知分寧縣。分寧,江西劇邑,俗尚譁訐,良淳治之,不用刑戮,不任吏胥,取民之敦孝者,身親尊禮之,至甚桀驁者,乃繩以法,俗為少革。秩滿,特差權江西安撫司機宜文字,詔除諸司審計院,督餉江西,升大理司直
鹹淳(1265年—1274年)末,廷臣議眾建宗室於內郡,以為屏翰,遂除良淳知安吉州。先是,知州李庚遁,百事隳廢,良淳至,日與僚吏論所以守禦之備,悉舉行之。時歲飢,民相聚為盜,所在蜂起。或請以兵擊之,良淳曰:“民豈樂為盜哉。時艱歲旱,故相率剽掠苟活耳。”命僚屬以義諭之,眾皆投兵散歸,其不歸者眾縛以獻。有掠人貨財詣其主謝過而還之者。良淳勸富人出粟振之,嘗語人曰:“使太守身可以濟民,亦所不惜也。”其言懇懇,足以動人,皆倒囷以應之。朝議尋以徐道隆為浙西提刑,以輔良淳,加良淳直秘閣
德祐元年(1075年),文天祥去平江,潰兵四出剽掠,良淳捕斬數人,梟首市中,兵稍戢。已而范文虎遣使持書招降,良淳焚書斬其使。大兵迫獨松關,有旨趣道隆入衞。道隆既去,大兵至,軍其東西門。良淳率眾城守,夜就茇舍陴上,不歸。
先是,朝廷遣將吳國定援宜興,宜興已危,不敢往,乃如安吉見良淳,願留以為輔。良淳見國定慷慨大言,意其可用也,請於朝,留戍安吉。已而國定開南門納外兵,兵入城呼曰:“眾散,元帥不殺汝。”於是眾號泣散去。良淳命車歸府,兵士止之曰:“事至此,侍郎當為自全計。”良淳叱去之。命家人出避,乃閉閣自經。有兵士解救之,復甦,眾羅拜泣曰:“侍郎何自苦。若逃之猶可求生。”良淳叱曰:“我豈逃生者邪。”眾猶環守不去,良淳大呼曰:“爾輩欲為亂邪。”眾涕泣出,復投繯而死。 [1] 

趙良淳史料記載

宋史·卷四百五十一·列傳第二百一十·忠義六》 [3] 

趙良淳親屬成員

十一世祖
宋太宗趙光義
十世祖
恭憲王趙元佐
曾祖

趙良淳世人追憶

挽趙良淳三首 [2] 
陳存(宋末元初)
其一
日慘天無色,城危歲迫除。孤忠元自許,一死不知餘。
束衽全遺體,呼兒受訣書。登陴才信宿,腸斷正愁予。
其二
忠定扶神鼎,安邦不顧身。曾孫能致命,屬籍豈無人。
歸骨番江上,招魂霅水濱。死生均此念,老病泣遺民。
其三
慷慨君酬國,奔逃我喪家。陸沈同一壑,淵涉眇無涯。
祈死惟嫌晚,餘生只自嗟。蒿萊連雉堞,落日噪棲鴉。
參考資料